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提出“中美人工智能脱钩法案”,能达成目标吗

mgclouds蘑菇晕 2025-02-08 09:15:23

美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希・霍利(Josh Hawley)提出了《2025年美中人工智能能力脱钩法案》。《法案》一经提出,瞬间引发关注,在专家指出,这是一部旨在让美国和中国在AI领域全面脱钩的法案;世界在观望,这个法案是动真格吗?法案的内容是什么?法案能通过吗?蘑菇云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美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希・霍利一、《法案》是真的想推进中美人工智能脱钩

(一)《法案》的提出者,是一贯的反华先锋乔希・霍利是典型的保守派、共和党极右翼、强硬的反华派,任内推动了所谓 “台湾防卫法”、《2021年COVID-19起源法案》等一连串的反华立提案,他对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流入中国持有强烈的关切,早在2019年的时候就曾提出了《中国技术转移限制法案》,AI脱钩法案关于禁止知识产权和技术双向流动的部分,就是从这个2019年法案里移植过来的。美国共和党标识(二)《法案》的提出思路,是中美科技脱钩的延续面对中国综合实力快速发展,美国大搞“高墙小院”的科技壁垒、甚至脱钩,近几年更是越来越疯狂,2018 年 8 月 13 日,通过《出口管制改革法案》;2020 年 12 月 2 日,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2022 年 2 月 4 日,通过《2022 年美国竞争法案》;2022 年 8 月 9 日,通过《2022 年芯片和科学法案》;2023 年 10 月 17 日,通过《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2024 年 3 月 30 日,通过“实施额外出口管制” 新规;2024 年 6 月 21 日,通过《2024 年建议规则制定公告》。这次提出的《人工智能脱钩法案》,是科技脱钩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三)《法案》的提出时机,是中美新一轮较量的开始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打压中国高科技的方向都是高度一致的,只是具体的思路举措有所微调。拜登执政4年,中国高科技越堵越强、越逼越强,人工智能发展迅猛,DeepSeek 推出的 R1 模型,价格仅为同类产品 3.7% ,迅速占领全球市场,美国科技股暴跌,英伟达单日市值蒸发 6000 亿美元。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统开始,提出《法案》,反映出美妄图以政治手段遏制中国 AI 发展,可视为中美新一轮较量的重要标志。二、《法案》对如何脱钩进行了体系设计

(一)史无前例的全方位禁止

《人工智能脱钩法案》英文原版首页第一禁,禁技术进出口禁止中美之间进行人工智能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进出口。任何向中国出口、再出口或在境内转让相关技术或知识产权,以及从中国进口相关技术的行为都被禁止。第二禁,禁研发合作禁止美国企业、大学、实验室等在美国境内外与中国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或政府实体开展人工智能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合作。禁止美国人在中国境内以任何形式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资金流动和技术转移等。所有在美国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美国人以及绿卡持有者必须撤离中国相关研发项目。第三禁,禁资本投资

《人工智能脱钩法案》英文原版内容禁止美国实体和个人对中国的人工智能开发进行投资,包括禁止购买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公开交易的股票和证券。第四禁,禁数据与技术传输禁止将与 AI 研究相关的信息、数据或技术直接或间接传输到中国,或与 “中国关注实体” 联系。(二)史无前例的配套处罚

美国联邦法院有三个人的雕塑,从左到右分别是孔子、摩西和梭伦,分别象征着道德、神学和政治个人处罚:违反规定的个人将面临最高 100 万美元的罚款和 20 年监禁。企业处罚:违反规定的企业将面临最高 1 亿美元的罚款。还可能被剥夺由联邦机构授予的许可证、资助、拨款或合同。其他处罚:非美国公民若违反规定可能会被驱逐出境。违规者需在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赔偿3倍于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及诉讼费用。三、《法案》有可能部分实现、但不可能达成目标

《法案》的提出者乔希・霍利,与特朗普关系较好,《法案》虽有可能部分实现,但从整体目标来看,注定失败。(一)从技术封锁层面看,法案或能产生一定短期效果美国过往在芯片领域就成功限制了部分先进技术流入中国。例如,对华为的制裁,使得华为获取高端芯片技术受阻。此法案若实施,短期内中国获取美国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渠道会被切断,部分实现技术封锁。

华为麒麟9000的研发成功,证明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二)从产业投资方面看,法案难以达成抑制中国 AI 产业发展的目标尽管美国限制对中国人工智能开发投资,部分美资可能撤离。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 6257 亿元,年增长率 12.8%。即便美资退出,其他国家资本以及国内资本会迅速填补空缺,持续推动产业进步。(三)从国际合作角度看,美国试图联合盟友围堵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但这一策略也将受挫美国此前推动芯片四方联盟等举措,试图孤立中国科技产业。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合作广泛,与欧盟、东盟等多国在智慧城市、医疗等场景开展合作。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开放交流,美国盟友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会全力配合其脱钩行动。毕竟,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能带来诸多实际利益,如市场拓展、技术互补等。所以,美国想通过该法案全面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目标,注定无法实现。

ASML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Christophe Fouquet称,“我们ASML不相信脱钩是有可能的,这将非常困难且非常昂贵。人们会意识到在半导体领域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是合作,这只是时间问题。”

0 阅读:6
mgclouds蘑菇晕

mgclouds蘑菇晕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