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6年8月、西班牙内战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原型机的Ju87V4就曾到被秘密送到西班牙战场,后来A型和B型都加入了德国的秃鹰军团、支持佛朗哥的军队行动。这时候斯图卡的参战,测试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实战检验”,由于德国对佛朗哥的支持“表面上”是秘密进行的,因此参战的斯图卡具体数量不详,但有记载的实战损失却只有1架,那架飞机的飞行员被地面炮火击中了双腿导致失去了对飞机的操纵,最后飞机坠毁,飞行员和射击员双双丧生。另外还有1架斯图卡被1架伊-15击中,但飞行员设法将飞机迫降在了海滩上。
德军在西班牙获得了大量实战经验,帮助德军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迅速熟悉了飞机的作战和使用特点,为后来的二战中的熟练运用创造了条件。但西班牙内战中,共和军的空中力量比较弱,主力战斗机还是双翼的伊-15和没有座舱盖的伊-16,因此斯图卡并没有被高性能战斗机“照顾”过,飞行员也没有经历过大机群协同作战和对抗的“洗礼”,这些后来被认为是为斯图卡在不列颠大空战等战役中损失惨重埋下了一颗大雷。
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德国把所有斯图卡部队都集结到德国东部边境,为入侵波兰做准备。当时德军共有366架斯图卡A和B型可用于作战。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斯图卡出动摧毁波兰人设在维斯瓦河上的铁路桥上的爆炸装置,目的是阻止波兰炸毁连接东部德国到但泽走廊和东普鲁士的交通要道,凌晨4点26分,来自St.G1(第1俯冲轰炸机团,后面的都类似)两个大队的斯图卡扔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颗炸弹、轰炸了用于引爆大桥的电缆和发电厂,此时比德国正式宣布开战还早了11分钟。从斯图卡的任务来说,轰炸取得了圆满成功,不过由于德军地面部队行动迟缓,波兰人赶在德军到来之前修复了电缆,最终还是炸毁了桥梁。
9月1日黎明时分,1架波兰的PZLP.11C被1架来自St.G2的斯图卡击落,飞行员MieczysławMedwecki(波兰语,不知道怎么拼)不幸成为二战中第一架被击落的飞机,也是斯图卡在二战中的第一次空战胜利,不过20分钟后,Medwecki的僚机WładysławGnyś击落了一架斯图卡,又成了盟军的第一次空战胜利,Gnyś后来又击落了两架Do17。
PZLP.11c战斗机是30年代初期服役的全金属结构单翼飞机,刚开始性能在同类飞机中也属先进,但到德国入侵时已经全面落后,最大平飞速度只有不到375千米/小时,与新服役的Bf109没得比,开战时波兰的战斗机仅有109架P.11C、20架P.11A,以及数十架更老的P.7,这里面又只有三分之一的P.11C配备了四挺机枪,其余的只有两挺,大部分波兰战斗机都没有电台,在空中只能各自为战。尽管处于被压倒的劣势,英勇的波兰飞行员还是极尽所能发起抵抗,据德国空军的统计,波兰战役中共有285架德国飞机损失,其中至少有110架要归功于P.11。
由于缺少高炮等防空武器,斯图卡在执行低空攻击任务时遇到的抵抗很少,拉多姆战役期间德军对被包围的六个波兰师进行了4天不间断的轰炸,使用了50公斤破片炸弹,给波兰地面部队造成了巨大伤亡,最终迫使对方投降;在后来的布祖拉战役中,仅斯图卡就投下了428吨炸弹。TrGr186(第186舰载机大队)装备了Bf109和Ju87,原来准备在德国“格拉夫齐伯林”号航母上使用,这时主导了对波兰海军的攻击,波罗的海的波兰海军部队被斯图卡全部摧毁,德国一共只损失了31架斯图卡。
1940年4月9日德国开始入侵挪威和丹麦,由于两国地形原因,俯冲轰炸+装甲突袭的战法无法施展,德国人依靠容克斯Ju52运输的伞兵和专业的滑雪部队,斯图卡主要执行对地攻击和反舰任务。挪威战役中,St.G1换装了斯图卡Ju87R,主要是在B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内部燃油容量,并可以在机翼下携带两个300升副油箱以增大航程。斯图卡在这一阶段对抗盟军军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击沉英国驱逐舰Afridi号和法国驱逐舰Bison号、击伤英国重巡洋舰Suffolk号、轻巡洋舰Curacoa和Curlew号,原属波兰的远洋客轮Chrobry号(排水量11442吨)这时被英军征用,5月14日也遭到斯图卡的多次攻击而起火,两天后被英军自沉。
