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作为新兴职业,在网络上的热度不断发酵,以“只工作,不上班”为原则的他们,跳出了传统的工作圈,远离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摆脱偪仄的工位与复杂的职场文化,从霓虹都市游向自然山海,成为现代“游牧一族”。
甚至在大理、清迈等地,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区,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字游民。
正如《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书中所描述的“非常规劳动者”,他们不受距离与空间的影响,轻巧、活跃、易变,四处流动而不居于某地。他们“喜欢创造、竞争和迁移”,生活在一个“没有固定价值观、对未来无忧无虑、自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社会。他们“享受新鲜事物,崇尚冒险精神,唯变化为永恒,以交融为富足”。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并实践着“液态生活”(liquid life)的艺术:
接受方向的迷失,免疫于晕头转向,容忍旅行计划和方向的缺失,以及无限期的旅行。
五百强裸辞后
我去当海岛浪人
汤米
985大学毕业的汤米,在上个月裸辞了500强年薪40W+的稳定工作,独自去巴厘岛,正式成为了一名漂泊海岛的数字游民。
落地巴厘岛那天,是他27岁的生日,比起往年的生日都是在热闹派对中度过,他说今年更想给自己办一场安静的“葬礼”,从心底埋葬曾经的自己,踏上重启人生的崭新之旅。
虽然汤米之前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都是稳定又高收入的金饭碗,但是深处职场内卷与自我内耗中的他,深知这样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职场中,我每天加班到过劳肥,总是带着一张面具生活,经常牺牲真实的自我去迎合别人的想法。而且我还发现,自己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一些琐事上,时常忽视了周围真正关心我的亲人朋友。”
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他感觉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局限,所以想给自己找一个gap year放个假,去外面的世界走走,又觉得自己不能没有收入,于是找了一些远程翻译之类的工作。目前也在边旅居边做自己感兴趣的自媒体,尝试着一些新的探索和突破。
汤米说之所以数字游牧的第一站选在巴厘岛,是因为他很喜欢冲浪。假如以后不做数字游民,回归稳定的生活,他也有成为一名冲浪教练的打算。“我把熟练掌握冲浪技术排序在我巴厘岛之行的前2位。每当我清晨起床,骑着摩托去海边,坐在冲浪板上随着海浪上下涌动,我开始找到了与大自然沟通、交流的频道,这是之前生活完全没有过的体验。早晨冲完浪洗个澡,坐在咖啡店里开启一天的工作,这样一种平衡自然的状态,才是我心中生活真正应该有的样子。”
虽然数字游民的工作并不轻松,忙得时候,除了睡觉其他时间可能都用来工作,但是他的心境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为自己工作,你会发现整个人变得更加积极努力,虽然摸着石头过河也会迷茫,但终究是在向自己理想的生活靠近,与之前一直压制自己的职场形象相比,我现在成为一个更真实而完整的个体了。我之前的老板也说更欣赏现在的我:敢于表达、活出自己,挣脱了一些曾经的束缚与枷锁。”
忙碌之余,他也给自己放了三天假,加入了一个当地的旅游团,结识了很多与他相似的朋友。其中有数字游民、留学生,还有国际旅行经验丰富的背包客们。他们一起去海岛北部的图兰本潜水,去乌布漂流看瀑布,骑着摩托车穿越大街小巷,晚上在没有光污染的小村庄看漫天繁星,还在旅途中遇到了一对从硅谷裸辞带着2个小宝宝环球旅行的工程师夫妇。在和汤米的交流中,他们都表示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在这场与自然邂逅的自由之旅中,他们都找到了更加鲜活、真实的自己。
短短一个月,数字游民生活的感受和经历,让他发现人生其实充满了其他可能性,并不是要在大城市、大厂内卷才能活。
以心无杂念的自由状态,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当中,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这样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在路上收集
散落的灵感碎片
麦子
自由插画师麦子,从2020年离开互联网公司到现在,已经有3年的数字游民经历。
因为“在家里素材有限,出去玩的时候比较有想法”,所以在没有商业项目的时候,麦子喜欢一个人四处走走寻找灵感,创作属于自己的内容,并分享在她的社交平台上。这样的生活方式给天马行空的她,提供了许多自在又多元的表达空间。
其中一个四处旅行的猫猫形象系列插画,在网络上最受大家的喜爱。在画面中,她以柔软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只古灵精怪的卡通猫猫形象,让它在不同的现实场景中自由穿梭,履行它可可爱爱又稀奇古怪的奇思妙想,这样自然又纯粹的画面氛围,吸引了很多喜爱它的粉丝。
