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洗头这件事,大家每天都在做,谁能想到,它居然还跟脑梗扯上关系?

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因为洗头方式不当引发健康问题的患者,尤其是春天,气温变化大,血管容易出问题,稍不注意,真的可能洗出大麻烦。
可能有人觉得夸张,但事实是,洗头确实可能成为诱发脑梗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本就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有一次,我在急诊接诊了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送来时已经意识不清,经过检查确诊是急性脑梗。家属一脸茫然:“医生,他一直都挺健康的,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再仔细问诊,才发现,病人当天晚上洗了个冷水头,洗完后感觉头晕、恶心,没多久就发生了偏瘫,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

这个病例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洗头方式不当,确实可能成为脑梗的诱因。
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血管上。
洗头时,特别是用冷水洗头,会刺激头皮血管骤然收缩,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如果本身血管就有问题,比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颈动脉狭窄,这种刺激可能成为压垮血管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洗头时姿势不对,比如低头时间过长,也会影响血液回流,加重脑部供血不足的风险。
除了温度,洗头时间也很重要。
有些人喜欢晚上很晚洗头,特别是春天,天气乍暖还寒,洗完头如果没有及时擦干,头皮湿冷,会导致头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

再加上春天本就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昼夜温差大,血压波动明显,如果再加上洗头后的冷刺激,风险就更高了。
我有一位老年患者,平时血压控制得不错,但就因为一次晚上洗头后没吹干,半夜头疼得厉害,第二天早上起来嘴角歪斜,送来医院时已经发生了轻微的脑梗。
可能有人会问:年轻人也要注意吗?当然要。
虽然脑梗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但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好,熬夜、压力大、久坐不动,血管健康状况比想象中更糟糕。
有些人头疼、头晕,可能并不是单纯的疲劳,而是血管已经在“报警”了。尤其是有偏头痛、颈椎病、家族中有脑血管病史的人,血管本身就更敏感,洗头时如果不注意,确实可能引发问题。

我自己也有偏头痛的毛病,所以每次洗头都会特别注意水温适中,不让自己受凉。
除了温度和时间,洗头的姿势也很关键。不少人喜欢低着头洗,尤其是去理发店洗头时,很多店铺的洗头盆设计让人必须仰着脖子,这个姿势其实很危险,特别是对于有颈动脉狭窄的人来说,这个动作会让颈部血管受到挤压,影响大脑供血。
如果本身有斑块脱落的风险,甚至可能在洗头时诱发脑梗。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美容院综合征”,虽然不是特别常见,但确实有案例报道。
我在门诊时遇到过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洗头时突然感到头晕、手脚无力,检查发现是小血管堵塞,虽然最后恢复得不错,但当时她自己都吓坏了。

那么,洗头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安全?首先,水温要合适,一般建议在37-40℃左右,过热会刺激头皮,过冷则容易引发血管收缩。
其次,不要低头过久,如果是自己在家洗头,尽量站直,避免长时间低头导致供血不足。如果是在外面洗头,尽量选择可调节角度的洗头盆,不要让脖子处于过度后仰的状态。
还有一点很重要,洗完头一定要及时擦干、吹干,尤其是天气凉的时候,不要让头皮长时间湿冷,这不仅对脑血管不好,长期下来还可能导致头皮血液循环变差,引发头痛、脱发等问题。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特别注意。
这类人群的血管弹性本身就不好,血压调节能力较差,洗头时如果水温过低或过高,可能会导致血压骤然波动,甚至诱发脑梗或心梗。

我的一位患者,长期高血压,但偶尔会偷懒用冷水洗头,结果有一天洗完头后头晕得厉害,测血压发现飙升到了180/100mmHg,幸好及时服药和休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如果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洗头前先用温水擦拭头皮适应水温,再慢慢冲洗,避免血管骤然受刺激。

春天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稍不注意,就可能给身体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其实,洗头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方式方法要得当。控制水温、避免低头过久、及时擦干,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细节,往往能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健康。

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因为忽略这些小事而吃大亏的患者,所以每次有人问我洗头到底有没有讲究,我都会很认真地告诉他们:别拿自己的健康冒险。
最后提醒大家,健康往往就藏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里。
希望大家在享受清爽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的血管,不给健康留下隐患。
参考文献
1.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2. 王拥军,李晓明.《脑卒中防治指南(2022版)》.中华医学会,2022.
3. 张学军,李建军.《心脑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