这些舰船的损失对英国海军来说并不算大,但效果却非常明显。1940年5月1日,一支包括战列舰、航空母舰、重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由7艘驱逐舰组成的英国舰队为撤离部队的船只进行护航,结果遭到斯图卡机群的攻击,尽管没有遭到任何损失,但舰队指挥官莱昂内尔·威尔斯中将还是下令禁止任何船只在Ju87驻扎的挪威机场附近出现,这实际上标志着斯图卡把英国海上力量驱离了挪威海岸,与此同时斯图卡也参与支持地面德军进攻,遏制了盟军地面部队。对波兰和挪威的进攻让精确俯冲轰炸得到了更多支持者,也进一步完善了斯图卡与地面部队的配合使用方法,这些经验在后来的战争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应用。
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比利时,斯图卡首当其冲并展示了精确轰炸的威力,比利时当时准备炸毁阿尔伯特运河上桥梁来阻止德军进攻,结果炸桥指挥所被斯图卡直接命中四枚炸弹,最后被德军伞兵顺利占领,三座桥梁中只有一座被摧毁,德军也因此得以在比利时战役初期迅速推进。在荷兰战役中,荷兰海军与英国人一起疏散荷兰王室和荷兰的黄金储备,斯图卡把荷兰船只击沉,接着又击沉了两艘英国船,还击伤了另外两艘。
斯图卡在法国战役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人把大部分斯图卡部队都集中过来,在色当战役中,斯图卡在Bf109的护航下执行了超过300架次突袭,为在法国领土上首次关键的重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斯图卡的行动对阻挡法国的反击至关重要,为陆军部队推进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并清除了大量火力点。在这个过程中,地空通信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军配备无线电的前方联络官可以召唤和直接指挥斯图卡沿前进方向攻击敌方阵地。敦刻尔克大溃逃期间,只要天气允许,盟军头顶上就能看到斯图卡,英国皇家空军提供的掩护微乎其微并且非常零散,期间斯图卡显示了对舰船的精确打击能力,共摧毁了大小89艘商船和8艘军舰,还有另外23艘因受损过重而报废。
到这里斯图卡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尽管有一些任务没有达成最终作战目的,但就斯图卡本身以及所执行的任务而言都几乎无可挑剔。到6月25号法国投降的时候,德军一共损失了120架斯图卡,占当时德军斯图卡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被侵略的国家空中力量又都很弱小,斯图卡的损失主要来自各种地面火力,毁于空战的非常少。
接下来的不列颠空战,斯图卡因为载弹量小、航程短,并不是执行轰炸的主力,在戈林集结的3个航空队共2669架飞机中,有战斗机1308架,其他轰炸机1015架,斯图卡则只有346架。和以往一样,斯图卡初期在对英国舰队的突袭中再一次充分展示了精确打击的威力,1940年7月4日这一天,St.G2在英吉利海峡击沉了四艘货轮、还击伤了另外6艘。当天下午St.G51的33架斯图卡避开了皇家空军拦截,于波特兰港击沉了一艘5500吨的防空舰。
进入8月,斯图卡也开始攻击英国的机场和雷达站,并取得了一些成功。8月13日是德军的“鹰日”,这一天德军的Bf109打头阵,赶跑了前来拦截的皇家空军战斗机,St.G1的86架斯图卡得以顺利攻击位于肯特郡的英国皇家空军德特林基地,这次突击摧毁了地面上的20架英国皇家空军飞机和机场的许多建筑物。
但在对英国的作战中也暴露出斯图卡的弱点,在组织严密和强大的战斗机群攻击下,斯图卡速度慢、防御力不足,极易遭受损失,同时由于采用俯冲攻击,在攻击的后半段高度非常低,此时无法得到战斗机的掩护,德国人在英国始终没有取得空中优势,由此导致斯图卡在此阶段的战损非常严重。从7月初到8月中旬的一个半月里,有59架斯图卡被击落,33架受到不同程度的受损,损失数超过参战斯图卡总数的20%。期间斯图卡共击沉了6艘军舰、14艘商船,严重损坏了7个机场和3个雷达站,并在地面上摧毁了49架英国飞机。8月18日之后,大部分斯图卡退出了对英国的攻击,1941年春开始隐蔽集结到波兰,准备参与对苏联的进攻的巴巴罗萨计划。
意大利在北非和地中海战场上节节败退,德国人只好亲自上阵。1940年12月St.G3的80架斯图卡开始部署到西西里岛,开始攻击西西里岛和非洲之间经过的英国航运。斯图卡的首个目标是英军的“光辉”号航母,光辉号航母的飞行甲板面积有6500平方米,这对斯图卡的飞行员来说简直是个绝佳的活靶子,1941年1月10日这天斯图卡在马耳他附近海面发现光辉号并发动攻击,直接命中6枚500千克炸弹、3枚近失弹,但航母的动力没有被摧毁,最后挣扎着开到了马耳他港口。
