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国统一抗日战线。在老蒋的授意下,红军三大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抗日三大主力师,分别是115师、120师以及129师。
这三支队伍各有各的风采,在战场上也全都战功赫赫。然而,相较于其他两支部队,115师的经历则更加传奇。
从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这支部队经历过三次分兵,最后竟然分出了两大野战军、三位元帅以及三位大将。
115师究竟经历了什么?它又是如何分出这么多将才的?
八路军成立初期1936年,国内形势急剧恶化,统一抗日战线迫在眉睫。
但无论是我军频繁交涉,还是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苦苦规劝,老蒋依旧坚持要打内战,甚至不让人提“抗日”二字。
在这种情况下,爱国将领张学良以及杨虎城决定采用兵谏的方式,逼蒋抗日。
不久后,西安事变爆发,老蒋被扣留。迫于无奈,他只好遵从广大人民的心声,统一抗日战线。
就这样,两党正式开启第二次合作。
在合作初期,我党便不断做出让步。我军甚至承诺,只要老蒋同意抗日,不仅以前的恩怨一笔勾销,红军部队也可受他指挥和改编。
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当初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总理还特意飞到西安与张、杨二人交涉。
当时张学良还不可思议地问周总理:“你们真的愿意‘拥护’蒋先生?”
总理却笑着说:“我们不是为了拥护谁,只是为了抗日。若是他能答应抗日,那我们还非拥护他不可!”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我党在抗日过程中从未有过私心,一切都是为了抗战大局。
反观老蒋,他却将我军的“低头”当成了把柄。在整个合作期间都在想方设法地打压我军,不断制造两军的冲突和摩擦。
由此可见,老蒋从一开始就不是诚心合作。甚至在一开始改编部队时,他的小把戏便使个不停。
那时的红军主力共有八万多人,被改编成八路军时,老蒋命我军只能留两个师的兵力,也就是两万人。
八万减至两万,任谁看了都觉得过分。毛主席坚决不同意。
我军虽然能为了抗日做出巨大让步,但绝不会为了老蒋的私心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
之后,由周总理出面进行交涉后,老蒋才松口。最终他将2万改为4.5万,共三个师的兵力。
虽然这点兵力还是没有达到我军的预期,但众人也明白老蒋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让我军再增加了。
抗战形势严峻,我军也只好赞同了他的条件。不过主席也并未将剩余的将士遣送回家,而是让他们进入了抗大学习,将其变成了抗日的预备军。
就这样,红军的三大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其中,红一方面军为115师,红二方面军为120师,红四方面军为129师。
此后的几年间,三大师便一直转战在北方战场,在敌人内部都打出了响亮的名号。
相较于赫赫有名的129师,以及在后方协同作战的120师,115师的经历则更为传奇。
这支部队前前后后经历了三次分兵,并且从其中走出了不计其数的将帅之才。
那么这支部队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分分合合的115师在说清115师的历程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他的前身——红一方面军。
1935年,中央红军在经历漫漫长征后,在四川达维镇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在共同行动了一段日子后,决定进行混编,分左右两路北上抗日。
当时跟随毛主席离开的就是彭老总的红一军团以及红三军团。
11月,中央红军顺利到达陕北,并与当地的徐海东以及刘志丹领导的红15军团会师。两支部队经过整编后,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的番号。
在刚到陕北时,无论是从兵力还是从物力来看,红15军团都是高于中央红军的。
但徐海东大公无私,他知道主席他们比较困难后,便主动上交了一大批物资和部队。不仅如此,他还将军队四分之三的军费也交给了中央。
毛主席非常感动。后来三个军团分开作战,一军团在比较富裕的地方打仗,收缴了不少物资;而15军团在山区活动,扩兵和筹款都不多。
于是彭老总便主动将新兵分给了徐海东。可以说,红一方面军就像一个大家庭,互相包容,互相照顾。
抗战开始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115师。红一军团就成了343旅,陈光担任旅长;15军团就成为了344旅,徐海东担任旅长。
作为当初红军的第一大主力,115师首次行动便是开赴晋东北,打响了平型关战役。
也正是这支部队,正式打响了八路军的名号。
这场战斗不久后,115师便迎来了第一次分家。
当时日军调集重兵,一举攻入了中原大地。以阎锡山为首的国民党部队在稍作抵抗后,便开始溃散而逃,只留下129师孤军奋战。
刘伯承师长不愿撤退,依旧在娘子关坚持战斗。敌人实力雄厚,中央在一番考量后,决定派115师南下驰援。
师政委聂荣臻经过思考后,决定调主力部队南下到晋南支援129师,同时留下一部分人在晋察冀一带坚持战斗。
而这次分兵任务,他特意交给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并说道:“你最公平,这次分家你来做。哪些人走,哪些人留下,你有决定权,我不争一个人。”
于是,在罗荣桓的安排下,115师主力部队跟着他开赴了娘子关。
而跟着聂荣臻留在晋察冀的人员虽然不多,却个个都是精兵良将,其中就包括罗瑞卿大将。
当时整个军区的部队满打满算只有三千人。有战士开玩笑说,要问司令部的人有多少,一盆菜就够吃了,一条炕就够睡了。
可见这支部队的力量有多薄弱。但也正是因此,才更能彰显聂帅卓越的军事才干。
在几年间,他便凭借着三千多人的基础,开创了日后庞大的晋察冀根据地,以及华北野战军。他日后能成为开国元帅,也是实至名归。
而罗荣桓率领的115师主力,在晋南地区转战一段时间后,便又迎来了第二次分兵。
上次分兵时,两个主力旅全都过来了。而这次分兵时,344旅则被划给了129师指挥,115师只剩下了343旅。
343旅则又有两个主力团,分别是685团,团长为杨得志;686团,团长是李天佑。
由于115师师长因病离队,旅长陈光就成为了代师长。
随后,陈光与罗荣桓便带着343旅赶赴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
在此期间,罗帅施展出过人的才识,挑起了整个部队的大梁,也奠定了他成为一国元帅的基础。
而被划分到129师手下的344旅也分成了两部分活动。
一部分在杨得志代理旅长的指挥下,来到冀鲁豫抗战;一部分则跟随政委黄克诚来到华中与彭雪枫会合。
之后,苏北形势紧张,黄克诚又将344旅的主力部队留给彭雪枫,而他则带着三个团前往皖东北,与张爱萍将军会合。
就这样,115师彻底分布在天南海北。一部分留守在晋察冀,一部分转战在华北平原,还有一部分则在苏北抗战。
解放战争开始后,黄克诚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奉命前往东北作战。而山东地区的罗荣桓也收到主席的电报,组织了六万余人来到东北。
就此,343旅与344旅经过多年的分离后,又在东三省重逢。
后来,东北战事严峻,聂荣臻也将晋察冀多个军区划分给了东北军区管理。
不仅如此,聂帅先后还派遣了李运昌以及詹才芳等十几万部队前去增援。
就这样,原来的115师的将士们又并肩站到了一起。这支部队在抗战初期一分为三,又在解放时期合三为一,实在令人感叹。
在这个期间,这支部队创造了东北野战军以及华北野战军,并诞生了三位元帅,又成就了三位大将。
真是应了那句话,我们的部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