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先诛徐海,后灭汪直,抗倭有功,却又为何最终惨死狱中?

浅谈百科 2025-02-05 13:13:16

胡宗宪是明朝中期官员,于正德七年出生在绩溪,于嘉靖十七年考中进士。

一、早年仕途与军政历练

起初,胡宗宪被安排在刑部观政,学习政务。后历任益都、余姚二县知县。

上任后,胡宗宪便展现自己充分的政治才干。在他的率领下,当地老百姓成功扑灭了多年不遇蝗旱之灾。

同时,还招降了当地的一伙强盗,并且成功将其中的一千多人收编为义军。

嘉靖二十一年时,胡宗宪的母亲去世。他赶紧赶回去为自己的母亲守丧。守丧期还没完全过去,父亲也跟着病逝了。

所以,胡宗宪又得继续守丧,前前后后为了父母守了五年的丧期。

在此期间,他并没有就此闲着,而是又刻苦读书,尤其是读了不少兵书,让自己长进了不少学识。

起复后,胡宗宪得以很快就升任为御史,负责巡视宣府、大同。期间,整军纪,固边防,为明王朝的边疆稳定作出了贡献。

嘉靖皇帝曾经下诏令迁徙大同左卫军到阳和、独石,导致很多士卒很是不满。

士兵们聚众喧哗抗拒,为了避免将此事闹大,胡宗宪只能单人独马,赶紧前往安抚解释。在同意不再迁徙后,士兵们这才安定下来。

二、汪直与徐海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胡宗宪出使巡按浙江。嘉靖皇帝这番任命,主要是想要让其清剿当地越发严重的倭寇之乱。

胡宗宪也大感责任重大,在临行前立下誓言:“我这次任职,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

汪直年轻时出于生活所迫,而出海经商,主要从事盐业贸易。

然而,后来随着明朝加强海禁政策,使得他难以正常工作,只能转而干起了走私贸易。大约在公元1450年,也就是嘉靖十九年,汪直第一次出海走私,将丝绸贩卖给日本,从此尝到了走私的甜头。

接着,他凭借仗义疏财的性格和聪明才智,逐渐在走私集团中崭露头角,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走私商人。

汪直的走私活动主要集中在浙江沿海。1544年,他投奔了当时最大的海盗集团许栋,后因许栋被杀,汪直逃至烈港,继续从事走私。

1551年,汪直与明朝官府达成协议,协助剿灭其他海盗,换取贸易自由。

然而,随着明朝官府内部的权力斗争,这种合作关系逐渐破裂。

汪直并非单纯的倭寇,他的部下中既有中国人,也有日本海盗。他利用自身的商业网络,组织了大规模的走私和海盗活动,导致沿海地区深受其害。

然而,汪直也曾多次协助明朝官府剿灭其他海盗,试图通过与官府合作来实现合法贸易。

而徐海年少时曾是杭州虎跑寺的和尚,法名“普净”,又称“名山和尚”或“明山和尚”。他的叔叔徐惟学是走私商汪直的心腹,徐海后来加入了徐惟学的船团,成为汪直的手下。

徐海被带到日本后,因多年未有明朝僧人到日本,被当作“活佛”般尊重,获得大量香火钱用于造船。

他带着种子岛的日本人来到舟山沥港后,趁汪直等出海时,带着日本人洗劫了前来送补给的民船。

此后,他走投无路,被迫与倭寇勾结,开始了烧杀抢掠的海盗生涯。

三、委身依附严嵩义子

为了解决这些贼寇,嘉靖皇帝除了任命胡宗宪为浙江巡按外,还特意任命了张经为总督(此人之前在两广地区,平定了很多盗贼),李天宠为浙江巡抚(此人之前击退过几次倭寇的进犯),工部右侍郎赵文华督察军务(此人为奸相严嵩的义子)。

