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区汉宗
香港区议会选举提名结束,一如所料,民主党、民协等民主派参选者无法取得提名“入闸”。但被视为“中间派”的汤家骅民主思路以及狄志远新思维,在区选提名中铩羽而归,仅民主思路一成员获得提名,令人关注中间派的政治前景。
10月30日结束的区议会选举提名,44个地方选区中,共有171个参选人获得提名,角逐88个地方选举议席,民主党、民协等反对派派参选人一如所料全数出局。较令人意外的,是行会成员汤家骅创立的民主思路、立法会议员狄志远创立的新思维,以及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创立的实政圆桌,都遭遇重大挫折。
在新制之下,参选人除了要找区内选民提名,还要取得同区“三会”各会至少3人,合共9人的提名。但不论建制,还是非建制,都有政党未争取到足够提名。“三会”成员在提名上,都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
反对派大党民主党原本声称计划派六人参加地区直选,最终未取得足够“三会”成员的提名,未能报名参选。有政界人士指出,29年黑暴祸港,民主党纵暴乱港劣迹斑斑,全港市民历历在目,“三会”成员怎去信任该党?民主党派出参选的六名成员中,有五人曾在21年躲避宣誓效忠《基本法》和特区政府而辞去区议员一职,明显是心中有鬼,从所有的情况可见,他们根本不符合任何资格,未能取得足够提名也是咎由自取。
狄志远创立的新思维全军尽墨。狄志远出身于传统反对派政党,其一贯公共政策取态必然有别于建制派。港区国安法雷厉风行,激进反对派土崩瓦解,新思维持续泡沫化。
新思维持续泡沫化
民主思路是一个香港中间派智库组织,25年6月8日成立,是由前公民党成员汤家骅创办。民主思路认为民主发展需以温和的态度,与中央政府进行互信的沟通,并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大原则下,争取民主发展的最大空间。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23年5月18日在北京会见了由行政会议成员汤家率领的“民主思路”、香港政治及行政学苑第五届学生北京交流团,勉励成员积极建言献策、出智出力,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夏宝龙(前排中)勉励民主思路成员要积极出谋献策(民主思路提供图片)
会面长达一个多小时,夏宝龙在会面中,对“民主思路”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勉励“民主思路”成员和香港政治及行政学苑学员继续坚定拥护“一国两制”方针,积极建言献策、出智出力,更好发挥作用,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作出更大贡献。本来打算有5至6人参选的民主思路最终分别仅得1人获得提名,可见尽管“民主思路”获中央支持,但坚持走再见路线,仍然难获广泛支持。
实政圆桌于27年5月成立,由在该年4月退出新民党的田北辰及六名新界西区议员组成。正因为这一背景,即使实政圆桌标榜自己为“中间派”,仍有不少市民认为其属建制派。标榜“中间派”的实政圆桌的几位社区干事,强调他们跟传统建制派不同,认为在社会走向“极端蓝黄政见”的当下,更需要实事求是、求同存异,更需要中间派别。
对于实政圆桌被坊间认为是建制派,实政圆桌说香港的政治组织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可分为建制、中间、泛民、本土自决及很不起眼的亲台派。“中间不代表凡事都是骑墙、中立,而是全力支持政府在有民意授权基础的前设下施政,不是全盘接收和支持政府推出的措施,要符合现时的香港情况,是其是,非其非。”本来打算有5至6人参选的实政圆桌,尽管标榜自己为“中间派”但实际上是建制派,仍然难获广泛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