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则很热的报道,说是有网友举报了某地有货车将烂苹果拉进果汁厂榨汁。
该网友表示,他自己经常经过这个苹果汁加工厂,气味很难闻,隔着一两百米都能闻到酸臭味。
调查结果出来了这则报道一出来,不少网友也跟着凑热闹,纷纷指责果汁厂,认为果汁厂真的是收购烂苹果加工果汁。
还有一些网友义愤填膺的说以后再也不喝果汁了。
当时也有人问我们怎么看?
当时我们只能说“等等看”。
为什么不敢轻易对这个事儿下论断呢?
因为工业化生产果汁有一个常识,那就是“烂苹果在技术上是没法榨出来能喝得苹果汁的”。
如果有人举报说这个“苹果汁里没有苹果成分”,这个可以信,因为完全可以用各种“风味调料”调出苹果汁的味道。
但用费劲巴拉的用烂苹果去真正的榨苹果汁,这个可信度实在太低了。
到了这几天,当地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果汁厂采用的苹果是完全合规的,没有问题。
而且据说被举报的果汁厂因为这个事儿,停工了好几天,然后损失达到了几百万。
事件的大结局是果汁厂在这场风波中成了唯一的受害者。
对于这个调查结果,个人平心而论,给四个字的评价—“干得漂亮”。不管网上的舆论是什么样的,只要实事求是的去调查,就是对的。
很多事情做起来,可能会让网上的很多人不理解,但不能因为有很多人不理解,就和稀泥。一是一,二是二,事情讲清楚了比模糊不清要好很多。
用烂苹果榨汁可信度太低为什么用烂苹果榨汁的可信度很低呢?
主要是好苹果的成本远远没有消费者想象的那么高。
很多人觉得商超里的苹果价格很高,认为榨苹果汁的苹果价格就很高,那是不对的。
大多数商超里6-10元一斤的苹果,都是苹果中的佼佼者,说白了至少是“本科生学历”。这样才有可能进各种大商超。
大多数都是红富士苹果,个头大、外观好看。
而在产地大宗收购的话,这样的苹果可能也就2-4元一斤。
但榨果汁的厂家是不可能用这样的苹果来榨果汁的,因为完全没必要。大多数果汁厂家榨果汁都会选择品相不太好看的次果。
注意,次果不等于烂苹果。
次果是果型不端正、长得难看、个头非常小的苹果。
这类苹果通常不会进大商超,有的是通过线上渠道低价卖,有的就直接当榨果汁的原材料了。
这类苹果的收购价格低得不能再低了,有些非核心产区的次果可能就几毛钱一斤。
而被举报的果汁厂是陕西礼泉的果汁厂。
礼泉是陕西很老的“苹果之乡”,以前有一个苹果老品种叫“秦冠”,以前靠着这个品种,礼泉把苹果这张牌给打得有声有色。
年龄大点儿的消费者可能都知道“礼泉秦冠苹果”。
但后来秦冠这个苹果品种没落了,当地的秦冠苹果价格有时候也非常低,还有时候会滞销。所以礼泉苹果这些年来发展上是遇到了一些瓶颈。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果汁厂在礼泉收购苹果的成本价格估计不会很高,完全没必要收购烂苹果。
那么,为什么成本低就不会用烂苹果榨汁呢?难道不会用刀削去坏得地方,然后好的地方留着榨汁吗?
不止一个人这样问过我。
这个其实就是像古代,普通人想象宫里的皇后天天吃煎饼卷大葱一样,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儿。
生产都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流水线没有这么高的技术,能精准识别哪块苹果坏掉了。只能把苹果一锅端。
所以,如果一个果汁厂真的是在用真水果榨汁,那么它可能会选择果型不端正、个头较小的次果,但它绝对不会故意选择腐烂掉或者带伤疤的苹果。
甚至会经过多次筛选把这样的苹果都筛出去。
因为一颗老鼠屎能坏了一锅粥。
烂掉得苹果强行榨汁的话,那出来的东西能坏掉这一批次的果汁,消费者根本不可能把这样的果汁喝下去。
不用烂苹果榨果汁,这不是厂家有没有良心的问题,这是厂家有没有智商的问题。只要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没人会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至于有人幻想着让工人去挖苹果,真的是想多了,人工这么贵的年代,还想着喝“手工苹果汁”吗?
雇一个工人的工资,能多收多少好苹果了。真要是有果汁厂这么干,那我只能说他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事件的本质是缺乏了解其实这个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就是大家对果汁厂的生产存在一定的误区。
不止一次,不止一个人说过很多果汁厂都是用“烂苹果”来加工果汁的。
可能大家是亲眼看到的。
但大多数外行人眼中的“烂苹果”实际上真的就只是“次果”而已。人家只是长得小了一些,丑了一些,也许在没有经过水洗前,也脏了一些。
可这样的苹果作为原材料完全是合格的,而且真的是“物尽其用”,完全不影响榨汁。
这些年在苹果种植上过分的追求苹果的外观,为了把苹果搞得更好看,都精细到了给苹果拉果型、铺反光膜上色等等。
虽然这样的苹果很好看,可吃起来真的更好吃吗?
丑一点的苹果在市场上不被认同,如果再不给一条当原材料的路走,那么丑一点的苹果咋办呢?学日本水果那样,都扔掉吗?
如果那样的话,水果的价格真的要高得离谱了。
好一点的水果用来当鲜果卖,差一点的水果用来榨汁或者做其它原材料。这就好比不太新鲜的鱼适合红烧,新鲜的鱼适合清蒸一样,做法不同,物尽其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