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情社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办成事,搞定人事,缺少不了的是——饭局社交。自古以来,99%的成功都少不了饭局。相聚一桌,或谈天说地,或是推杯换盏,总能折射出不同性格的人。然而,成也饭局,败也饭局。吃一次饭,见一次人品。当你在饭局上遇到以下几种人时,或许你该放下筷子,敬而远之。
说话没有分寸感的人与人交往,最害怕的是“话多话不当”。八卦大王,总是不请自来,开口就问:“听说你们最近有什么事?”将饭桌变成公开的市集,把隐私当成谈笑的资本。作家周国平说:边界感是一个人的底线,就像一把尺子,有度数。话多伤人,情薄言多。成人最大的修养,在于“分寸感”。
民国年间,上海滩繁华依旧,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得以相聚。刘先生与赵兄自幼相识,后因各自奔波而多年未见。一日,两人偶然重逢,在街上碰到,俩都很高兴,找了个小馆子坐下。一开始还挺好的,聊聊过去,说说现在,但没多久,老赵就开始不停地问刘阿明的私事,例如家里老婆、孩子、赚多少钱。刘阿明有点尴尬,想换个话题,但老赵就像没听见,继续问个不停。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尽量用轻松的语气回答,希望老赵能自己察觉。饭吃完了,俩也该散了,刘阿明心里有点堵得慌,觉得这次聚会十分无趣。
就这样,一段友谊因为一次不愉快的聚会而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会刺伤彼此,离得太远又无法取暖。而“刺猬法则”正是与人交往最好的武器。做一只刺猬,再亲密也要保留分寸,再依赖也能彼此独立。中说: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学会三缄其口,不轻易泄露自己,以免无心之言成为他人攻击的箭矢。凡事,千万别知无不言,尤其是当你面前的人们总是毫无分寸时。与其久留,不如淡然一笑,选择远离。杨绦曾写道:人家窗户上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互不干扰,各安好。有时,少管身外之事,认真经营自己,才是清醒的处世之道。
总是放鸽子的人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妨回过头,你的生活中是否有人总放你鸽子,答应的事情屡屡拖延,约好的见面总是迟到,承诺的话语成了过眼云烟。尤其是在饭局上,让人等上一小时,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路上塞车”。一顿饭等得多了,耐心会被消耗;迟到的时间久了,情谊也将错过。
西元前564年,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卫献公继位。那时卫国已经衰退,但献公不招贤才,还待臣子不好,大臣们都很不满,特别是孙林父与宁殖。他们手握大权,也让献公很猜忌。有一天,献公突然邀请他们两人吃饭,两人很高兴,以为能缓和关系,就盛装出席,等了很久。但献公却没来,进宫一看,原来献公在打猎,玩得很开心,根本忘了吃饭的事。孙林父和宁殖二人很生气,但还是忍着问献公为什么。献公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忘了,还要改天再约。这下两人彻底失望,觉得献公不靠谱,总是出尔反尔,随时可能会对他们不利。于是,他们决定先发制人,起兵叛乱,直逼皇宫。而卫献公措手不及,只得在亲信的保护下仓皇逃往齐国。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一场没有赴约的饭局,让大臣们失去了对国君的信任。
莫言说:人生百年,君子难遇,小人难缠。人生一程,有些人常常把“信用”不当一回事,以欺骗为衣,以利用为裳,挥霍信任,离间真心。这样的人,小事做不到,大事靠不住。常言:“做人守时,做事守信。”诚信乃立人之本,无信则寸步难行。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与其等待不守时的人,不如与守时之人共聚一堂。
总是占便宜的人弘一法师曾说: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就是。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似乎总是擅长于“索取”而非“给予”。别人请客时,最先登场;一旦轮到他们,便笑着说“下次我请”,但这句“下次”却永远不会兑现。像一个只进不出的“黑洞”,只顾着享受,却从不回馈。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那些嘴上占尽便宜的,恰恰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袁枚的《子不语》中有个关于乾隆年间扬州的故事。有个姓张的游客,到了扬州后为了省钱就住进了寺中。有一天晚上,他在寺里碰到一个白胡子老头,自称吴刚子,特别会聊天,啥都懂。张游客觉得跟他特别投缘,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吴刚子经常请张游客吃大餐,好吃的多到数不清。张游客开始还客气回请,但后来钱花光了,就厚着脸皮继续蹭吃蹭喝。过了一段时间,吴刚子突然不见了。张游客才发现自己行李里的钱和东西都被偷走了。这时他才明白,吴刚子其实是个狐仙,用魔法变出好吃的,还偷偷卖了他的钱。
贪图小利者,总在意当下的一点得失,心中无德,步步试探旁人的底线;心中唯利,无论是谁都可以伤害。越是接近,越是将刀子捅在自己身上。千万不要纵容人性的恶,面对不懂感恩的人,不妨放下筷子,先走为上。《菜根谭》中说:“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人有德行,必有福气。要知道,贫穷再穷,也不能胜过心穷。做人,坦坦荡荡,饭局也好,生活也罢,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
乱翻菜、抢菜的人想象一下,当你和几位朋友在餐桌上正其乐融地交谈时,突然有个人用筷子在盘里不停地翻来翻去,找自己爱吃的部分,菜都搞得一团糟。还有,当服务员刚端上一道菜,他们当即便伸出“魔爪”,那道菜还没完全放稳,就已经夹走了大半。这样的场景该多么影响食欲和心情啊!
