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宣布三年“番禺行动”,旨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未来三年,广汽自主品牌将密集推出22款全新车型,其中2025年上市7款,全面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广汽传祺将与华为深入合作,推出全新的中高级SUV、MPV和轿车三大系列车型,全部搭载华为的高阶智驾技术;埃安、昊铂的主力车型将全系搭载广汽增程技术。
实话说,我对于汽车并不太感兴趣,之前最多关注的是比亚迪和特斯拉,也就是这几年手机创新愈发乏力,手机厂商跨界汽车,所以关注更多了。
回答这个问题主要也不是关心广汽发展,主要是感叹一下广汽目光之短浅,但是不想跑题,所以先正面回答一下。不说虚的,我们先看一下广汽2023年和2024年的数据。
2023年总量250万,自主品牌部分是89万,2024年前10个月对比2023年下跌24.66%,也就是四分之一左右,其中有数据可查的自主品牌埃安,前九个月同比下跌35.49%,更惨。即使不谈目前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增速放缓,市场逐渐变成红海这个大前提,我们乐观一点,假设广汽会非常顺利,来算这个账。
今年全年广汽自主品牌的销量,乐观一点,就按照去年8成左右的70万左右来算,如果要实现2027年自主品牌200万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呢?
答案是:立刻止住下跌,而且接下来的三年,需要每年增速达到42%左右。
高情商地说,这无疑是一个极难达成的目标。
低情商:哥们儿你做梦呢?
回答完了,我要开始怒喷广汽的鼠目寸光了。
当年华为车业务开始考虑商业化的时候,以徐直军一派的元老们非常乐观:我们车业务部分的直接投入就有300亿+,从智驾到激光雷达到电机电控乃至座舱系统都有覆盖,实力强大;无论是toB还是toC业务,从制造业到互联网,都做了很多年,是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车企们肯定会愿意和我们合作的!
离华为总部近的广汽,产业链条件好的上汽,以及扎根帝都的北汽,华为都第一时间去谈合作了。
然后乐呵呵地去,碰了一鼻子灰。
北汽态度挺好的,合作了,但是进展很慢,最后弄出来的极狐HI版本相对常规版价格毫无诚意;广汽也是貌合神离,签了合作,埃安的AH8项目进展也慢的离谱;上汽更是发出了诸如灵魂论这样的观点,明摆着看不上华为的合作方案。
以余承东为首的终端派则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传统大厂认为自己单独就能够做好产品,不需要华为的参与,在他们眼里,华为不是在一起赚钱的,而是来分走蛋糕的。
单纯靠华为品牌去说服这些厂商,是没有用的,必须要一个样板作为标杆,吸引其他车企来合作,而这个样板需要华为主导,也就是智选模式的车。
正巧,远在重庆的张兴海通过重庆市政府的连线找到华为,表示愿意全力配合,以华为为主导推出产品和品牌,和余承东这边一拍即合,问界品牌就此诞生。
问界这一路的发展就不多说了,跌宕起伏,但是确确实实做起来了。今年问界的销量在新势力里面第二,次于理想,均价最高,豪华车型市场表现惊艳。凭借问界品牌,赛力斯今年前三季度营收1066亿,我预计全年总营收会在1300亿左右,营收从百亿到千亿上了一个数量级,市值更是水涨船高。
539%的增速,绝对是起飞的速度
那么回头看,最早一批接触华为的广汽呢?
合作协议签了,抱着以前那种摸鱼混日子的态度,合作了几年还是摆烂状态,还嫌华为要求多过于强势。终于在去年年初,闹到了明面上,广汽内部提议AH8项目不再和华为深度合作,而是转化为自主研发,华为纯供应商位置,这个决议广汽董事会11票全票通过,0票否决,0票弃权。
在这个决定公布后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问界品牌崛起,智界经历S7交付问题后R7也成功了,华为车业务合作遍地开花,从四界这种整车合作的,到阿维塔、深蓝、岚图等HI模式的,再到比亚迪(豹8智驾,宋电机)理想(电机电控)这种零部件合作的,华为车BU终于完成了突围。
广汽发现不对劲了,又是董事会,这下全票通过了,再去要合作,然后发现最深度合作的位置已经被抢占完了,别说只有四个位置的智选,HI都不一定拿得到。
看这个描述,上限就是HI了
当年送上门的时候嫌弃这嫌弃那,觉得卷王太强势了影响了自己摸鱼赚钱,觉得彼时华为车BU只是小虾米不够这个价,觉得自己大厂无敌......