德军也向意军提供了部分斯图卡,总数大约在100架左右,意大利把斯图卡称为Picchiatello,意思大概是“打击者”,意军手上的这些斯图卡发挥的作用远不及在德军手中那么让人印象深刻,只击沉了一些希腊海军的货轮、油轮和小鱼雷艇这类舰只。德军对意大利展开进一步援助,斯图卡才得以继续发威, 于4月22日和23日两天内击沉击伤希腊23艘舰船。在克里特岛战役期间,斯图卡针对英国海军的威胁发动了多轮攻击,使得英舰损失惨重。5月21日,朱诺号驱逐舰被击沉,次日,战列舰厌战号受损,格洛斯特号轻巡洋舰和灰狗号驱逐舰被击沉,斐济号轻巡洋舰受损,后来被Bf109战斗轰炸机击毁,5月23日又击沉了克什米尔号驱逐舰和凯利号驱逐舰,5月26日击沉赫勒德号驱逐舰,还击伤多艘运兵船。
1941年3月,亲德的南斯拉夫政府被推翻。希特勒下令把南斯拉夫纳入攻击范围,4月7日开始,德国空军向南斯拉夫方向投入了3个团大约300架斯图卡,南斯拉夫弱小的空中力量对斯图卡造成的影响只能称为“骚扰”,在对贝尔格莱德的报复性轰炸中,德军水平轰炸机袭击民用目标,斯图卡则攻击机场和高射炮阵地,贝尔格莱德遭到严重破坏,超过2000人死亡、12000人受伤。
在北非战场上,除了攻击盟军的航运,斯图卡还为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进行支持; 1941年,斯图卡参加了加扎拉战役和阿拉曼战役。但到1942年秋天,随着盟军空中力量的增长,斯图卡的脆弱性开始显现,一度损失惨重。1942年11月11日,15架斯图卡在几分钟内被美军P-40F悉数击落。德国的战斗机受限于燃料不足,只能在斯图卡刚起飞不久进行护航,导致很多时候斯图卡在看到盟军战斗机的第一眼就扔掉炸弹转身逃跑。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斯图卡Ju87在多德卡尼斯群岛战役中帮助德军迅速登陆,取得了德军对西方盟军的最后一场战役规模的胜利,这也是斯图卡对西方的最后胜利。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德军集中了四个俯冲轰炸机群,分别是第2俯冲轰炸机团三个大队、第1俯冲轰炸机团的两个大队,隶属第八航空军,第77俯冲轰炸机团的三个大队隶属第二航空军、第1俯冲轰炸机团的另一个大队隶属第四航空军。由于准备充分和发动攻击的突然性,开战初期德军取得了巨大成功,苏联西部的苏联空军几乎全军覆没。第1天官方报告有1489架苏联飞机被摧毁,苏联又报告损失了1922架飞机。斯图卡在开战当天只损失了两架,但对苏联地面部队造成了巨大损失,帮助瓦解了苏联装甲部队的反击,消灭了据点并扰乱了苏军的补给线。
随后斯图卡不断展示着精确轰炸的威力。7月5日St.G77的斯图卡在一天内击毁了18辆火车和500辆汽车,并为德军装甲部队渡过第聂伯河提供了宝贵支持。9月13日,来自St.G1的斯图卡摧毁了基辅附近的铁路网,给撤退中的苏联红军造成了重大伤亡。9月23日,在对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港的一次空袭中,St.G2的鲁德尔帮助击沉了苏联战列舰马拉特号,该舰被直接命中两枚1000公斤炸弹,这次任务中,斯图卡共击沉了两艘战列舰、4艘驱逐舰和1条潜艇,只有2架斯图卡被击落。
在向莫斯科进军的途中,德军在斯图卡的帮助下一路披靡。 12月13日到22日,St.G77的斯图卡摧毁了420辆汽车和23辆坦克。St.G77是这一阶段最出色的俯冲轰炸机团,一共摧毁了2401辆汽车、234辆坦克、92辆火炮和21列火车,自身只损失了25架。到巴巴罗萨计划结束时,St.G1在空战中损失了60架斯图卡、地面损失1架;St.G2在空中损失39架、地面损失两架;St.G77在空中损失了29架、地面损失了3架;驻扎挪威的St.G1的一个大队在空中损失了24架Ju87。
1941年12月29日,苏联第44集团军登陆刻赤半岛,德军只有2个俯冲轰炸机大队的斯图卡参战,但凭借空中优势,这些斯图卡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刻赤半岛战役的前10天,苏军一半登陆部队被摧毁,海上航线被斯图卡斯封锁,第44集团军的坦克装甲比较薄,难以抵挡斯图卡的炸弹,几乎全部被摧毁。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期间,斯图卡多次轰炸被困的苏军, St.G77的斯图卡飞行了7708架次、向城市投弹3537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斯图卡对苏军阵地进行了数千架次轰炸,平均每天出动超过500架次,平均每天只损失1到2架。虽然给苏联部队造成了重大损失,却没能完全摧垮苏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斯图卡的命运高峰,随着红军空中实力的增强,逐渐从德军手上夺回了制空权,斯图卡也开始走上下坡路。