记得有次公司聚餐,大家像往常一样围坐在餐桌前,等领导讲完话,同事小王却完全没有平日里斯文的样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着桌上的每一道菜翻来拣去,原本精致的摆盘被挤得一团糟,而他却满不在乎。后来有人实在看不下去说了两句,他才讪讪地收起了动作,但也没有就此改变他骨子里的习惯。
要知道,乱翻菜和抢菜的行为在饭桌上是大忌,不仅破坏了应有的和谐氛围,还会给人留下贪婪和自私的印象。遇到这种人,赶快找个借口溜走,或者换个座位吧。
自吹自擂的人饭局上最怕遇到那种喋喋不休、心比天高的人。他们乐此不疲地谈论自己的成就,展现自己的“肌肉”,仿佛全世界都得围着他们转。有时,他们甚至会夸大其词,将一些小事渲染成大事件,只为了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关注他们、“赞叹”他们。
我先前的领导算是业内的“老人”了,经验丰富,然而他的自我感觉有些过于良好。逢人就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光辉历史”,从如何在上一家公司力挽狂澜,到如何独自搞定某个大客户,不给别人任何插话的机会。大家在旁边都听得苦不堪言,可碍于情面只能附和几句。这样的人与其说是分享经验,倒不如说是在自娱自乐演独角戏。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我都觉得头皮发麻。
饭桌上的交谈,最关键的是互动。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是沟通,才会融洽。
喜欢打听别人私事的人有道是:“闲谈莫论人非。”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如果不能管控,就会产生口角。更严重的是,恶言传千里,伤害了一大群人。在饭局上,说阿谀奉承的话很正常,对重要的人物吹捧一番,让他开心了,也许就能够得到好处。
比方说,你请客户吃饭,客户高兴了,拍着胸口就答应了签约的事情。俗话说:“好奇害死猫。”如果你看到有人咬着耳根子说话,会觉得很神秘,并且想打听清楚。如果你知道某些小圈子里的事了,说明这个圈子接纳了你。相对而言,饭局是公开的场所,如果你身边的人时不时和你低头耳语,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更可恶的是,邻座的人知道了你的身份,一直在利用你来打听一些消息。碍于情面,你不得不说,可是说了之后可能会留下隐患。“人心叵测”,你不敢保证打听消息的人是善良的人,是可以坚守秘密的人。和这样的人保持距离,你会轻松多了。
作家贾平凹曾说:人一旦到了餐桌上,在高人眼中,就已然一丝不挂。每个人总会遇到很多人,并且想要深入了解他们。饭桌方寸之间,是认识辨别人的最佳之地。一个人对菜色的挑选、喝酒的态度、用餐的举止,都会暴露一个人的层次。吃相见人品,餐桌见三观。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吃一顿饭就知道了。吃饭如镜子,照出人的本性。
在《圆桌派》节目中,导演陈晓卿直言:饭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尤其是下筷子的速率,看不看菜。吃饭时的细节,往往能够暴露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作家池莉曾分享过一段个人经历。她曾与一位工科男恋爱,期间男生总去池莉的单位食堂吃饭,用的都是池莉的饭票。当饭票用完,他们偶尔也会外出用餐。初次在外用餐,池莉主动买单,对方却毫无反应;后两次,他竟然习惯了池莉付账;到了后来,他更是在结账时提前离开,独自到外面吸烟。池莉从中察觉到了他的不真诚与自私,认为他不值得自己托付终身。后来发生的事情更印证了她的想法:当她因病卧床,病房内连一双拖鞋都没有时,他却在外享乐,未曾想过买一双拖鞋。最终,池莉选择了与他分手。
