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我们都知道,身体如果有炎症,说明免疫系统在“打仗”。

但有时候这个“仗”打得太久、太隐蔽,人自己都没察觉,直到身体开始悄悄出现一些不对劲的信号。美国有项研究指出,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因子的人,身体往往会有6个可能的表现。
这些表现有时不明显,但它们就像车上的报警灯,亮一下就得注意了。
我想从这些表现开始,和你聊聊它们背后隐藏的“炎症故事”。我平常门诊接诊时经常碰到一些人,症状散着来,却都牵着不易察觉的“炎”。
你可能以为自己只是累了、年纪大了,其实身体早就发出了信号。
第一种表现:总是觉得疲惫、提不起劲。

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睡了一整晚,第二天醒来还是像没睡似的,白天干点活就觉得累,晚上也不想动,就想躺着?
我接诊过一位44岁的女性患者,血压、血糖都正常,就是长期疲劳,查了甲状腺也没问题。后来做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显示炎症指标偏高。
她没有感染、也没有明显疼痛,却是个“慢性炎症体质”。我跟她说,这种状态就像身体在“低烧”,但没发热,只是持续地耗你的能量。
慢性炎症会让线粒体功能下降,身体的“发电厂”效率变差,自然就感觉力不从心。
第二个表现:情绪波动、爱焦虑、易怒。这点往往被误以为是心理问题,但其实炎症因子能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

像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些炎症因子,会干扰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这些本是让人心情平稳的“化学信使”,一旦被打乱,心情自然就起伏不定。
我自己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不停吃外卖,整个人状态非常差,后来去做检查,发现我的CRP值比正常高了一倍多。调整饮食、规律生活后,情绪才慢慢稳定。
所以不是你变得“玻璃心”,而是身体在给你报警。
第三个表现:关节和肌肉经常酸痛。这类病人特别多,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他们常说早上起床手指僵,或者晚上睡觉腿酸。
有些人去拍片,骨头没问题,吃止痛药也没用。其实很多时候是低度炎症在肌肉和关节间游走,不够严重到诊断类风湿,但足以让你难受。

这类炎症就像是地下小火苗,不烧起来,却持续烘烤着你。我有位跑马拉松的大叔,平时很健康,但比赛后经常说膝盖酸,不是运动损伤,查了几次发现他有轻度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倾向,这些其实都和慢性炎症有关。
脂肪组织也会释放炎症因子,尤其是内脏脂肪,那是个“化学工厂”。
第四个表现:反复冒痘、皮肤问题多。很多人以为长痘是青春期的事,但成年人反复冒痘,尤其是下巴、脸颊这些区域,八成和体内炎症失衡有关。
皮肤其实是身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体内系统不稳定,它最先出问题。有个30岁的IT工程师,脸上总是长闭口粉刺,什么护肤品都换过了也没用。

后来我建议他做了肠道菌群检测,发现失衡严重。我们调整了饮食,加上补充益生菌,三个月后皮肤居然干净了不少。
肠道和皮肤是“表里一体”的,很多皮肤问题,其实和肠道慢性炎症有关。
第五个表现:饭后容易胀气、肠胃不适。这点是很多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现代人吃得快、吃得杂。我有不少患者来就诊,说自己“吃啥都胀”,有时候还拉肚子。
肠道是免疫系统最集中的地方,70%的免疫细胞都在那儿。肠道一旦慢性发炎,就会影响消化酶分泌、肠蠕动和菌群平衡。
有位年轻白领,吃点油腻的就肚子鼓得像气球,一开始以为是乳糖不耐受,其实是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引发的低度炎症。我们用了低FODMAP饮食加上抗炎营养,效果明显。

这说明,肠胃的不舒服,不只是“吃坏了”,而是身体在说,“我火着呢”。
第六个表现:体重莫名增加或减不下来。这点很多人不愿意面对。
明明吃得不多,运动也没少,体重却一点不动。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慢性炎症在作祟。
慢性炎症让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而且你越是有脂肪,脂肪又反过来制造更多炎症因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遇到过一个健身达人,三个月内体脂率居然升了4%。
仔细问饮食没问题,训练也规律,只是那阵子熬夜多、精神压力大。后来查了炎症指标,果然升高了。
调整生活节奏后,他体脂才慢慢降下来。

其实,这六个表现看似分散,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身体在“慢性发炎”。你可能没有感冒、没有外伤,但身体底层却在“冒烟”。
这种状态持续久了,和很多慢性病都有关,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阿尔茨海默病。
我常跟病人说,慢性炎症就像是你屋里漏水,刚开始你能忍,地板湿点也没事,但时间一长,木头开始腐烂、墙皮发霉,后果就严重了。
所以,别等到身体“烂”了才反应过来。
那我们该怎么办?不是说查个CRP就完事了,而是要从日常生活找到“灭火器”。比如饮食上,尽量少吃加工食品、油炸食品,增加富含抗氧化物的蔬菜水果;作息规律、保持睡眠;适度运动,比如快走、瑜伽、游泳;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关键——管理情绪和压力。

因为精神压力也是制造炎症因子的“助燃剂”。
我自己有段时间工作强度大,天天加班、饮食不规律,身体开始出状况。后来我调整节奏,每晚固定时间睡觉,早餐不糊弄,三餐规律,体能慢慢恢复了,情绪也稳定了。
你看,身体其实很诚实,它会用各种方式告诉你,“我撑不住了”。
总之,如果你经常出现上面这些表现,不要忽视。它们可能不是单纯的劳累或衰老,而是身体在告诉你:体内可能“火苗未灭”,需要你去降温了。

我们不能靠一两次体检解决问题,而是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给身体一个安静、平稳、不被打扰的环境。
最后我想说,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地“闹情绪”,每一个不舒服的表现,背后都有它的理由。
听懂身体的语言,才是最好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慢性炎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22年第61卷第4期
2. 《肠道菌群失调与低度炎症的机制探讨》——《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年第33卷第10期
3. 《CRP与情绪障碍之间的关联研究进展》——《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20年第29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