进入1943年,在库尔斯克会战初期斯图卡仍然取得了巨大战果。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的是隶属第6航空队的St.G1、St.G3的一个大队,以及第八航空军的St.G2和St.G3的余部。加装了两门37毫米航炮的G型斯图卡给苏联装甲部队造成了重大威胁,苏军第11近卫军最后只剩下33辆坦克。但同时斯图卡的损失也逐渐攀升,7月8日一天损失了8架、9日和10日各损失6架、11日又损失了8架,与斯图卡一道损失的还有优秀飞行员,包括八名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St.G77在7月5日至31日期间共损失了24架斯图卡,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在St.G77在1942年整个下半年的总损失;St.G2在这一时期也损失了30架。1943年9月部分斯图卡开始被Fw190F/G战斗轰炸机取代,俯冲轰炸机团也开始更名为攻击机团。随着战争的进行,斯图卡主要任务变为攻击苏军坦克,使用37毫米加农炮的G型成为坦克杀手。
在库尔斯克战败后,Ju87在东线南翼的德军防御作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损失也进一步加剧。苏联部署了3000架战斗机,但斯图卡还是帮助德军突破了亚速海附近的包围圈。随着德军不再拥有空中优势,大量斯图卡王牌随着飞机一起损失,基辅战役后前线斯图卡的数量下降到只有184架飞机,不及需要的一半。
1944年6月26日,在苏联的夏季攻势中,斯图卡也参加了防御,到1945年1月底,还有104架Ju87仍在其部队中运行。此后St.G1、2、3、5和77全部换装为攻击机,德国空军的专门的俯冲轰炸机部队已经不复存在,仅有少量还在多机种混合的部队中服役。但1945年初期,德军的飞机反而获得了更好的条件,这是因为前线的简易机场不断丢失,德军只能使用本土空军基地,这些基地设施齐全、拥有混凝土跑道,德军借此对苏军发动了不间断的攻击。1945年2月的前三天,据称在德军的空袭中苏军损失了2000辆汽车和51辆坦克,不过这里面只有少量斯图卡的参与,除了飞机和优秀飞行员不断减少以外,燃料的短缺也限制了斯图卡的出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事实上斯图卡在德国空军中从来都不是主力轰炸机的角色,但斯图卡的作战任务和作战特点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却最为突出,而幸存下来的人们口口相传更加大了这种效果的传播。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他国家其实在俯冲轰炸机上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斯图卡这类俯冲轰炸机的出现,是精确制导武器出现之前,飞机对地面点状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需要,斯图卡较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但同时也为这种需求付出了其他方面性能上的巨大代价,在寻找到其他实施精确打击的手段以后,俯冲轰炸机的昙花一现就注定是必然。
还在二战期间就有越来越多的战斗机开始加装大口径火箭弹,尽管还不具备制导功能,但相比普通炸弹,火箭弹的弹道也仍然要平直很多,同样提高了对地攻击的精度,斯图卡的命运就像它的攻击一样,从神坛上俯冲下去、但却再也没有机会拉起来。
(本文连同上一篇,共耗时近一周,因为涉及大量二战期间地名、人名或舰船名称的翻译,还有图片的出处和内容准确性等等,花了大量时间去取证和核实,即便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等原因,仍不敢说完全准确无误,读者老爷如有发现请即指出,万望勿喷。墨林表示,以后TM再也不写这种文章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十公里英雄
文章很好[点赞][点赞]
用户97xxx61
撕裂空气俯冲直下,小胡子的灵魂收割者。
.cn
速度慢机动砖
虫虫
[点赞][点赞][点赞]
风之翼
[炸鸡][炸鸡][炸鸡][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