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跃迁的分水岭上,所有关于动力系统的讨论,归根结底都是对未来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判断。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新能源深水区,燃油车虽未完全退场,但主流市场的权力交接已悄然完成。随着“双积分”压力与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推进,留给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而新能源的竞赛已不再只是纯电一枝独秀,而是多种动力路径的深度博弈。
站在2025年的门槛上,我们需要回答几个关键问题:燃油车的退场是否会加速?混动能否成为市场主力?插混与纯电,谁才是下一个时代的赢家?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动力技术的选择不仅影响车企的生存路径,更决定消费者的购车逻辑,在开发端与消费端,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一年。开发端,企业不再是被动迎合政策,而是必须在混动、插混、纯电三大动力路线中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消费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从“政策导向”向“经济性导向”转变,混动车型的接受度提高,纯电市场加速分化,价格、技术、配套设施的博弈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核心变量。动力驱动的临界点已至,汽车十三行《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判系列报道》的第三篇将围绕市场趋势、技术路径、消费选择三大维度,还原2025年中国汽车动力驱动的格局的变化。
01
传统燃油车逐步退场,新能源“三”分天下
传统燃油车退场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燃油车市场份额跌破历史最低点。在“双积分”政策、排放法规和双碳目标的多重压力下,车企已经无法再用燃油车支撑未来。全球范围内的车企向新能源、混动倾斜的信号更加明显,同时也在醇、氢方向的布局。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燃油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然而,并非所有燃油技术都会彻底消亡。48V轻混(MHEV)虽然被划归到传统燃油车领域,但其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不容忽视。奥迪等豪华品牌通过MHEV系统来强化性能,使得燃油车在降低油耗的同时还能提升驾驶体验,而这正是高端燃油车在新能源浪潮下争取生存空间的重要策略。48V轻混不仅仅是“油改电”的权宜之计,而是燃油车时代的“性能增压方案”,尤其在中高端市场,MHEV仍然保有一定竞争力。同样,新能源也并非只有一条道路。从2024年的销量数据来看,纯电、插混、混动(HEV、MHEV)三大技术路线正在形成新的市场格局。新能源车的竞争,早已不是“是否取代燃油”的问题,而是“哪种新能源才是主流”的问题。
而纯电市场正在分裂成两个世界。一端是10-15万级的城市代步车,一端是25万以上的高端纯电,唯独15-25万的中端市场正在收缩。低端市场靠价格取胜,高端市场靠品牌溢价,而中端市场,既比不过油车的经济性,又比不上高端品牌的用户心智,最终只能成为市场的牺牲品。更关键的依然是,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在短期内仍无法根本解决,依旧充电难、依旧充电贵。同时,电池成本的下降速度赶不上市场的降价需求,导致20万级纯电车的性价比逐步被插混挤压。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动力格局进入“混动+插混主导,纯电分化发展”的新阶段。这并非是一个理论上的推演,反而更像是通过销量、技术、市场竞争力得出的必然结论。
02
新能源时代,选择动力系统比选择品牌更重要
虽然混动、插混、纯电三大技术路线背后都对应着不同的消费场景、成本考量和长期使用体验。但市场的真相是——车企在技术竞争中押注不同赛道,消费者却要为技术博弈的结果买单。
混动(HEV)曾被视为新能源的过渡方案,如今却成了市场的“安全牌”。2024年,混动车型占据新能源市场近40%,丰田THS混动系统依然是行业标杆。从用户反馈来看,混动车型的低油耗、低维保成本和高保值率,使其成为新能源时代里最接近传统燃油车的选择。另外从长期稳定性以及二手保值率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不愿承担新能源技术风险,又想获得更低的使用成本的消费者而言,混动仍是最稳妥的选择。
反观插混市场逐渐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插混模式——“经济型插混”和“高端大电池插混”。200公里以内纯电续航的经济型插混,成为比亚迪秦Plus DM-i等车型的主要卖点,几乎可以在日常通勤中完全依赖电池运行,同时保留燃油兜底的能力,因此在用户端的接受度极高。而200+至300、乃至400公里以上的大电池插混则进入了一个技术与市场认知的灰色地带。虽然提供了更长的纯电续航,但也带来了更高的维修成本和保险费用。工程师与高校学者均公开表示过,插混的本质是“油电平衡”,而非盲目增加电池容量。大电池插混不仅增加整车重量,还会影响整车成本和长期可靠性。
03
2025年新能源技术“内战”
当传统燃油车的份额跌破50%的那一刻,预示着它们的时代正在落幕。伴随而来的还有,中国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已从“燃油vs新能源”过渡到“新能源内部的技术路线之争”。新能源市场并没有形成单一赢家,而是混动、插混、纯电“三分天下”的格局正式确立。第一,混动接棒燃油。2024年混动市场占据新能源车份额的40%,成为燃油车用户转型的首选方案。丰田THS混动系统仍然是稳定性和经济性的标杆,保值率高达65%。中国品牌的混动技术,正在拉平技术线,但用户反馈显示,它们在二手市场的接受度仍需时间积累。2025年混动的核心竞争力不只是节能,而是稳定性和长期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