今年看华为方案开始前途光明了,自己销量持续下跌,利润跌炸了,急了开始拿华为背书?晚了!
前段时间知乎有个重庆GDP超广州的问题,当然这个超越是短期的,因素也是多样的,不能归于一点。但是很巧的是,这个差距正好和两边汽车产业的此消彼长差不多,不得不让人感叹:
如果几年前,广汽这群老领导,目光但凡长远一点点呢?
华为和广汽合作的那个AH8项目,原定就是23年下半年量产的中大型SUV,不说拿到问界M9这种地位吧,问界M7的位置就是这款车的,哪怕进度慢一点点,也会比现在畅销的智界R7地位高一些。
本来广汽埃安是和 华为hi技术合作三家最有希望的一家。 结果车bu落魄的时候 广汽高层全票通过,主动退出了合作, 一大堆kol骂华为。
所以说为什么余承东要扶持赛力斯打造一个样板, 不让他们有点触动,这帮合资真的看不上国产技术。
2022年10月24日,丰田bZ3发布,采用比亚迪提供的电池以及驱动电机;
2023年11月17日,丰田第九代凯美瑞发布,由华为提供智能座舱的硬件支持。
大家总调侃丰田墨守成规,对市场反应慢,但广汽更慢,非得由丰田经过认证,他们才肯真心跟自己本省的巨头展开合作。
这样的企业能在新时代的汽车市场生存下去,还创新高吗?
从11票放弃合作,到11票拥抱合作,真的有很多原因吗?在我看来,不是外部条件更适合合作了,也不是11个人醒了,而是1个人反应过来了。
说实话,真是没想到,一汽、东风、上汽、广汽这些合资央企国企,国家给他们政策、帮他们牵线、给他们投资,希望通过技术换市场的方式,逐步建立中国自主的汽车技术体系。
四十年过去了,这些央企国企不仅完全没建立起自主技术体系,还形成了路径依赖,离开外企的帮扶竟然都站不起来了。
得亏还有比亚迪、吉利这一干草莽出身、在市场中九死一生杀出来的民企,要不然这不知道中国的汽车行业还要被外资控制多久。
通过国内这几年汽车行业的变革,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开放市场,独立自主参与行业竞争,才能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温室里培养不出来栋梁。
今年已经2024年了,投华策略已经不再是救销量的灵丹妙药了,而是最重要的标配级基础选项,进场越晚,收益越小。
众所周知,最早投华的先烈是赛力斯SF5和极狐αS,前者2021年底刚进华为展厅有波销量小高潮,后者2023年才马马虎虎把预热拖了很久的城市高阶智驾量产。
2022年初是华为系车机崛起的周期,问界M5和问界M7为首的产品,不但正面刚赢了理想one,更是远远把彼时的阿维塔销量甩在后面。
显然,这个时间点跟华为闹掰决定单干智能化的埃安,损失掉了本来比较抢先的一次爆发期。
2023年末到2024年初,问界新M7和M9伴随智驾卖点爆火完成新一轮销量冲高,销量不仅正面超过老对手理想,而且也对BBA开始构成实质威胁。
2024年,智界和享界开始上量,尊界即将发布,仅鸿蒙智行一个阵营就基本把中高端市场各个细分市场填满了。
外加销冠比亚迪开始投华,豹8等上市,外加一贯保守的合资也开始投华,东风日产的华为车机和智驾版都官宣在研。
说明早期开拓者已经汹涌的进入华为卖点赛道了,传祺2024年官宣,2025-2027年陆续把全系产品投华的动作只是跟进市场发展的正常节奏。
结果是压根吃不到首批红利,反而要承担华为赛道越来越拥挤,蓝海变红海的冲击周期。
而且广汽集团打包的视角说,传祺投华的增量是明显填不上埃安抛弃华为损失的两年爆发期的,更别提丰田本田现在智能化进度比日产还慢了,总体看衰。
用户10xxx74
灵魂与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