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一定要处死“干儿子”马谡?

风华正茂岁月 2024-12-20 11:29:15

挥泪斩马谡,这是三国时期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

每当提到这个故事,人们往往将其视为执法严明的典范。

某人犯了大罪,即使他是领导的心腹爱将,也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网开一面。

即使决策者痛哭流涕,也要将罪犯绳之以法。

历史上的这一幕是否真的如此?

答案是肯定的。

史书记载,马谡被处决时,诸葛亮“为之流涕”,不仅是丞相本人,蜀汉十万大军也为之垂泣,场面相当壮观。

后来,蒋琬来到汉中,对诸葛亮说:“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

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哉!

”意思是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用人之际,把马谡这样的人才干掉,是不是非常可惜?

蒋琬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当时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更应该珍惜现有的人才资源。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置马谡于死地呢?

千百年来,官府、民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马谡在街亭失守过程中,至少犯了三条大罪。

第一,他未能完成诸葛亮交代的任务,将街亭控制在汉军手中,反而被张郃击败,导致汉军进无所据,首次北伐虎头蛇尾。

第二,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军事部署,跑到山上扎营,结果被魏军截断水源,军心动摇。

副将王平苦劝无果,马谡依然一意孤行。

对上,他擅自更改主帅的部署;对下,他又听不进下属正确的意见,必须为失败负责。

如果他当道扎营,抵抗一段时间后因寡不敌众而战败,责任还好一些。

但他违背丞相部署,没坚持多久便溃败,未能挡住魏军,给诸葛亮争取时间。

第三,马谡畏罪潜逃,眼看魏军得胜,汉军惨败,他惧怕军法审判,竟然丢下部队擅自逃跑,想要免于一死,但最终还是被抓获。

向朗是马谡的好友,得知马谡逃亡,故意隐瞒不报,想要帮助他蒙混过关,最后被诸葛亮得知,丞相大笔一挥,直接将向朗罢官,令其滚回成都。

反观副将王平,在马谡惨败后,不仅率领仅有的千人收拢败兵,还巧施疑兵之计麻痹张郃,最后全身而退。

主将和副将的实战水平,真是高下立判。

鉴于马谡犯下的严重错误,诸葛亮必须痛下杀手,维护军法的刚性与权威。

否则,以后还有谁会严格执行军令?

大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打了败仗也无所谓,制度成了摆设。

诸葛亮说:“孙武所以能致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耶!

”留下马谡,管理秩序将彻底崩溃,军队将变成一盘散沙,兴复汉室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另一种说法是平息众怒。

诸葛亮此次北伐,最开始的阶段战果辉煌,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背叛魏国,响应汉军,关中为之震动。

洛阳当局原以为夷陵之战后,蜀汉已经丧失了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因此对雍凉放松警惕,曹丕在位时,也以剿灭东吴为首要目标。

蜀汉的国号毕竟是“汉”而不是“蜀”,政权建立的初衷并非偏安一隅,而是要效仿光武帝再度中兴。

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情急之下,曹叡亲自跑到长安督战,稳定惶惶不安的人心。

街亭位置重要,其安危关系整个北伐的成败,当时军中都认为吴壹和魏延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们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先帝信赖的大将。

没想到诸葛亮最后安排的竟然是马谡,这让全军上下都大感意外。

但仔细一想,诸葛亮选择马谡并非无缘无故。

两人私交甚笃,马谡才器过人,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对他“深加器异”。

双方聊得很投机,常常说着说着,就从白天到了黑夜。

马谡临死前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

马谡只比诸葛亮小九岁左右,却把丞相视为干爹,诸葛亮也把马谡当干儿子看待,关系好到这种地步,平时其他官员也看在眼里。

南征孟获时,马谡提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方针,坚定了诸葛亮之前的看法,认为马谡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等到关键时刻,诸葛亮对马谡的军事才能高度放心,认为他完全可以胜任主将一职,挑起防守街亭的重担。

假设马谡真如诸葛亮期盼的那样立下战功,对于他个人的前途大有裨益。

可惜马参军凭实力辜负了诸葛亮的厚望,使丞相处于众矢之的。

有经验、有能力、有战功的老将弃之不用,偏偏选择纸上谈兵、经验匮乏的新人,良好局面被活生生葬送。

遥想当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此番街亭之战,丞相显然违背了先帝的遗嘱。

如此破格任用,识人之明,三军将士岂能不怒,岂能不质疑诸葛亮的眼光、能力。

站在外人的角度,很容易联想到诸葛亮因为和马谡关系好,想给干儿子一个机会镀镀金,方便日后提拔,因此弃吴壹、魏延等良将不用,对昭烈皇帝的临终提示置若罔闻,背后全是私心。

为了平息众怒,挽回摇摇欲坠的形象,诸葛亮只能忍痛割爱,将马谡明正典刑。

他自己也承担责任,上表刘禅自贬三级,以右将军的职务行使丞相职权,直到诛杀王双、张郃,攻占武都、阴平,方恢复相位。

还有一种说法是应对政敌。

诸葛亮如何处置马谡的问题,不仅军中将士高度关注,蜀汉政权内部与诸葛亮不是一条心的人同样重视。

尤其是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自昭烈皇帝驾崩之后,蜀汉朝廷“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大权独揽,成为最有实力的政治人物。

李严这个副手只能镇守边疆,远离成都,后来又要求划出五个郡,自己担任巴州刺史,被诸葛亮明确拒绝。

益州本土的势力也对诸葛亮不满,实权都被荆州来的人掌握,自己纳税有份,参政无份。

这几年南征北战,他们迫于武力压迫,投入的资源最多。

现在诸葛亮打了败仗,用人不当,如何处置马谡这个“干儿子”成为话题的焦点。

假如丞相网开一面,没有下令处死,必然成为李严等人口诛笔伐的对象,诸葛亮必然理亏,难以自圆其说,将面临重重压力。

荆州派内部,诸葛亮可以选择蒋琬作为接班人,但他主要擅长的是理政,还需要一名军事方面的接班人。

马谡看似理想,等到街亭之战,诸葛亮火急火燎地把他推出来,破格使用,希望马谡能够借此崛起,成为蜀汉军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战败以后,反对者看清诸葛亮的意图,自然希望马谡被杀,防止荆州派有新兴力量挑起大梁。

纵观挥泪斩马谡的全过程,马谡自以为是,擅自变更军事部署,失败后又临阵脱逃,成为被杀的主要原因。

诸葛亮用人不当,违背军心及先帝遗嘱,破格委任,最终惨遭失败,只能追究自己和马谡的责任,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丞相最后哭了,他失去了一位亲如父子的挚友,失去了三郡皆叛魏应亮的大好局面,更愧对先帝那句不可大用的谆谆教诲。

敌强我弱的外部形势,矛盾重重的内部格局,使诸葛亮心力交瘁。

总的来说,诸葛亮处死马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马谡犯下的严重错误必须受到惩罚,以维护军法的刚性与权威;另一方面,诸葛亮需要平息众怒,挽回形象,应对政敌的压力。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诸葛亮最终的选择都是无奈而痛苦的。

这场悲剧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无常,更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在那个乱世之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风险与挑战。

诸葛亮虽然痛心疾首,但为了大局,他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这不仅是对马谡的惩罚,更是对自己的一次深刻反思。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英雄豪杰在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也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