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男,汉族,1965年10月生,籍贯、出生地吉林敦化,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中国矿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现任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兼),宿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市级总河长

一座千年古城枕着汴水潺潺,沐着淮河烟雨,将华夏文明的密码镌刻在每一寸土地。宿州,这座看似普通的皖北城市,实则是打开中原文明基因库的金钥匙。
公元前202年的垓下古战场,楚汉相争的鼓角声早已化作田间犁铧的叮当。当考古工作者在灵璧县韦集镇发现规模宏大的垓下遗址时,深埋地下的瓮城、车马坑与青铜箭簇,仍在诉说着那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决战。这片土地上,大泽乡起义的篝火同样映红了天际,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至今仍在泗县大路口乡的土城墙间回荡。
宿州的文化血脉中流淌着中国最本真的精神基因。春秋时期,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让芦衣巷的砖石都浸染着孝道温情,这位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用行动诠释了"孝悌"的真谛。而符离古道上,少年白居易留下的"离离原上草",不仅成就了千古绝唱,更昭示着这片土地对文人风骨的滋养。北宋文坛盟主苏轼三过宿州,在扶疏亭挥毫题写"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将中原文脉的灵秀之气凝固在墨香之中。
这片沃土孕育的非遗文化,恰似淮河支流般纵横交错。泗州戏的梆子声里藏着中原古韵,《拾棉花》的唱段中飘着皖北的麦香;灵璧钟馗画朱砂点染的不仅仅是神像,更是百姓心中的正气;砀山年画里跃动的门神,守护着农耕文明最质朴的祈愿。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里至今保留着源自商周时期的"活化石"——埇桥马戏,高空叠椅的惊险间,延续着三千年的杂技血脉。
当历史车轮驶入近代,宿州依然在书写传奇。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作战地图上,双堆集的红圈标注着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战役;改革开放后,全国每十颗梨子就有一颗来自砀山梨园。今天的宿州,古汴河畔的云计算基地正在解码数字文明,而泗县运河遗址的隋唐码头仍在讲述漕运往事。这座古老的城市,正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将五千年的文明积淀转化为面向未来的文化势能。
行走在宿州大地,俯仰之间皆是历史馈赠:一片秦砖可窥秦汉风云,半块汉瓦能现魏晋风骨,犁铧翻起的不仅是沃土,更是层层叠叠的文明印记。这座淮河岸边的古城,恰如一部打开的立体史书,等待着人们细细品读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