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忠告:上了60岁,老年人宁可晚睡会,也别在睡前做这3件事!

涛诚玩转养护 2025-02-19 14:53:0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岁月如流水,转眼间人生就步入了花甲之年。俗话说"人老珠黄",可谁说上了年纪就得黯然失色?

只要懂得养生之道,老年人依然能活出精彩人生。不过,想要老当益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尤其是在睡前这个关键时刻,更要格外留神。

说起睡眠,它可是咱们老年人的"命门"啊!睡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第二天的精气神。可别小看这睡眠,它就像是身体的"充电宝",充得好,第二天才能精神抖擞;充得不好,那可就是"电量不足",整天昏昏沉沉的。

作为一名从医多年的老中医,我可是见过不少因睡眠问题而苦恼的老年患者。就拿前几天遇到的王大爷来说吧,这位70岁的老人家,原本身体硬朗,可最近却总是精神不振,整天哈欠连天。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晚上睡不好觉。王大爷说,他每天晚上都要看会儿电视才睡,还喜欢睡前喝杯小酒,美其名曰"助眠"。这不,没过多久,老人家就开始失眠、多梦,白天也没精打采的。

看到王大爷这样,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养生之道,首在得眠"。没错,睡眠质量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可大着呢!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让老年人睡个好觉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会变差。这就要从人体的"生物钟"说起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咱们体内的生物钟就像是一台老旧的钟表,走得越来越不准了。年轻时候的作息规律,到了老年可就不灵光了。

再者,老年人面临的身心压力也不小。退休了,没了工作,反而觉得生活没了重心;身体也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睡眠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医上称之为"心神不宁"。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调理睡眠呢?首先,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晚睡并非坏事。很多老年人担心晚睡会影响健康,其实不然。适度晚睡反而能帮助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但是,晚睡不等于熬夜,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

更重要的是,睡前要避免做一些影响睡眠的事情。这不,我就给大家总结了三件睡前绝对不能做的事:

睡前别"醉"心娱乐

很多老年人喜欢睡前看电视、玩手机。殊不知,这些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严重干扰人体的褪黑素分泌。褪黑素可是咱们的"睡眠密码"啊!没有它,想睡个好觉可就难了。

更有甚者,有些老年人还喜欢睡前来上一杯。他们觉得喝点酒能助眠,其实大错特错。酒精虽然能让人快速入睡,但会严重影响深度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这就好比是用"假币"换"真金",得不偿失啊!

睡前别"过度"运动

有些老年人觉得,睡前运动运动能让身体疲劳,更容易入睡。这种想法可要不得!剧烈运动会刺激交感神经,让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反而更难入睡。

不过,温和的运动倒是可以。比如,睡前散散步、做做太极,既能舒展筋骨,又能安神养气。这才是真正的"动静结合,阴阳调和"。

睡前别"贪杯"

有些老年人睡前喜欢喝水,觉得能补充水分。可别忘了,咱们的膀胱可不懂得体谅人。多喝水,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次数就多,睡眠质量自然就差了。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科学安排睡眠呢?我给大家支几招:

首先,要建立规律的作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固定时间起床。这样做能帮助调节生物钟,慢慢地,身体就会适应这种规律。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要保持安静、黑暗、凉爽。可以用遮光窗帘,调节室温在20-22度之间。这样的环境,就像是给身体一个"睡吧"的信号。

再者,要学会放松身心。睡前可以听听轻音乐,做做冥想,甚至泡个温水脚。这些方法都能帮助身心放松,为睡眠做好准备。

最后,要注意饮食。晚餐要适量,不要吃得太饱。睡前1-2小时可以喝点温热的牛奶或蜂蜜水,这些食物含有色氨酸,能促进褪黑素的分泌,有助于睡眠。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卧不安则血不流"。意思是说,睡眠不好会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全身健康。所以,老年朋友们可千万别小看睡眠问题啊!

如果实在睡不着,也不要着急。可以起来做些轻松的事情,比如看看书、听听音乐,等感到困了再上床。记住,床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做其他事情。这样能帮助大脑建立"床=睡眠"的条件反射。

总的来说,睡眠质量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就像是种庄稼,今天种下好习惯的种子,明天就能收获健康的果实。老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善睡眠,迎接每一个精神焕发的清晨吧!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 50(8): 562-57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世界卫生组织. 全球老年人健康报告. 2015.
1 阅读:782
涛诚玩转养护

涛诚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