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海边的房子总是让人心驰神往,谁不想拥有一处面朝大海的居所呢?可偏偏有些人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好,也会被现实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就像小梅这次买房的经历,本以为找到了一处心仪的海景房,没想到却碰上了一位“任性”的老人家,让她体会到了什么叫“房在人在,房亡人慌”。
法律故事海风吹拂着椰树婆娑起舞。小梅站在那栋两层小楼前,望着蔚蓝的大海,心里美滋滋的。楼房虽然有些年头了,但胜在地段好,价格也实惠。
“大爷,这房子真的只要二十五万?”小梅有些不敢相信。在这寸土寸金的海边,这价格简直是白菜价。
老陈头摸着花白的胡须,眯着眼睛笑道:“是啊,我一个人住着也是住着,不如卖给你这样的年轻人。”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小梅有些忐忑,可看着老陈头那张布满皱纹却透着慈祥的脸,她的疑虑渐渐消散了。更何况,周围的邻居都说老陈头是个实在人,在渔村住了大半辈子了。
签合同那天下着小雨,老陈头的儿子也在场。手续很快办完,小梅付了定金,约定三天后付清尾款办理过户。装修公司已经联系好了,小梅迫不及待想要把这个小窝改造成温馨的度假屋。
谁知道这一切美好的计划,都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
刚开始装修没几天,老陈头就开始时不时来“视察”。一会儿说木地板的颜色不够深沉,一会儿又说墙纸太艳丽。小梅也没在意,还以为老人家舍不得自己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
装修告一段落后,小梅因为工作繁忙只来住过两次。第二年夏天,她特意请了年假,想来海边避暑。可当她拿着钥匙站在门前,却发现锁芯被换了。
“咔嗒”一声,门开了。老陈头穿着背心短裤,站在门口:“哟,是你啊。”
小梅愣在原地:“大爷,您怎么住在这儿?”
“这不是我的房子吗?”老陈头理直气壮地说,“我想住就住。”
“可是...这房子我都买了啊!而且装修也花了十几万...”
“买了怎么了?又不是天天住。我看你们城里人就是闲钱多,买了房子放着发霉。”
小梅急得直跺脚:“大爷,咱们可是签了合同的!您这样不合适吧?”
“合同?”老陈头冷笑一声,“那张纸能当饭吃吗?这房子是我盖的,我想住就住。你爱咋地咋地!”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梅跑了好几趟,找村委会调解、找房管所投诉,可老陈头就是油盐不进。眼看着自己的钱打了水漂,小梅只能选择法律途径维权。
法庭上,老陈头的儿子也来了,他说:“其实是我爸想孙子了。以前住这房子时,孙子经常来玩,现在搬到城里住,老人家想得慌...”
原来,老陈头把房子卖了后,搬去城里和儿子同住。可城里的生活节奏太快,让习惯了渔村生活的他无所适从。思念孙子、怀念旧居,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才有了这一出“强行回迁”。
深刻教训网友热议:“同情归同情,但老人的做法实在太任性了。既然决定卖房就要遵守契约精神,不能因为想家就随便毁约,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违法的境地。”
还有网友说:“买卖双方都要谨慎行事。买房人除了看房产证,最好实地多走访了解,老人卖房更要慎重考虑,毕竟几十年的老房子,感情深厚不是一朝一夕能割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