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芯”点亮科技之光,谁说中国做不到?
陈嘉澍在美国期间就意识到一个痛点:无人驾驶芯片市场一直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关键技术卡脖子,尤其是毫米波雷达芯片。这东西可是无人驾驶的核心设备——没有它,就像汽车没了方向盘。美日等国垄断这一领域多年,任凭全球各国排队购买。
陈嘉澍看不下去,于是回国成立了加特兰微电子公司,誓要为中国造出自己的毫米波雷达芯片。偏不走寻常路,他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并没有留在美国拿高薪,而是转身回国,用一纸中国护照兑现自己心中的“报国梦”。他知道,这份决定可能少了安逸,却更具挑战。
被美200万“挖走”的天才,转身回国,才是大国自信2006年,22岁的陈嘉澍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学习微电子专业。美国看中的不只是陈嘉澍的潜力,更看中他未来对尖端科技的影响。于是,一纸“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的奖状递到了他手上。
这张奖状背后,是美国对他的垂涎。加上光鲜亮丽的名校履历、未来可期的高薪职位,陈嘉澍似乎有了一条完美的留美之路。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奖学金,而是美国专门为全球顶尖人才准备的大奖——折合人民币200万,足够让任何人心动。至今,陈嘉澍依然是唯一一个获此奖项的中国人。
有意思的是,陈嘉澍在美国求学期间,美国政府和多家企业想方设法拉拢他,开出高薪、职位,甚至是“绿卡”套餐,力邀他留美。然而他却选择了另辟蹊径。在同学和朋友眼中,这也许是“放弃了一个金光灿烂的未来”,但在陈嘉澍自己看来,这不过是他在报国和追梦道路上的必经之选:“回国,建设属于自己的民族产业。”
这一决定,说容易也难,毕竟他舍弃的可是稳定的高薪岗位。但陈嘉澍的理想始终坚定:技术要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技术垄断?那是过去时了!要知道,无人驾驶领域的雷达芯片,一直被美日等技术巨头“把持”,他们绝不会轻易向别国分享核心技术。也正因如此,陈嘉澍看到了自家祖国的急需,2019年,他领着自己的团队,在中国研发出了Alps系列CMOS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这颗芯片的意义是什么?它让中国在车载雷达领域一跃成为世界领头羊,打破了过去“进口依赖”的窘境。
中国芯片的尴尬地位,终于因Alps芯片的横空出世有所改变。这个在美国人眼中“不可思议”的技术奇迹,不是靠着巨额资金堆出来的,而是靠着陈嘉澍这种高科技人才的决心和智慧一点点拼出来的。
在加特兰微电子的实验室中,陈嘉澍团队日夜攻坚。Alps系列芯片一问世,立即震惊全球,这意味着中国在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领域有了与国际顶尖企业平起平坐的实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实现了“反超”。可以说,这不仅仅是陈嘉澍个人的成功,更是对“中国智造”硬实力的一次强有力展示。
这位被200万奖学金“挖走”又坚定回国的天才,给了全球一个“世界级的答案”。他不是没有选择权,而是毅然决然选择了服务祖国。他明白,大国之路靠的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科研人一砖一瓦砌成的科技之墙。
加特兰亮相AWE 2024:毫米波雷达的“上海秀场”在今年3月14日至17日举行的AWE 2024展会上,加特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亮相了它的最新产品Rhine SoC单芯片室内人体点云SDK解决方案。对加特兰而言,这不仅是一场产品秀,更是展示它在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的“硬核技术”的舞台。Rhine SoC的背后,是创始人陈嘉澍回国创业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从硅谷到上海、从小项目到全球专利布局的沉淀。
什么叫“点云”?简单来说,它是通过毫米波雷达捕捉到的人体活动轨迹的“全息影像”。这个SDK并不只是用来测位置这么简单,它还能探测人体姿态、活动强度、甚至呼吸心跳。你在房间里走动、坐下,或是静止不动,它都能精准判断,还能把这些信息传给智能家居、智慧养老、甚至是智慧安防系统——简直就是“高科技版人体雷达”。
试想一下:当我们进入房间,家里的灯光会自动调暗,音乐会轻轻响起,浴室里的水温也悄悄升到你喜欢的温度。这就是点云SDK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加特兰这项技术不仅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还带来了“智能”的便利。
陈嘉澍,这位顶着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高材生光环的天才,2006年飘洋过海,求学硅谷。很多人以为他会选择在硅谷的光环下继续深耕,但他却选择在2014年毅然回国,创办加特兰。他的目标不是要成为硅谷的一个小齿轮,而是要打造属于中国的毫米波雷达芯片行业巨头。
说到加特兰的专利布局也够震撼,全球布局了400多件专利,349件已公开专利申请中,近80%为发明专利!这些专利涵盖了雷达系统、传感器、无线电、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领域。与其说这些是“专利”,不如说它们是加特兰在全球科技赛场上的一块块坚实的“垫脚石”。
结语:成就“中国芯”的不是金钱,是信仰陈嘉澍的回国与创业,不只是个人的选择,而是对一个强大自信的祖国的肯定。当技术的灯火在陈嘉澍的手中点燃,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个科技腾飞的时代,属于那些坚定选择为民族发展而奋斗的人。
在全球科技舞台上,他用实力证明了“中国智造”的强大,也为中国技术封锁掀开了一角。这份成就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芒,更是对每一个心怀理想的科技人的激励——勇敢追梦,也能成就“世界第一”。
以下为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