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大街上演讲的时候被行刺枪杀,全世界的媒体这两日都将目光聚焦在这日本政治领袖身上,一则是关注对其行刺的真相,二则是关注其去世后对日本政坛的影响,三则是关注其身前对日本的贡献和影响。
1、日本频繁更换首相,安倍晋三是就任时间最长的针对他的行刺真相大概率是本烂账,很难有真相,虽然把凶手抓了,但是从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对方的逻辑是混乱的,行刺动机也难以让人信服,好似一个“精神病人”!这种事情的承担者有什么比一个“精神病人”更合适呢?
对日本政坛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这也许是过去七十年来日本政坛最大的一次事件,一个国家的政治领袖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行刺枪杀了!能发生这种事情的国家,说明内部矛盾已经十分尖锐,犹如富士山下的火山,表明看似平静,实则乱象环生,大有喷发之势!大概率会改变日本政坛的生态环境!
能够用数字去述说的就是其在任8年日本GDP的变化,其实安倍晋三并非是2012年才开始担任日本首相的,2006年9月就首次担任日本首相,是小泉纯一郎的继任者,但是仅仅做了一年,直到2012年才再次担任首相一职,中间间隔的6年日本先后有5人出任首相。
安倍晋三可以说是最近十年来日本政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日本首相是一个更换频率非常高的职务,从1885年的伊藤博文担任第一任首相开始,至今经历了137年,但是到了如今的岸田文雄已经是第101任,平均每一任才1.37年。所以安倍晋三也是日本历史上担任首相时间最长的人。
能够在更换首相频率如此高的日本前后9年时间担任日本首相,这也足以说明安倍晋三对日本的影响力之大,能够平衡各种势力,才能坐稳这个位置,比如继任者菅义伟只坐了一年就被岸田文雄坐上去了,岸田文雄能坐多久还是个未知之数。
2、担任首相8年,日本GDP下滑近20%安倍晋三在2012年第二次担任日本首相,当年日本的GDP是6.27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9万美元,中国在2010年刚刚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这个时候刚刚被中国超越,后面的距离越拉越大。
日本的GDP在2012年之后持续下滑,2013年萎缩到5.21万亿美元,萎缩了17%,到了2015年更是萎缩到4.44万亿美元,较2012年萎缩了29%。
此后数年虽然有所回升,但是属于停滞状态,到了2020年,也只恢复到5.06万亿美元,较安倍晋三出任首相之时的2012年下滑了近20%!人均GDP也下滑至4万美元。
单纯从GDP数字来看,安倍晋三在任的8年时间,日本GDP是发生了大幅萎缩的,日本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也越来越低,2012年日本GDP占全球的比重为8.3%,2020年已经跌破6%,日本经济在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明显在下滑。
相比之下,同时段,中国GDP从8.53万亿美元增长到14.72万亿美元,8年时间增长72%,已经是日本的将近3倍,占全球经济比重也从11.3%上升到17.4%。
在这8年时间,日本经济最大的亮点是股市翻了一倍多,这是明显比A股要强的地方,但是即便是股市增长了一倍多,也没有培育出新的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日本的知名企业依然是那些早就耳熟能详的“老古董”。因为日本央行已经成为股市最大的“股东”。
3、安倍执政8年,日本经济是增长了还是衰退了?从以美元计价的GDP来看,明显是衰退了,不过以日元计价的GDP来看,还是有明显增长的,日本GDP在1980年为243万亿日元,到了1997年达到523万亿日圆,这17年时间增长了115%,但是之后一直停滞状态,受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更是下降了一个台阶,2011年跌至468万亿日元,成为1991年以来最低点。
2012年为476万亿日元,2020年增长到539万亿日元,8年时间增长了13%,这已经是过去20年最高的成绩了,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对其评价高的原因,毕竟他接手的时候是一个烂摊子,在其接手后没有继续下滑,不仅稳住了,还稍稍有增长,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以美元计价的GDP来看,安倍晋三接掌首相时GDP处于高位,不过以日元计价的GDP来看,他继任时,经济处于低位,如何评价呢?对日本民众来说当然倾向于以日元计算的结果,毕竟日本本国老百姓花的是日元。但是对于日本以外的国家和人来说,当然是以统一的美元作为衡量尺度,否则比较就没有了意义。
安倍晋三上任之后就实施了一系列经济举措,简单来说就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日本央行发钞,引导日元贬值,提高通货膨胀目标,如此一来,日本的出口再次恢复,2012年1月至11月,日本贸易逆差高达730亿美元,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吧,日本不是出口大国吗?怎么会有如此之高的贸易逆差?
因为2008年之后,日元升值,虽然以美元计价的GDP在增长,但是实则苦不堪言,日本出口受到重创,对这样一个出口大国来说,影响不小,直到安倍上台后进行货币贬值,才重振日本出口。
日本的经济一直是一个谜,各种解释说法都有,但是都无法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别的国家担忧的是通胀,但是日本确实长期通缩,CPI在长期是负的,通缩对经济的危害被认为比通胀更大,所以安倍晋三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希望能够刺激消费,从这个目标来看,在执政的8年时间,通胀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的,甚至超过3%。
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一般都会引起通货膨胀,甚至是恶性通货膨胀,但是日本却非常诡异,通缩时有发生。
从失业率来看,安倍执政前高于4%,执政后,失业率一路下滑,到2020年跌至2%,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倍实施的经济举措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是日本确实是衰落了,这不是一个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改变的,安倍晋三这是拖延了这个过程,没有新的产业诞生,结果只能是被一步步蚕食,在竞争中不断败下阵来,不断丢失市场,品牌占有率不断降低,直至退出某个市场,从产业链终端逐渐龟缩在产业链上游,品牌不断凋零,退缩至零部件,再退缩至材料。日本当前唯一还能畅销全球的终端产品是汽车,其实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丰田2021年全球销售超过1000万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品牌。
但是汽车产业也在升级,新能源汽车冉冉升起,目前的竞争者是中美,双方进行角逐,这里面日本是落后的,如果日本失去了汽车市场的竞争优势,对日本的经济又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用户12xxx56
你都对,你在技术的前沿了吗,你知道的都是别人让知道的,你有开创新的行业没,没有了解不要乱说,钢铁日本的技术,电商日本的技术,电池日本的技术,高铁日本的技术,日本有很多,只是不到时候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