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阿富汗大使赵星近日会晤阿富汗塔利班高层,就某事项进行直接沟通,并向其明确提出一项要求。
中国大使对塔利班城市发展部长诺曼尼表示,有势力阻碍中阿政治外交关系发展,中方对此关注,并希望阿塔同样重视。
了解中方外交风格便知,末句信号强烈,既是对塔利班的要求,也预示潜在问题。这引发疑问:哪些因素促使中方如此表态?
中国大使对此未点名。但报道媒体聚焦中国和阿富汗外的“其他国家”,特别提及了美国。
客观分析,美国可能存在此问题。阿富汗地理位置特殊,美长期驻军以影响周边。随着对华战略地位提升,阿富汗在美国布局中的作用愈发关键。
2021年美军匆忙撤离阿富汗,深刻改变了该区域局势。至今,美国内部对撤军仍有异议,有观点认为此举使美国失去了一个制衡中国的战略要点。
拜登政府近期宣布正与塔利班接触,承认只要利于美国利益,不介意与“恐怖组织”互动。同时,双方还磋商了扣押人员交换事宜。
最新消息显示谈判结果不乐观,拜登致电被关塔利班的三名美国家人,称协议未达成。但谈判作为沟通方式,表明美塔关系已有转机迹象。
更关键的是,塔利班似有意与美国接触,特别是欲与特朗普建立联系。阿富汗副外长斯塔内克扎伊近日称赞特朗普坚定勇敢,并表达希望成为其友人的意愿。
塔利班欲接触美国因美制裁重创阿富汗。若美放宽限制,将影响西方对阿态度。鉴于特朗普时期美塔曾达协议,塔利班认为特朗普或比拜登更易交涉。
然而,特朗普与拜登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与阿富汗的交往均旨在服务于美国的利益与战略部署。
现今美国于阿富汗已无反恐需求,仅寻求地缘利益。若美愿与阿接触,必带明确针对性。针对目标,各方均心知肚明。
回到开头,中国大使提及的试图阻碍中阿关系的“某些方面”中,美国或为其一。同样,对华敌视的西方国家也可能抱有类似意图。
周边国家中,印度或欲借阿富汗实现战略布局。近期,印塔接触增多。印媒称,印塔关系或遵循“无永恒之友敌,唯永恒之利益”。
谈及双方关系,部分印度人提及中国,认为中国在接触塔利班上步伐迅速,已驻喀布尔大使并签采矿协议。在中国等国寻求接触阿富汗时,印度与塔利班接触顺理成章。
印度行事风格外界略知一二,期望其全程守规不现实。鉴于潜在变数,其他国家需有所防备。
此外,中方提及的“某些方面”或涵盖阿富汗乃至塔利班内部人士。阿富汗临时政府内部并非团结一致,去年底有报道指塔利班内阁成员施政见解各异,宗教问题是强硬派与温和派的主要分歧。
显然,发展中阿关系与合作在阿富汗国内并未获得普遍认可。
塔利班需明确自身真正所需,并辨识哪些国家关系对阿富汗真正有益。中国大使已提要求,塔利班如何回应,成为其必须考量之事。
陈优红
多个阿富汗朋友,多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