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传奇故事:象棋子、衡山隐者、章全素、二心妾

文友笑古奇今 2024-10-18 11:06:39

原创不易,本文只在头条号发布,其余平台出现均为抄袭!实行全网维权,望自尊自重自爱。

象棋子

我的一位同乡,后来做了巡抚职级的大官,此人名叫陈体斋。他在安徽当巡抚时,手下有一个小吏,年纪仅三十四、五岁,但老成练达,做事谨慎小心。陈体斋一直都很倚重他。

但这个小吏却十分贫困,陈巡抚虽然总是帮助他,但对方依然还是衣衫蓝缕,一贫如洗。陈巡抚于是对他说:“但凡一个人在世上立身,品行是第一位的。你虽然是一个职位不高的小吏,但是也算是有收入的,窘迫贫困到这个地步,想必是有什么事做得不妥导致的。”

这个小吏跪下来诉苦,说:“大人平日里不计较我的愚蠢笨拙,把很多公事都交给我办理,而且我也屡屡得到大人的施恩,对我比对其他人更加垂青。我也是有良心的人,怎么敢不循规蹈矩,做一些非分的事情?我只有勤奋谨慎,恪守本分,这些都是天地可鉴的。我之所以如此贫困,其实是因为受到儿子的拖累。”

陈巡抚有点惊讶,问道:“你有几个儿子,都做些什么事呢?”小吏回答:“我自十六岁娶妻,夫妇十几年,每年都会生下双胞胎,而且都是男孩。到了三十三岁,现在已经有三十二个儿子了。而且每个孩子都活下来了,没有一个夭折的。别人说我这是生下了一副象棋子。我们虽然节衣缩食,穿布衣、吃蔬菜,每年都还需要几百两银子。我遵规守法,安守本分,每年不过进账一百多两银子,所以才会这般窘迫。”

听了这话,陈巡抚诧异了半天,说:“这是兴盛王朝的祥瑞啊,你把儿子们全都带过来,让我看看。”小吏点头答应后退下了。

没过多久,抱着的,带来的,跟随的,孩子们鱼贯而入拜倒在堂下。这些孩子相貌都跟父亲相似。陈巡抚望着孩子们,心里很同情,赐给他们每人一匹帛布,一锭银子,孩子们领了之后拜谢而去。

陈巡抚对旁人说:“我小小地赐点东西,就花费了一百多两银子,难怪他们的父亲困窘成那样。”

有人说:“儿子以多为贵,其中必然有出色的。这个小吏如今困窘,以后必然会富裕起来的。”芗厈(作者)却说:“错了,错了,好的儿子不在多。一旦多了,有的贤良,有的就愚笨。古往今来,儿子多的人莫过于周文王,虽然有周武王、周公旦这样的圣人,但也有管叔鲜与蔡叔度这样的,夹杂在骨肉之中。所以尧帝说:多男多累,儿子仅仅九个,还有傲慢淫乱的丹朱。况且多到一百个儿子,就算是圣人,也教训引导不过来。凡是贫民家庭,如何能教育周全?假如有一个不肖之子,必然连累老父亲到达绝境。多子的为害,难道还少吗?”

(出自《续客窗闲话》)

衡山隐者

衡山有一位隐士,不知他的姓名,因为卖药,多次往来南岳寺庙中寄宿。有时他四五天不吃东西,和尚们都感到很奇怪。

后来有一次,隐士卖药又来到和尚的住处。和尚们曾见过他不吃不喝,知道这是一位异人,对他很敬重,接待得非常热情。

恰好这时有一位乐师带着女儿来到寺庙,这个女儿很有姿色,大家都想娶她(和尚也想娶妻啊,呵呵),可是她父母却索要五十万钱,众人得知全都知难而退了。

隐士听说这个女子要嫁人,于是邀请和尚带他去看看。看过之后很满意,就准备娶了她。隐士拿出两挺黄金,足足二百两,对女子的父亲说:“这些黄金价值七百贯(七十万钱),多的就不算了。”付了金子,就要把女子带走。

乐师当时要去皇宫办事,于是仓促与隐士和女儿告别。隐士把自己住的地方告诉了女子父亲,说:“离这里四十多里,你只要到了一座山,就知道了。”

女子父母宫里的事情忙完,想起了女儿,就去探访。到了以后,只见红门高屋,十分壮观。敲了门,隐士和女儿都出来迎接。

女子说自己到了这里,只吃了一次东西,就再也不饿了。女子父母留连五六日,也不想吃东西。父母准备回家,隐士拿出五彩纸盒,装了五挺黄金赠送,对女子父母说:“这地方深邃偏僻,没有人住,以后你们也就别来了。”

这之后,女子父母再次去探访,只见山中杂草茂盛,根本无人居住,才知道他们上次到的地方是神仙窟穴。

(出自《广异记》)

章全素

吴郡的蒋生,喜欢神仙,年纪轻轻就离家出走,隐居在四明山下。他曾经跟随道士学习炼丹,置备了火炉铁鼎,柴火和鼓风皮囊,花费了十年时间,却没有炼成仙丹。

这之后他游历寄住在荆门,遇到一个在集市上要饭的乞丐。这乞丐气色憔悴,看上去就病得不轻,而且打着寒战,都不能开口说话了。

蒋生同情可怜这个乞丐贫穷困苦,解下身上的裘衣给他,还让乞丐跟随在自己身边。蒋生问乞丐家在何处,乞丐回答说:“我是楚地人,姓章,名叫全素。在南昌安家,有几百亩肥沃的田地,因为有一年大饥荒,所以流浪在荆江一带,有十年了。田地归了官府,身上有病无法振作。幸好遇到您可怜收留了我。”

