人常说: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上海。上海是中国百年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见证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跟过去又有哪些不同呢?老上海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布鲁诺·巴贝
1980年,上海街头出现了一个外国人,他不停地用相机拍摄。上海的街道、建筑和人文风貌,都让他惊叹不已。这个外国人就是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
笔者搜集了其中一部分老照片分享给大家。通过布鲁诺·巴贝的独特视角,我们看到了40多年前上海的真实面貌。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南京东路,是上海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有“中华第一街”之美誉。80年代的南京东路高楼林立,人潮涌动,一派繁忙景象。街上的人们大部分穿着蓝色的中山装,画面很有年代感。

一名骑三轮车的男子,从上海展览中心前面经过。展览中心建成于上1955年,起初叫“中苏友好大厦”,建筑外观呈现浓郁的苏式风格。

在过去,人们买东西都要凭票。80年代,上海街边的议价杂粮专柜前,不少市民正在排队购买。小男孩对柜台里的面包产生了兴趣。

80年代上海街头的人间烟火味。早餐店里,两个厨师正在平底锅里炸美食。老上海人对这种美食一定不陌生吧。

80年代,在上海街头一个角落里,一些老人正聚在这里休闲娱乐。他们大多都是退休职工,晚年生活随心随性,图个开心。

80年代,上海一对老年夫妻,怀抱着可爱的小孙女,享受着天伦之乐。从房间的陈设看,不是普通家庭。桌子上还有一台黑白电视机。

80年代,在上海的弄堂里,三位大妈正坐在路边打毛衣。面前的箱子上放着小葱,地上有块木板,上面放着织毛衣的竹针。

几个小学生在一张破旧的桌子上打乒乓球,没有拦网,就拿一块砖代替,孩子们的快乐就这么简单。这张照片拍摄于沪南电表厂门口。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80年代的上海时尚女性都最喜欢烫发。照片中,理发师正在给顾客烫发。这种烫发设备现在见不到了。

80年代,上海一对新人来到照相馆拍摄婚纱照。当时,已经开始流行西式婚礼婚纱。相机上盖着红布,摄影师得钻进红布里面拍照。

80年代,几个老人正在压腿锻炼身体。这个有年代感的果皮箱,成了最好的“健身器材”。看到有人对着他们拍照,几个老人脸上露出好奇的表情。

80年代的上海码头上,两个女工正在交接任务。他们头上戴的安全帽,竟然是竹篾编制而成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也能顶半边天。不远处,一艘大型轮船停靠在码头边。

80年代,上海一个弄堂里,墙上有一个水龙头,下面是个水槽。一男子在这里接水洗刷盆子。外国摄影师拍照时,几个邻居从门口探出脑袋看热闹。

1980年,上海沪东造船厂里,高大的吊车下面,一艘800吨轮船正在建造之中。造船厂的外面,是大面积的农田,社员们正在水田里忙碌着。

80年代,上海一所学校的孩子们,正在进行跳棋比赛。仔细看,近处一名女生的胳膊上,还戴着“二道杠”。在那个年代,“二道杠”是少先队的中队长。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文艺表演间隙,三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好奇地看着外国摄影师。她们穿着表演服装,脸上涂着腮红,看上去好可爱。

80年代,在上海一个弄堂里,一对老姐妹相互挽着胳膊去买菜。她们手里拎着菜篮子,去街上的菜市场。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超市。

80年代,上海少年宫里,手风琴课上,孩子们正在认真练习曲目。80后的你,还记得自己当年在少年宫里学会了什么吗?

争分夺秒,奔向2000!80年代上海街头,一群老人在宣传牌下练习太极拳。时间过得真快,2000年早已过去,现在已是2025年了。

80年代,在上海少年宫的雕塑课上,老师在教大家做头像。小男孩正在用泥塑造一个青年男子头像,态度很认真。不出意外的话,将来肯定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

80年代,上海街头已经出现了巨幅喷画,画面上有漂亮的女模特,原来是宣传化妆品的广告。
结束语: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80年代的上海,既保留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了新时代的活力。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当时上海的城市和人们生活瞬间,很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