其中,赵文华依恃严嵩为后台,异常骄恣。

但张经、李天宠也是心气高傲的人,不肯低眉谄媚。所以,他们同赵文华的关系处得比较僵。

而胡宗宪却觉得,对于赵文华这样有权势有背景的人,如果搞不好关系的,那么无疑会耽误了抗倭大业。

所以,他决定忍下来委身依附于他。

胡宗宪在与赵文华共事的过程中,十分谨慎小心,行事圆滑,生怕在抗倭的过程中,受到了对方的阻挠。

不管怎样,胡宗宪这一做法,让赵文华大为高兴,于是便合力排挤保持傲骨、不愿委身依附的张经、李天宠二人。

后来,当倭寇进犯嘉兴时,胡宗宪成功以毒酒杀死数百人。

接着,胡宗宪又协助张经在王江泾一带与倭寇展开激战,并大获全胜。这是自倭寇入侵以来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这场战斗,胡宗宪可谓是首功,但张经的功劳也不小。

然而战后,赵文华却将全部战功都归于胡宗宪,尽数抹杀张经的功绩,导致张经因此获罪。

之后,又诬陷李天宠,并立即提升胡宗宪为右佥都御史,取代李天宠巡抚浙江。

最终,张经和李天宠两人,都因此被斩首示众。

张经和李天宠两人就这么白白惨死了,不过经过此事之后,胡宗宪手中掌握的权力明显变多了,他十分清楚,现在就是自己大展宏图的大好时机。

四、东南平倭,大展宏图

不久后,柘林一带的倭寇移驻陶宅,兵势渐弱,正值苏、松巡抚曹邦辅歼灭倭寇于浒墅,赵文华意欲居功未能如意,大为遗憾,于是率兵进剿陶宅残余倭寇。

胡宗宪与其一道行动,带精锐士卒四千人,

扎营于砖桥,约同曹邦辅夹击倭寇,倭寇拼死反击,胡宗宪的部下伤亡千余人。

接着,赵文华命令副使刘焘继续攻击,又遭惨败。

倭寇趁机进犯浙东诸州县,杀害政府文武官吏甚众。

胡宗宪于是与赵文华商定施用招抚的计谋。

赵文华回朝廷后,大肆诋毁总督杨宜,并向朝廷推荐胡宗宪,于是命胡宗宪以兵部右侍郎职取代杨宜为总督。

之后,胡宗宪派幕客蒋洲、陈可愿出使日本,宣谕朝廷诏书,在航行到王岛附近时遇上了汪直养子汪誢,汪誢邀请两位使者去见汪直。此前,汪直诱使倭寇入侵沿海州县,倭人掠夺了不少财富,因此倭寇常裹挟各岛的居民一起洗劫地方。

在与官军作战中,死伤不少,有的甚至整座岛屿都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死者家属多归怨汪直。

于是汪直与汪誢、叶碧川、王清溪、谢和等据五岛自保,岛上的人称汪直为老船主。

胡宗宪与汪直同乡,他想招抚汪直,从金华监狱中释放了汪直的母亲和妻子,并给了优厚待遇。

蒋洲等人这次见到了汪直,就将胡宗宪的意思告诉了汪直。

前文提到过,汪直不是纯正的倭寇,他本质上是一个为生计所迫的走私商人。心中一直想要让自己的走私贸易合法化。

所以,此前曾有过多次和朝廷联手对抗倭寇的举动。

故而,如今他听到朝廷有招安的想法,一下子就动心了,又得知老母娇妻安然无恙,便非常高兴地说:

“俞大猷逼得我无路可退,所以落到今天这一步。如果允许我赎罪通市贸易,我愿意归降。”

“但日本国王已经死了,各岛无统一之权,须待逐个地劝说解决!”