谈起这个插画形象的灵感来源,是她独自去阿那亚旅行时一瞬间的灵光闪现。当时正是日落时分,她一个人在海边行走,静静听着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细沙,潮起潮落间,突然有一种寂寞忧伤的感觉袭来,这样的情绪让她感觉有些孤独,于是突然想到可以在画面中加入一只鸡贼的小猫陪伴自己。因为麦子本身就很喜欢猫,家里养了两只,所以她就以自己的猫为原型,创作了一幅名为“偷月亮的贼”的系列插画,画面里的小猫,费劲心思想把月亮“偷”下来送给自己,让她即使在海边的黑夜里依然有温暖的陪伴。
这原本只是属于她的一种情绪表达,却没想到分享在网络上之后,这样温柔又可爱的想象也打动了很多和她一样的人。
像这样的灵感碎片逐渐增加,她所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当她去到大理、泰国、扬州等地时,也一直延续着猫猫的天马行空之旅。不过她的创作初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情绪的抒发,而是希望能够感染到更多的人,让他们看到这些画面之后能感到开心,从中收获一种治愈。
这也是数字游民的生活带给她创作道路的一些转变:在自由的探索中,麦子知道了自己更喜欢什么,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从这样真实纯粹的表达中她收获了很多创作带来的愉悦感,这是从前职场生活中体会不到的。
不过如今的她,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在和朋友交流时,她发现自己的表达欲变少了:“除了做一些商业项目,其他时候没有什么想画的感觉,情绪的表达也逐渐趋于雷同,比如开心,很多画面都表达过了,比如伤心,很多画面也都已经治愈过了。”
即使如此,她表示依然会步履不停地持续探索,直到把从四处搜集的灵感碎片,完整拼成一副属于自己的理想画面。“也许需要再自由两年,才能慢慢找到答案。”
不适合上班的我
打算一直“游”下去
阿凪
谈起这样评价自己的原因,她解释道因为在不同行业都打拼过,换了很多份工作,却始终感觉职场生活不能满足自己的成长需求。从企业文化到管理方式,再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模式,她认为职场环境一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
在这样心态的影响下,阿凪裸辞了很多次,但是情况都没有什么大的突破。终于,在偶然间她遇到了一个重要的改变契机:“当我又一次离职后到云南旅游散心,结果在当地接触到了很多数字游民,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发现远程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自由,兼顾赚钱的同时可以四处旅居不同的地方,我被他们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于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之中的一员。”
正式踏上“数字游牧”之旅后,阿凪做了很多从所未有的尝试和探索。其中,人文向导是令她感觉很新鲜的一次挑战:“因为我在每个地方旅居,时间一般都比较久,就很喜欢深入当地去探索一些小众景点,或者尝试与当地人交流融入他们的生活。比如,我在大理生活时,专门去古镇拜访了一位很传奇的海归,他放弃绿卡身份久居高山8年钻研奶酪制作,虽然性格有些孤僻,但高超的手艺在当地村民之中无人不知,我就把这些有趣的人和经历都记录下来,发布在网上,结果吸引到了很多感兴趣的朋友,联系我希望能给他们在当地做人文向导。”
“有别于传统导游,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文向导需要在社交媒体上持续输出当地垂类内容,才能建立起个人IP,寻找到目标客户。”所以阿凪在自己兴趣爱好的驱使下,继续在当地探访一些有趣的人,收集一些新鲜的见闻,比如大理一些村落的白族老奶奶、山西五台山上入世修行的师傅,还有传统扎染房里传承手艺的姑娘们,将他们的故事发布在网络上,就会有一些感兴趣的人找上她做人文向导,她再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和喜好,给他们定制小众的旅游路线,带他们体验当地民俗文化。
现在越来越多人认为旅行中的人比风景更有意义为之付费。因为风景会被淡忘,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是更有深度的,甚至有的人在你回家后仍然能保持联系。
同时,阿凪也认为这样作为“沟通桥梁”的工作对她来说受益良多。因为吸引到了很多同频又有趣的人,他们会帮助她跳出一些局限自己的思维怪圈。在他们的影响下,阿凪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之前可能还会有些社恐的她,现在很放得开了,甚至可以和朋友们一起把植物穿在身上走T台秀。
如今,阿凪还和数字游牧旅途中结识的一些朋友一起,在大理开启了自主创业的“兼职”,她们把当地的一些植物、花朵做成艺术品,售卖到全国各地。
虽然收获了很多人的喜爱和支持,但是阿凪还是觉得,目前创业期的一些工作好似又禁锢了自己“游”起来的步伐,在遥远的将来,她希望在找到一种固定的运营模式之后,能够重新带着自己的事业和产品一起继续“游”起来,与世界各地的人分享她们的创意,并且她相信这样的生活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乐趣。
每一位接受我们采访的朋友都提到,在这场充满自由与热爱的数字游牧之旅中,他们都逐渐找到了更加真实完整的自己。可能这也是他们不断向外探索的意义,希望每一个崭新的经历,都能内化成他们自己的养料,驱使着他们不断前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