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之战,黄忠阵斩夏侯渊这件事为什么这么出名?上万网友沉默

定哥讲历史 2025-02-01 13:50:40

公元219年,三国时期的骁勇战将夏侯渊被黄忠团团围困在定军山中,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渊喟然长叹:“都怪我刚愎自用,不听主公教诲,今日使部下陷入险地,是吾之过也!”言毕,策马提刀再次杀入敌军之中,最终力竭战死。

论起《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这段“定军山黄忠阵斩夏侯渊”可谓是与“关羽斩颜良”相媲美的名场面,后人对此的艺术创作与时俱进,先是制作成为京剧中的传统曲目,后又被翻拍成中国第一支电影。

值得一的的是,艺术创作尽管来源现实,但仍存在艺术上的调整,即“阵斩夏侯渊”的主要是黄忠的功劳,然而真实历史上斩夏侯渊的背后是一个完美针对夏侯渊性格的计谋。那么,真实史料记载中的定军山之战究竟上演了什么?

作为三国名将之一的夏侯渊,是曹操手下的得力干将,一向以能征善战、勇猛无畏而著称,曹操曾称赞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又引用孔子的话“吾与尔不如也”。足以瞧见曹操对他的极度赏识。

可英勇无畏倘若没有谋略的支持会朝向负面的坡道滑落,夏侯渊之死正是他发展成的刚愎自用所致。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智囊全集》中记载,夏侯渊身为西汉名臣夏侯婴之后,世居谯县,因与曹操的家乡比邻,两人打小便相识。

需要指明,虽然曹操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但父亲本姓“曹”,与夏侯氏毫无干系。因此说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小说杜撰,绝不可与正史争审!

谈及曹操与夏侯渊的密切关系主要缘于家世,夏侯家作为曹家附属,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天然就比曹操低贱,是他的跟班小弟。

有一年,曹操犯了罪,父亲曹嵩心疼儿子不愿其受苦,遂指派夏侯渊顶罪入狱三年。不过重情的曹操事后花重金疏通,将夏侯渊捞了出来,并且为了感谢夏侯渊,曹操将妻子的妹妹介绍给他,二人就此成为连襟。

此后曹操奔赴洛阳谋发展,夏侯渊便留在家乡种地,却不幸遭遇饥荒。夏侯渊的弟弟被活活饿死,临死前,弟弟将自己未满三岁的女儿托付给夏侯渊。

可饥馑年间,谁家又有余粮?夏侯渊家中口粮并不充足,对付自家的儿子尚且勉强,又如何额外照顾一个小女孩呢?

夏侯渊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在此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不惜忍痛丢下亲生儿子,将他的口粮让渡给小侄女,即后来被张飞抢走当老婆的夏侯氏。

曹操听闻此事大恸道:“都是我太过疏忽了!”,随之下令派人送去大笔钱粮,并将夏侯渊带至身旁。

夏侯渊此人自幼不喜读书,但善于从实践中学习,跟随曹操多载,军事能力突飞猛进,不久便成为一位卓越的将领。他曾独自五次率军作战,南征北战,建立赫赫军功,帮助曹操一路壮大,最终打败袁绍,统一中原。

常年的军旅生涯磨练出夏侯渊独特的作战风格,他讲究兵贵神速,即善打“闪电战”、“突袭战”,世人因此赞叹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行五百,六日可赴千里。”

凉州一役是夏侯渊戎马一生的辉煌之作,彼时曹操击溃马超后对方心存不甘,决意卷土重来。公元212年,马超向张鲁借兵数万,突袭卤城,卤城告急,守将紧急派人向夏侯渊求救。

夏侯渊手下谋士一直建议他联系曹操,听其指挥后,夏侯渊却说:“公在邺,返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攻急也。”

意思是,夏侯渊认为距离太远,倘若信件往来作战势必丧失战机,于是率张郃及5000精兵日夜兼程奔赴卤城,打马超一个措手不及,自此马超彻底放弃对凉州的念想。

随后夏侯渊战神附体,接连击溃韩遂、宋建和河西诸羌,来回转战千里,没有休整,“战必克,攻必取!”难怪曹操感叹:“渊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长年的风顺滋长了夏侯渊自视甚高的念头,曹操多次劝诫他:“为将者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尔。”

可惜夏侯渊不以为意,这也为他最终兵败定军山埋下伏笔。公元219年,曹操平定汉中,遂派夏侯渊驻守汉中。刘备获悉后派大军压境,双方对峙于定军山。

一日,刘备部将黄忠破坏了夏侯渊军营外的拒马桩,夏侯渊听闻大怒,便下令亲自领兵前去修补。

夏侯渊部下张郃察觉到埋伏的气息,便极力劝阻夏侯渊:“此等小事,派一员小将就行,您不必亲自前往,万一敌军突然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夏侯渊毫不在意,他傲慢地说道:“敌见我,必不敢来。”随后领400士兵出营修补拒马桩。

果然不出张郃所料,夏侯渊甫一出营没多久,就遭到了黄忠的突然袭击,夏侯渊陷入敌军的层层包围,于是发生了开头一幕,一代猛将、骁将直至陨落在定军山,远在邺城的曹操闻之后捶胸顿足、痛心疾首。

而定军山之战,成为了汉中战役的转折点,胜利的天平自此完全倾斜在了刘备一边。“曹操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此后刘备取得汉中胜利,同年成为汉中王。

夏侯渊的命运是性格使然,他的英勇使他成为著名将领,帮助曹操定鼎中原,可他的英勇又导致了最终的兵败,曹操失去汉中。

“自现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夏侯渊成也骄傲,败也骄傲,骄傲于过往战绩,是自现;骄傲得不听张郃劝阻,是自是;莫名轻视敌军,是自矜。战死定军山,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切命中注定。

参考资料:

《三国志》

0 阅读:0
定哥讲历史

定哥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