吃饭时,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往往能够透露出他最真实的本性。很赞同一段话:人难免披上一层谨慎的外衣,而饭局是一个人最放松、最无法伪装的时候。三两小酒下肚,推杯换盏间,本性便显露。很多时候,人的本性在餐桌上往往难以掩饰。狼吞虎咽的人,往往可能性格急躁;而细嚼慢咽的人,则可能性格更为沉稳。
饭桌虽小,却藏着人性的大千世界。你不仅是在品味菜肴,更是在品味人性。吃饭,就如同一面镜子,在一饭一蔬之间,照出吃饭人的本性。
是不是只顾自己的喜好在平时生活中,与朋友相聚吃饭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而点菜吃饭时的反应,就足以看出这个人的真实品性。
有的人,在点菜阶段会礼貌地推脱,让他人先点,自己点的时候也会细心询问别人的忌口喜好。而有的人,在点餐的时候完全不顾他人,只挑自己喜欢的点,刷刷点完之后便上交给服务员了,别的朋友就像是空气一样。这种自认为是贴心的行为,其实很不礼貌,会让同行的人心生抵触。在吃饭的时候也是,只挑自己喜欢的拼命夹,根本不给别人机会。像这样的人,注定是自私的。在吃饭这种小事上都做不到体谅他人,在其他大事上更指望不上。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不会考虑别人的看法。与这种人相处,累是必然的,并且注定会被伤害到。
说话懂不懂分寸与好友吃饭的时候,交谈是必然的,或许会询问近日的工作情况,或许会聊起生活中的喜乐悲哀。只不过每个人都有深藏心底的秘密,不愿与他人交流。懂分寸的朋友一般都知道适可而止,但总有一些人会借着吃饭的这种氛围,不断打探你的个人隐私。他们往往会在饭局上大肆宣扬你的笑话,自以为是幽默、关系亲密度的体现,殊不知这种行为极易造成别人的困扰,让他人在大庭广众下难堪。
俗语常说:言多必失。但这种人显然不懂这个道理,不仅会在饭局上吐槽他人,甚至还开一些恶俗的玩笑,或是卖弄自己那少得可怜的见识。说话不过大脑,谈论不看场合的人,连最基本的素养都没有,又何谈往后的长久相处呢?
相聚吃饭,本是一次拉近彼此距离的社交活动。出言不逊的人,大家只会想着远离,绝对不会再深交。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不妨跟他一起吃个饭,从他的言语行为就能看出他的本质。
怎么结账结账环节也是一个人人品的最佳体现阶段。朋友相约聚餐,一起AA或是轮流请客才是正常的,毕竟现代社会给人的经济压力很大,每个人挣钱都是不容易的。但总有一些人喜欢占小便宜,需要AA的时候,就拿情义说事,或会说最近手头紧,先欠着这一类的话。每次轮到他请客结账的时候,便会找各种理由逃避。下次聚会的时候,又会厚脸皮的赴宴,仿佛之前的经济纠纷都不存在似的。
在饭桌上喜欢耍小聪明的人,格局都大不了哪里去,在做人处事上亦不会有大智慧。聪明的人不会选择和这种人深交,相处几次就会慢慢远离。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只知道索取,而不懂付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能占到便宜,便是朋友;若是占不到便宜,就是立刻变脸的陌生人。与他们相处,只会内耗自己,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现在很多人都陷在一种交友误区中,觉得朋友的数量才是自身能力的体现。但真正的朋友,看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无用的朋友只会让你慢慢堕落,失去自我。值得深交的朋友会与你携手并进,互相扶持走向未来的美好。一个真正的朋友,胜过无数虚情假意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