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将相和”主人公下场竟如此凄惨!难怪没人愿提

曼梅聊娱乐 2024-09-17 19:10:37

若说历史上最有名的将相组合那必然“负荆请罪”和“完璧归赵”的主角廉颇蔺相如了,两人的光辉事迹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杰出人才在长平之战惨败后却一病一逃凄惨至此,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长平之战开始之前的秦国已经先后吞并了其他几个小国的很多土地,野心早已展现在众人眼中,面对强秦的威胁七国里最为弱小的韩国深感害怕。

是人都知道要挑软柿子捏,韩王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就是这个“软柿子”,若是秦国要打最先遭殃的肯定是自己,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国韩王屡次求和,甚至不惜割让土地以求一个平安。

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获土地这件事在秦昭襄王这里无异于捡了个大便宜,因为韩王送出的土地不是偏远苦寒之地,而是战略要地——上党郡。

但是自白起奉命攻占韩国的野王后这块地的人就不怎么听韩王的话了,得知自己要被送出去上党太守自然不乐意,直接找到赵国先一步把地送了出去。

蔺相如此时还是赵国丞相,一心为国,他认为眼下秦国势大,赵国和它硬碰硬必然元气大伤便劝阻赵孝成王,但连秦昭襄王都觉得这块地不错,赵孝成王肯扔下这个“便宜”吗?

赵孝成王的野心在上位后从没藏过,眼下这块宝地自然也不会放过,但是赵国这个行为无异于在秦国头上动土,毕竟上党郡可是韩王送给秦国的。

260年秦赵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秦国派出白起,赵国这边也点了廉颇,一时两军对峙长平,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最开始廉颇力求一个“稳”,秦军虽然更强势一点但双方实力大致持平,战局一时难以看出谁胜谁负。

这样的指挥方式放在当时自然是对的,但是一个好的团队不能只有一个好的员工,还要有个好领导。廉颇这个“员工”自然能算得上优秀,可是赵孝成王这却出了问题。

看着眼前焦灼的局势赵孝成王决定动手改变现状,于是他开始和“合纵抗秦”的诸国打好关系,希望能够成功抗秦。

若是只做这样的事那倒也还好,毕竟当时秦国实力强大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团结在一起胜算大一些,但是战局僵持这一现状又让他觉得自己应该和秦国和解,这种操作放在什么地方都很难让人理解。

人总不能“既要又要”吧,但是赵王不仅这么想还这么干了,抗秦同盟看到后对他也开始怀疑。

秦国这边领导班子显然靠谱的多,秦昭襄王派出白起后又用一出反间计让赵王把廉颇调走了,战局也在双方的“努力”下发生了变化。

蔺相如时刻观察着战局,发现不对后立刻找赵王提意见,但赵孝成王这次又没听,新主帅性格也颇为自傲,蔺相如见两边都劝不动只能无奈离开。

赵国此刻已经算是“内忧外患”了,秦国虎视眈眈,赵国内部的团队却不足以与之抗衡还处处坑自己人,蔺相如看着眼前的局势仿佛看到了赵国的失败,忧虑和打击让身体本来就不好的蔺相如病情彻底恶化,没等赵国灭亡就先一步带着绝望离开了人世。

赵孝成王被骗后的一连串操作让赵国进一步走向了失败,等结果出现在眼前时他才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但是这时的赵国已经没有第二个“蔺相如”了。

为了自救赵孝成王不得不把廉颇喊了回来,重回沙场的廉颇内心十分激动,带着赵军大举击退秦军,赵国胜利的希望开始变大,然而命运弄人......

战争还未分出胜负赵孝成王便去世了,新帝上位后对赵孝成王的旧臣满心排斥,廉颇还没来得及立功就又被换走了。

虽然常言命运弄人,但是廉颇的命运也太曲折了,连番打击让他对赵国有些失望,转身去了魏国。

但魏国对于廉颇来说终究不是自己的家,在魏国的每一天他都幻想着悼襄王召回自己,可惜这终究只是他的幻想。

回国的机会还有吗?其实是有的,悼襄王曾经想起过廉颇这员老将,想要重新任用他。

便派使者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努力展示自己,然而使者收了别人的贿赂,在悼襄王面前扬言廉颇已无力上战场。

自此廉颇丢了最后一次回国效忠的机会,这便是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出处,失去希望的廉颇离开魏国去了楚国,依旧找不到出路,一代英雄终迟暮。

走到这样的结局自然不是廉颇蔺相如的能力不足,若是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导那团队做的再好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只能同他们二人这般遗憾离开,由此可见团队有一个优秀的领导有多重要。

信息来源: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息来源:浅谈《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的智慧 发布时间:2012

0 阅读:0

曼梅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