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在医学上,当BMI≥25 kg/m2时则定义为肥胖,肥胖确实是一种疾病,它会带来一系列心理和生理问题,且还是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危险因素。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很多女性朋友都是乐此不疲的加入到减肥行列中。近日,“别轻易尝试黄瓜减肥”登上热搜榜,起因是一女子买了一整箱黄瓜,在”某书”上进行减肥打卡。
而到了第四天则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下面就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聊一聊健康瘦身这件事。
No.1
减肥误区
误区一、减肥就是要瘦成竹竿
但如果盲目地追求过于纤细的身材,可能会引起身体诸多问题,如激素水平紊乱,月经乱掉,发际线上移,贫血,营养不良,甚则子宫脱垂、不孕等。
误区二、两天体重没掉,心态就崩了
很多人把减肥作为一种短期行为,恨不得一天就瘦下来,如果短期内没有实现目标,就觉得这种方法不行,再换一种,试完不行就又换一种。
有的人把减肥的目标定得很高,动辄就要在一个月内瘦20斤。科学瘦身应该更多关注减脂而不是减重,而大多的网红减肥法其实是减“水”,所以体重反弹很快,并且会造成肌肉丢失、基础代谢率下降等问题。
误区三、不是人人都能“帕梅拉”
运动有很多种,有的运动强度很大,有的运动比较缓和,有些人认为运动强度大减肥效果就好,这是一个误区。
每个人的负荷量有限,如果选择自己身体承受不了的运动,会使心脏及机体负荷过度,影响心脏的健康。
长时间的运动会让乳酸大量堆积,造成肌肉疲劳、酸痛、痉挛的主要原因。所以,运动的时候不注意适量原则会让你第二天疲惫不堪,更没精神。
No.2
科学瘦身观念
首先,科学瘦身其实应该是减脂,而不是单纯的减重,不应该过多纠结于体重,而应该关注体脂含量。
如下图可见,相同重量的肌肉和脂肪,体积却相差很大。
健身达人看起来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就是描述的一种理想的“瘦”的状态,即低体脂率加适宜的肌肉量。
理想的瘦身就是将更多的脂肪消耗掉,同时增加肌肉含量,即使体重没有大变化,但围度会小一圈,人也看起来也会纤细许多。
健身达人看起来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就是描述的一种理想的“瘦”的状态,即低体脂率加适宜的肌肉量。
理想的瘦身就是将更多的脂肪消耗掉,同时增加肌肉含量,即使体重没有大变化,但围度会小一圈,人也看起来也会纤细许多。
科学瘦身——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
No.3
科学瘦身方法
科学瘦身首先要有合理的饮食结构。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不但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还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建议每天吃50~100克粗粮,如小米、玉米、荞麦、燕麦等。
摄取足量蔬菜和水果,增加奶和乳制品的摄入,每天饮用300克奶或等量乳制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锌、钙等。
改良烹饪方式,多蒸煮,少煎炸,减少油炸食品、重油重盐食品的摄入。火锅、串串、奶茶、蛋糕、零食都应该控制频率以及每次摄入量。
其次,保持运动的习惯。
不一定非要在健身房里大汗淋漓地运动,除了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外,还可减少坐着的时间,常走动一下,少乘电梯多走楼梯、限制看电视或者上网的时间等。
将日常习惯慢慢纠正为一种“多动”的状态,对于降低餐后血糖、减少脂肪堆积,提升基础代谢率都很有帮助。基础代谢率升高意味着,同样情况下,一天消耗的热量的增多。
最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缺乏睡眠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还会导致体内的瘦素水平上升,而瘦素是管理食欲的一种重要激素,它的上升意味着食欲大增,然后会吃得更多。
【请随手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有用的科普】
最后,我还想要提醒大家,健康人生离不开日常养护,每天锁定这里3分钟,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健康科普开始。
本文来自:伍文彬大夫(伍文彬: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