于是,汪直留下蒋洲,派遣汪誢等人护从陈可愿返回。

胡宗宪以厚礼接待了汪誢,并给他以立功的机会。

汪誢先后在舟山、列表击败倭寇,胡宗宪为汪誢向朝廷请功,朝廷因此赐汪誢等人金币,让汪誢等人回岛。

汪誢大为欢喜,并告知徐海意欲内犯的消息。

不久,徐海果然招引大隅、萨摩两岛的倭寇分路侵掠瓜洲、上海、慈奚谷,并自带万余人攻击乍浦,陈东、麻叶与其一道行动。

胡宗宪固守塘栖,与巡抚阮鹗相为犄角。

五、先诛徐海

正逢徐海进窥皂林,阮鹗派遣游击宗礼邀击徐海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此后不久宗礼竟兵败身死,阮鹗逃至桐乡。

阮鄂部驻扎桐乡,徐海部众乘胜将其围困。

胡宗宪私下计议说:“与阮鹗同困于此,于战事无补。”

于是回到杭州,派指挥夏正等带着汪誢的书信劝降徐海。

徐海大惊说:“老船主也归降吗?”

这时,徐海有伤在身,为此颇为心动,就说:“兵分三路行动,由不得我一人呀。”

夏正回答说:“陈东已另有约定,所担心只有你徐公了。”

徐海于是对陈东有了猜疑。而陈东知道徐海营中有胡宗宪的使者时,大为吃惊,由此与徐海有了隔阂。

夏正乘机说服徐海,徐海派遣使者前来联系,并索要财物,胡宗宪尽数满足他们的要求。

徐海于是放归官军俘虏二百人,放弃桐乡之围。陈东坚持围攻一天之后也撤走,回到乍浦。

阮鹗知道自己不是徐海的对手,也就东渡钱塘江以抵御其他海寇。

起初,徐海入侵,上岸后焚毁了自己的舟船,以向士卒表明其有进无退的决心。

至此,胡宗宪派人跟徐海说:“你已归附官府,吴淞江那儿有贼人活动,何不出击贼人而立功呢?再说,可以掠夺其舟船,为自己进退之用。”

徐海觉得此言不差,就迎击海盗于朱泾,杀死海盗三十多名。

胡宗宪又密令俞大猷偷偷地焚毁徐海新近掠夺的舟船。

徐海心中恐惧,将弟弟徐洪作为人质,并献上自己平日佩戴的飞鱼冠、坚甲、名剑及其他珍奇玩物。

胡宗宪因此厚待徐洪,谕告徐海如能将陈东、麻叶绑来,将给他世袭的军功爵位。

不久,徐海果然将麻叶绑到。胡宗宪亲手解掉绳索,并令麻叶写信陈东,要他除掉徐海,胡宗宪又设法将此信内容泄露给徐海。

徐海动怒,徐海之妾也受到胡宗宪的贿赂,劝徐海先除陈东。

于是徐海又设计捕捉陈东,献之于胡宗宪,并率其部众五百人离开乍浦,驻扎梁庄。

官军焚毁乍浦贼人营地,斩首三百余级,烧死、淹死的也不少。

徐海于是确定了请降日期,不料徐海又提前猝然而来,将全副武装的壮士留在平湖城外,自带酋长一百余人,披甲前来。

赵文华等很害怕,意欲拒绝徐海等人的晋见,胡宗宪执意接见。

徐海叩头请恕其罪,胡宗宪抚摸着徐海的脑袋,以好言安慰。

徐海自己选择沈庄屯聚部众。沈庄分为东西两庄,中间以河为界。

胡宗宪让徐海居东庄,西庄安排给陈东部众。

胡宗宪叫陈东致信余部说:“督府檄文徐海,要他晚上来捕捉你们。”

