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六十三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5-24 09:23:30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六十三讲

第四章 张怀瑾的书学与盛唐浪漫精神

第三节 张怀瑾在《文翰论》中的“意趣形象”

张怀瑾在《文翰论》中提出了“意趣形象”这一全新概念,这标志着书法批评史上的一大飞跃。他写道:“探求书法的意趣形象,需遵循其内在规律,如同电闪雷鸣般迅猛,如星辰坠落般震撼。气韵生于流畅之中,神髓藏于笔锋之下。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庄重威严,实在令人敬畏。”

谈及“意趣形象”,我们不得不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其脉络。东汉时期的书法著述已开始关注书法的“象”,而魏晋之后则逐渐出现对“意”的探讨。至唐朝初期,孙过庭的《书谱》对书法艺术中的“意”与“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真正将“意”与“象”融为一体,实现二者不可或离的,正是张氏。书法中,意与象相互依存,无象之意如同空中楼阁,无意之象则如同无本之木。

相较于孙过庭,张怀瑾对书法意趣形象的要求更为严苛。以他对王羲之草体的评价为例,便可窥见一二。在《书议》中,张怀瑾将王羲之的草体位列八家之末,直言:“王羲之的笔力尚显不足,用功亦嫌浅薄。虽字形圆润秀美,却缺乏神韵,既无锋芒毕露之势,亦无物形生动之奇,不及其他诸家。”他更进一步指出:“王羲之的草体带有柔美之气,而缺乏阳刚之气。”这种评价与孙过庭的看法大相径庭。

在圣唐时期,人们对书法艺术表现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王羲之的草体已不能满足时代精神的需求。人们渴望看到更为神奇、更为生动的书法艺术形象。在《文翰论》中,张怀瑾曾写道:“我所创作的书法,不墨守古法,探求文字墨色的奥妙,探寻万物的精神本质。以筋骨塑造字形,以神情润色笔墨。虽然字迹留在尘世,但志向却超越云霄,灵动多变,力求飞动之美。有时如同捕捉虎豹,展现出强劲有力的形态;有时又如同握住蛟龙,展现出盘旋回绕的态势。”张怀瑾对书法生动形象的渴求是多么强烈。

张氏大家于王氏才子之草书新创,尤为倾慕。非独技之精湛,亦因其作品意象之迷人,令人心驰神往。子敬先生才情横溢,识见深邃,其草书独辟蹊径,开一代新风。此体既非草书之狂放不羁,亦非楷书之端方厚重,而是在规矩与自由之间游走,既显真书之端庄,又带草书之流畅。

张怀瑾尤赏王氏才子之自创草书,谓其能纵情驰骋,神游物外。其笔下之字,既如风行雨散,润色自然;又如情驰神纵,超逸不羁。此种书法,既有形象之美,又不失灵动之感。

又言谢氏才子书法,亦得王氏才子之真传。虽南朝至唐初,对其评价寥寥,然张怀瑾却对其书法成就颇为肯定。谢氏才子之书,常破法度而出新意,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论及唐前八位草圣,张怀瑾以为,诸子虽各有千秋,然亦各有所短。或运动不足,或险峻稍欠,或波势未至,或纵逸未达。学者宜自识其短,取长补短。张氏重草书之飞动之势、无尽之意,以为草书之体,应以风骨为基,以变化为用。其字或如云霞聚散,触遇成形;或如龙虎威神,飞动增势。此乃草书。

正书与草体之间迥异的审美意趣。正书,宛如一幅静止的画卷,每一个笔画都凝聚着沉稳与庄重;而草体,则似一曲激昂的乐章,笔走龙蛇,行尽而势犹未尽。

张氏对草体的钟爱,源于其能“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他所倾心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草,而是那种豪放不羁的大草。唯其如此,方能施展广阔之志,抒发积郁之情。张怀瑾所追求的“意”,绝非初唐孙过庭所恪守的儒家“不激不厉”式的情感,而是一种更为强烈的激情宣泄。

关于书法能表达书写者的志向,这一观点在张怀瑾这里得到了首次明确提出。无论是翰墨还是文章,至佳者皆蕴含着深意,用以展现书写者的志向。观之即明,字如其人,一笔一划间皆可见书写者的心境与追求。

张怀瑾以嵇康为例,深入阐释了这一观点。他赞美嵇康身材高大,声如洪钟,容貌伟岸,虽土木之躯却拥有龙凤之姿。更难得的是,他性格温恭,孝顺友善。张怀瑾曾珍藏有嵇康的一纸草体《绝交书》,视若珍宝。他甚至表示,有人愿以两纸王右军的书作换取,他也不愿割爱。当他终于有幸一睹嵇康的全书时,顿时了然于胸,深感嵇康生平的志向与气节。

从张怀瑾对嵇康书法的珍视中,他已经超越了单纯对书法形式美的欣赏,上升到了对书写者心灵美的追求。这实际上也触及了人品与书品之间的深刻关联。书法每一个字迹都像是书写者灵魂的烙印,透露着他们的性格、志向和情感。(共计:1739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0 阅读:0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