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呀,最近总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刚放下手机就忘了要干嘛。”这是不是很熟悉?不少人年纪一上去,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大脑是不是“退化”了。毕竟,脑萎缩可不是小事,严重的可能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
不过,别急着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如果能尽早介入,或许能帮大脑打个“补丁”,让它老得慢一点,甚至更健康。
那么,哪些药物值得提前了解?真的能有效防止脑萎缩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不少人以为“脑萎缩”就是记性不好,其实这事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神经元是里面的“电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电路会慢慢老化、断裂,脑组织也会“缩水”,这就是所谓的“萎缩”。
但这里有个问题——大脑本身有一定的“冗余设计”,就像你手机里有几十个没用的软件,删几个不影响使用。但是,如果萎缩得太严重,影响到关键区域,比如掌管记忆的“海马体”,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医生们总结了一些高危因素,如果你符合其中几条,可能得多留点心:

如果看到这里,心里开始发慌,别急,后面有办法补救。
真的有药能防止脑萎缩吗?医生推荐这几种近年来,神经科学家们没少为这个问题操心,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内外多项研究都在探索哪些药物可以延缓脑萎缩。总结下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类药物包括:

代表药物: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利斯的明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让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变得更顺畅。大脑里有一种叫乙酰胆碱的物质,它就像神经元之间的“快递小哥”,但随着年龄增长,小哥越来越少,快递送不到,大脑反应就变慢了。
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作用就是“拦住”破坏乙酰胆碱的酶,让快递小哥多干会儿活,延缓认知退化。
适用人群: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或有阿尔茨海默家族病史的人,建议尽早关注。

代表药物:美金刚
大脑里有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通路,叫做谷氨酸系统,它负责神经元的兴奋和通讯。但问题来了,老年痴呆患者的大脑就像个“内卷”严重的职场,神经元过度兴奋,最后“累死”了。这时候,美金刚就像一个调节器,帮忙控制兴奋程度,防止神经元过度受损。
适用人群:脑萎缩较明显、已有中度记忆障碍的患者。
3. 血管扩张剂——“大脑的加油站”代表药物:尼莫地平、银杏叶提取物
大脑最怕的就是缺血缺氧,血管扩张剂的作用就是让供血更顺畅,相当于给大脑“加满油”。有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改善脑血流,提高认知能力,不过效果因人而异。

适用人群:有脑供血不足、经常头晕、短暂性记忆衰退的人群。
除了吃药,还能做点啥?医生的建议很简单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可能想问:“光吃药就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医生们都强调,药物只是辅助,生活习惯才是关键。下面这几条建议,简单又有效:
1. 运动,永远是提高大脑活力的王道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打太极,能让大脑的血流量提升30%以上。最推荐的运动是跳舞,因为它同时需要记动作、协调身体,是公认的“最强大脑运动”。

退休后就不学习、不思考,大脑就会懒惰。建议养成阅读、写字、下棋、弹琴的习惯,哪怕每天做做数独、拼拼拼图,都能让大脑保持活力。
3. 坚持优质睡眠,别熬夜大脑的“垃圾清理系统”主要在深度睡眠时工作,长期睡眠不足,大脑会堆积大量“废物”,加速老化。建议每天保证7小时以上的优质睡眠。
4.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三高”是脑萎缩的最大帮凶,如果你有这些问题,一定要积极管理,控制饮食、定期体检,不给脑萎缩可乘之机。

脑萎缩并不是“无解之症”,关键是提前预防。如果你已经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的情况,不妨尽早和医生沟通,看看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大脑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环境。
毕竟,谁不想老了以后还能思路清晰,跟孙子们斗智斗勇呢?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