陈东余部大为恐惧,于是乘夜攻击徐海,徐海带着两个小妾逃走,在小路上为兵器所伤。

第二天,官军包围了徐海,徐海投水而死。

六、后灭汪直

这时卢镗也擒获了辛五郎,辛五郎是大隅岛海盗头子的弟弟。

于是胡宗宪将俘获的徐洪、陈东、麻叶、辛五郎及徐海首级进献京师。

嘉靖皇帝大悦,举行告庙大礼,胡宗宪加官为右都御史,加级赐赠金币。

徐海余部逃往舟山,胡宗宪命俞大猷雪夜焚烧其营地,海盗尽数死于烈火之中。两浙的倭患渐次平息。

嘉靖三十六年(1557)正月,阮鹗改任福建巡抚,朝廷命胡宗宪兼任浙江巡抚之职。

蒋洲在倭人中,谕令山口、丰后二岛头目源义长、源义镇归还所掠大陆人口,并备办乡物入贡朝廷。

胡宗宪以此事上报,嘉靖帝诏令厚赏来使,将其放还。

十月,又派夷人头目善妙等,随汪直前来贸易,停泊在岑港。

浙江人听说汪直乘倭人船只而来,大为惊异。

巡按御史王本固也上言不宜,朝臣说胡宗宪将酿成东南大祸。

汪直遣汪誢前来晋见胡宗宪说:“我们奉诏而来,为的是止息兵戈,安定边境,应该有使者远道迎接,设宴犒赏。现今却戒备森严,禁止舟船往来,胡公是不是在欺骗我?”

胡宗宪再三解释,汪直不肯相信。

胡宗宪又令汪直的儿子写信招请汪直,汪直说:“儿子你多蠢,你父亲在,就厚待你,父亲来了,全家同归于尽。”

