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是指基于卫星通信方式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技术,是对传统地面通信的重要补充,因其具备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是国内外争相发展的重点技术,在国防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潜在价值。而随着卫星互联网商业化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各国部署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频谱资源限制等因素,卫星互联网安全问题愈发凸显。本文以专利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卫星互联网安全技术领域专利状况进行宏观分析,进而浅析当下全球卫星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格局。
一、卫星互联网安全技术宏观分析
图1 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单位:项)2、安全识别与身份验证、加密通信、软件安全技术是当前的热点技术卫星互联网安全核心技术分布图如图2所示,主要集中在加密通信、安全识别与身份验证、访问授权、软件安全及硬件设施设计五个方面,其中,2016年后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安全识别与身份验证、加密通信、软件安全方面,是当前的热点技术。
图2 核心技术分布图(单位:项)3、中美法为主要技术来源国图3所示为卫星互联网安全技术的主要技术来源国专利分布情况,如图可得中美法为主要技术来源国,三者专利产出占总专利数量的80%,其次韩德日英的专利数量相对较多,可见中美欧是卫星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前沿创新践行者。
图3 技术来源国专利分布(单位:项)4、中美欧加为互联网安全技术的主要市场图4为17907件互联网安全技术相关专利的申请地域布局情况,如图可得中国、美国、欧洲及加拿大是主要的专利布局地域,亦是当前互联网安全技术产品的主要市场。结合前述中美法为主要技术来源国可知,当前主要技术来源国与主要市场高度重合,可见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并不完善,仍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模式及产品服务尚未完全落地,预期在短时期内互联网安全技术发展仍以技术研发及应用模式探索为主。
图4 全球专利地域布局情况(单位:件)5、卫星及通信设备研发主体专利保有量较多,新兴软件及数据安全创新主体专利保有量较少图5为互联网安全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前15位的专利权人排名,由图可得Thales公司的专利族申请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专利权人,共1033项专利族,且在安全识别与身份验证、加密通信与密码机制、硬件装置与控制中心设施、软件安全与保护、网络访问与授权认证五个核心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均较多;北京深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申请359项专利,是国内申请专利族最多的主体,主要专注加密通信与密码机制、软件安全与保护、安全识别与身份验证方面;Individual、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分布申请专利族86项和48项,主要关注安全识别与身份验证、硬件装置与控制中心设施方面;BOEING共申请71项专利族,主要关注硬件装置与控制中心设施、网络访问与授权认证、加密通信与密码机制方面;三星电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别申请专利族38项和32项,主要关注网络访问与授权认证方面;HONEYWELL共申请30项专利族,主要关注硬件装置与控制中心设施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共申请30项专利族,主要关注硬件装置与控制中心设施、加密通信与密码机制方面;其余专利权人的专利申请数量均在20项左右,数量相对较少,其中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主要关注硬件装置与控制中心设施、加密通信与密码机制方面,北京国领科技、佳缘科技主要关注加密通信与密码机制方面,西北工业大学专注于硬件装置与控制中心设施方面。可见互联网安全技术领域的专利权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卫星研发与制造相关的老牌航天主体,如Thales、BOEING、HONEYWELL、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其技术主要集中于卫星通信链路、指挥控制、频谱安全等卫星平台通信及控制装置相关技术,处于互联网安全技术产业的上游,技术实力雄厚,向下游技术拓展的能力强,故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且技术覆盖范围较广;二是通信设备研发与制造主体,如Individual、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三星电子、华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其技术主要集中于无线通信技术、网络设施硬件技术、网络安全及优化技术方面,处于互联网安全技术产业的中游,在互联网通信方面的技术实力雄厚,向下游软件应用方面的拓展能力亦较强,故在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与优化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三是新兴互联网安全技术主体,如北京深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领科技有限公司、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深耕于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密码安全等技术,技术通用性较强,处于互联网安全技术产业的下游,但在卫星互联网安全技术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积累相对较薄弱,故基于卫星平台的互联网安全技术相关专利申请数量相对较少。
二、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