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出现过许多明君,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皇帝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皇帝胜在英明决断,打仗往往是交给有才能的人去做,比如秦始皇手下的白起,汉武帝手下的霍去病,都曾创造了古代战争史的神话。在五代十国期间却有这么一位皇帝,打仗总喜欢御驾亲征,把邻国打的割地求和,不敢称帝,甚至连夜迁都,他就是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出身邢州望族,早年曾随商人贩卖茶叶,后来被姑父郭威收做义子。郭威当皇帝后,柴荣也因此获得了荣耀,郭威委任他治理澶州,在任期间廉洁奉公,加强军防,使敌人不敢骚扰来犯。后来入朝担任开封府尹,获封为晋王,在郭威病逝后,柴荣登基称帝,总揽大权。
柴荣刚刚登基政权不稳固,北汉世祖刘崇趁后周国丧期间发动攻击,柴荣力排众议亲率大军征讨刘崇。大战刚刚开打,柴荣手下樊爱能、何徽二人便叛逃,部队落入十分危险的境地,柴荣稳定军心,冒死督战,硬生生将北汉打的大败而归,斩杀北汉大将张元徽,之后刘崇慌忙北逃。打退北汉后,柴荣整顿军纪,斩杀了樊爱能、何徽等临阵叛逃的人员,同时对作战有功的功的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等人进行了封赏。
公元955年11月,柴荣决定亲征南唐,带领赵匡胤等武将主动出击,取得正阳之战的胜利,并且连续攻克了南唐的滁、扬、泰、光、舒等州,一度让南唐皇帝李璟十分惶恐。后来因为江南雨季来临,攻击受阻,柴荣选择了班师回朝,留下李重进军继续围攻寿州。双方对峙一段时间后,由于南唐援军到来,周军攻击受到阻碍,柴荣于957年2月再度亲征,大败南唐援军于紫金山寨,斩杀4万余人,缴获了船舰数百艘以及大量的器械。之后寿州守军也率军投降,柴荣回到京师。
同年11月,柴荣第三次御驾亲征,一鼓作气向东横扫,先破楚州,再破扬州,又在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唐军。南唐元宗李璟被打怕了,于是派使者向柴荣求和,答应每年向后周进贡,并且割让四州之地,画江为界。而后李璟主动去掉帝号,改称“国主”,迁都于洪州,留下太子李煜监国。但洪州狭窄,连宫府都容纳不下,李璟便想迁回金陵,但是还没起程就得了病,最后病死在长春殿,时年四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