因而要求有一名朝廷命官做人质。胡宗宪立即派夏正与汪誢一同前往。胡宗宪曾预先撰写了请赦汪直罪疏,并将汪誢引入卧室内,偷看了奏疏内容。

汪誢告诉了汪直,汪直的疑心逐渐解除,于是偕同叶碧川、王清溪进谒胡宗宪,胡宗宪尽心抚慰,并令汪直等去杭州见王本固。

王本固将汪直等人关进监狱。胡宗宪上疏请为汪直赎死罪,让汪直戍守海疆,以笼络番夷之心。

王本固上书强烈反对,而社会舆论说胡宗宪受了汪直等人的贿赂。

胡宗宪很害怕,就改变了主意。汪直论以死罪,叶碧川、王清溪充军边塞。

汪誢与谢和于是肢解了夏正,驻扎舟山,驻守岑港。官军四面合围,贼人殊死搏斗,伤亡甚多。

七、弹劾俞大猷,加太子太保

到了第二年春天,大批新的倭寇增援而来,朝廷严旨斥责胡宗宪。

胡宗宪害怕朝廷降罪,上疏陈述战功,说贼人指日可灭。

但有关部门指斥其为荒谬之言。

嘉靖帝大怒,尽数剥夺俞大猷等将官之职,严厉地斥责胡宗宪,命令他在指定期限平定倭患。

这时赵文华已获罪处死,胡宗宪失去内援,他见倭患来了,想讨好皇上,恰好在舟山得到一只白鹿。

胡宗宪将白鹿献于皇上,嘉靖帝大为高兴,行告庙祭礼,厚赏银币。

不久,胡宗宪又上一只白鹿,嘉靖帝愈发高兴,在玄极宝殿及太庙行祭礼酬谢,朝廷百官也前来祝贺,赐加胡宗宪俸禄。

不久之后,岑港海寇移驻柯梅,官军多次进攻而不能得手。

御史李瑚弹劾胡宗宪,说他诱捕汪直,挑起衅端。

王本固和给事中刘尧诲也上疏弹劾老师放纵海寇,请剥夺胡宗宪的各项奖赏。

嘉靖帝命群臣讨论,大家都说胡宗宪功劳多,不宜罢免。

嘉靖念其擒获汪直之功,命令胡宗宪仍官居原职。

海寇移驻柯梅后,制造巨大的舰船作为逃走的运载工具。

大船竣工后,胡宗宪认为海寇走有利于自己,因此,并不攻击敌人。海寇将大船驾驶到浯屿,大肆攻掠福建沿海州县。

福建人大噪,说胡宗宪嫁祸闽人。御史李瑚又疏劾胡宗宪三大罪。

李瑚与俞大猷都是福建籍人,胡宗宪怀疑俞大猷说了什么,于是上疏弹劾俞大猷消极作战,因此俞大猷被捕入狱。

此时,江北、福建、广东皆为倭寇所害。

胡宗宪虽然尽督东南数十府,但道路迢迢,只是遥控而已,不能详加筹划。

然而一有小胜就论功奖赏,这样的事无月不有,如果战败了,却不追究责任。

嘉靖三十八年(1559),海寇大举攻掠温州、台州,并有另外一支海寇侵扰沿海诸县。

给事中罗嘉宾、御史庞尚鹏奉诏调查此事,说胡宗宪纵养海寇,当置重刑。

嘉靖帝并不追究。

第二年,论平汪直之功,加胡宗宪为太子太保。

八、巴结严嵩,侵吞国库

胡宗宪善用权术,喜取功名。

通过赵文华结纳严嵩父子,每年进献金币、玉帛、奴婢及珍奇淫巧无数。

赵文华死后,胡宗宪更加巴结严嵩,威权震于东南。胡宗宪善待宾客,常招请东南士大夫参预军事谋议,名利双收。

至于身怀各种技艺的各色人等,都予蓄养,施之于恩赏,也就能得其死力。

然而胡宗宪创制均徭的征纳法,额外加征田赋,人民为此困敝不堪。而且他还侵吞国库,聚敛富人财物无数。

罗嘉宾、庞尚鹏还朝,上疏申诉胡宗宪侵吞国库,计银三万三千两,其他则无典册可寻。

胡宗宪上疏自辩,说“臣为国除贼,下诱饵,施用反间计,没有小恩小惠,是难成大事的。”

嘉靖帝对宗宪的做法表示理解,抚慰再三。

不久,胡宗宪上疏,请节制巡抚及掌管江都御史之权,如三边旧例。嘉靖帝即晋胡宗宪为兵部尚书,一如所请。

胡宗宪又献白龟二只、五色芝五株。

嘉靖皇帝为此又到玄宝殿的太庙祭告酬谢,并加倍赏赐宗宪。

九、惨遭弹劾,狼狈入狱

第二年,江西发生农民起义,胡宗宪兼职节制江西。

宗宪未到,总兵官戚继光已剿平地方。

九月胡宗宪奏称:“盗贼屡次侵犯宁、台、温诸地,我部前后俘虏斩首一千四百多级,贼众全部剿灭。”

嘉靖皇帝高兴,加胡宗宪少保衔。两广平定巨盗张琏,也归功于胡宗宪。

这时,严嵩已倒台,大学士徐阶说:“两广讨平贼众,这跟浙江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皇帝仅赐给银币。

不久,南京给事中陆凤仪疏劾胡宗宪党附严嵩以及奸欺贪淫十大罪状,朝廷乃下旨逮捕拿问。

等胡宗宪押到时,嘉靖皇帝说:“胡宗宪不是严嵩之党羽,我选拔任用他八九年,人们对他并无微词。自从屡献祥瑞之物后,被群邪嫉妒。”

“并且开始讨论捕获汪直功劳时答应给他五等封爵,现在如果加罪于他,以后谁还为我做事呢。放他回去闲住吧。”

事情过了很久,胡宗宪在万寿节进献秘术十四条,嘉靖帝大为喜悦,又考虑起用他。

此时正逢御史汪汝正抄没罗龙文家,得到一件胡宗宪手写的文书,原来是胡宗宪被弹劾时自拟圣旨让罗龙文转给严世蕃的,于是将胡宗宪逮捕下狱。

胡宗宪上疏自叙讨平倭患之功,说自己因献祥瑞得罪言官,且告汪汝正接受赃物之事。

嘉靖帝对胡宗宪还是有所眷恋,并将汪汝正捕入狱中。

胡宗宪最终病死狱中,汪汝正获释。万历初年,恢复胡宗宪官职,追谥襄懋。

0 阅读:2
浅谈百科

浅谈百科

向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