于是乞丐与蒋生一同回到四明山下。回来后,这个章全素显得十分懒惰,常常白天睡觉贪图快活。蒋生痛骂,打了他不知多少次。

蒋生有一方石砚放在案几上。忽然有一天,章全素对蒋生说:“先生是个喜好神仙的人,学习炼丹已经很久。仙丹吃下去骨头就会化作金,如果是这样,怎么能有不长生的?如今先生的神丹能把石砚化作金吗?如果能,我就认为先生是有道的术士。”

蒋生自知自己做不到,心里感到十分羞惭。但他却顾及面子,严词拒绝道:“你不过是个下人,哪里能知道神仙的事情呢。如果再胡说,你就赶紧扇自己耳光。”章全素听了,笑了笑甩手离去。

过了一个多月,章全素从衣袖里拿出一个很小很小的瓢,对蒋生说:“这个瓢里有仙丹,能化石为金。我想要先生的石砚,弄一点点放在它上面,可以吗?”

蒋生一向性格轻狂,而且认为章全素荒诞狂妄,忍不住骂道:“我学炼丹十年了,还不能弄清楚其中的奥妙。一个下人,怎敢跟我喋喋不休!”章全素装出一副恐惧的样子,没有回答。

第二天,蒋生一个人去山水之间独行,命令章全素看家,然后锁了门离去。到了晚上回来,蒋生发现章全素已经死去多时了。

蒋生于是拿了竹席收了尸,准备让人用棺材埋到野外。等到打开竹席,发现章全素的尸体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有衣帽鞋子还在。

蒋生大感惊异,怀疑章全素是个神仙得道的人。他当即来到案几边查看石砚,发现石砚也不见了。蒋生更加感到奇怪。

过了一天,蒋生发见药鼎下有光发出,他忍不住自言自语:“难道这是我的仙丹吗?”随即扒拉开灰烬,在其中查找,结果找到了石砚。

石砚上,有一寸多的地方已经化为紫金,光芒四射,晶莹透彻,应该是章全素的仙丹点化的。蒋生直到此时,才明白章全素果真是一位仙人,只可惜自己没有辨认出来。

蒋生越想越后悔,越想越惭愧,气得不行。这之后蒋生学习炼丹不成功,竟然死在了四明山。

(出自《宣室志》)

二心妾

有一个远游在外的读书人,靠卖书画谋生。在京城娶了个妾,非常爱她。有时外出赴宴会,他一定带点儿果品什么的送给爱妾。爱妾也与他情投意合。

可是没有多久,这个读书人病危,临终时对爱妾说:“我没有家,你无处可去;我又没有亲属,你也没有依靠。我以笔墨为生,我死以后,你没法过活,你再嫁,这是情势所迫,也在情理之中。我没有留下债务拖累你,你也没有父母兄弟牵连阻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时候,可以不接受他哪怕一点点儿的成婚聘金,只是与他约定每年到时要允许你给我上坟祭祀,这样我就没有遗憾了。”

爱妾哭着答应了。后来娶这个妾的人也答应了,而且也很爱她。但是这位爱妾却常郁郁寡欢不忘旧恩,夜里总是梦见与前夫同席共枕,睡梦中有时喃喃说着梦话。后夫察觉后,暗暗请术士用符箓镇鬼。

此后,爱妾不说梦话了,却又生起病来,病情越来越沉重,渐渐危及生命了。临终时,她前额叩枕说:“前夫情意重,实在不能忘怀,你是知道的,为妾我从来也没有隐瞒过。昨夜又梦见他来对我说:‘我被赶走很久了,今天才能再来。你病成这样,为何不跟我一道走?’我已经答应了他。如果能得到你的格外恩惠,把我的尸体葬在他墓里,我会生生世世结草衔环来报答您的大恩。这个不合情理的请求,恳望你能考虑。”说完已是气息奄奄。

后夫本来就是豪爽的人,感慨地说:“魂魄都已经走了,留着这个空壳又有什么用呢?杨越公能让乐昌公主夫妇团圆,我就不能使泉下有情人重结眷属吗?”最后按妾的请求料理了后事。

这是雍正甲寅、乙卯年间发生的事情。我(作者)当时十一二岁,听人讲了这件事,但忘了他们的姓名。在我看来,这个女人再嫁,是背弃了原来的丈夫;嫁了以后又有二心,是背弃了后来的丈夫。应该说她是进退无据,都不符合礼教。

何子山先生也说:“与其怀念故夫而死,不如当时殉节而死。”何励庵先生却说:“《春秋》之义责备贤人,不能用士大夫的观念标准来要求普通女子。对于这个妾,哀伤她的遭遇是可以的,同情她的心志也是可以的。”

(出自《阅微草堂笔记》)

3 阅读:15

评论列表

用户85xxx95

用户85xxx95

2024-10-29 15:17

虽充诞离奇,却也在情理之中![点赞][点赞][点赞]

文友笑古奇今

文友笑古奇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