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市市委书记

翠曼与趣事 2025-04-29 22:22:33

袁方,男,汉族,1969年7月生,籍贯、出生地安徽萧县,199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信息处理显示与识别专业,工学学士,经济师,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管专业。

现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马鞍山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马鞍山市:长江之畔的文明密码与现代嬗变

一、地理禀赋:山水形胜的天然舞台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8.6万。其地理格局堪称“天工开物”:东北横亘着海拔458.8米的横山山脉,西南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中部为冲积平原与丘陵交错。长江马鞍山段长57公里,形成“两山夹江”的险要地势,采石矶、天门山等天然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种“襟江带湖、六水贯中”的地理特征,既赋予其“九峰环一湖”的生态之美,也造就了“江东锁钥”的战略地位。

二、历史长河:文明演进的时空坐标

1. 先秦至隋唐:吴楚文化的交融

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越、楚属地,吴楚文化在此碰撞融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马鞍山地区属丹阳县,三国时期成为东吴重要的军事要塞。东晋时期,北方士族南迁,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宋元明清:军事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虞允文在采石矶以1.8万兵力大败17万金军,创造了“采石大捷”的军事奇迹,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元代设太平路,明代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太平府,清代沿袭明制。这一时期,马鞍山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重要粮仓。

3. 近现代:从矿业重镇到工业新城

1956年10月12日,因铁矿资源设立马鞍山市,成为新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马钢的崛起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安徽省的工业重镇。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鞍山积极推进产业转型,从单一的钢铁产业向多元化发展,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逐渐崛起。

三、人文镜像:诗意栖居的文明印记

1. 诗仙遗韵与文化地标

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多次驻足马鞍山,留下“跳江捉月”的传说,其墓葬位于当涂县太白镇,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石矶景区内的李白纪念馆,收藏了大量与李白相关的文物和史料,成为研究李白文化的重要基地。此外,刘禹锡、白居易、王安石等文人墨客也在此留下了众多诗词佳作,使马鞍山赢得“诗城”美誉。

2. 非遗传承与民间智慧

当涂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可追溯至六朝时期,曲调清新质朴,歌词贴近生活,如《打麦歌》《放牛歌》等,生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采石茶干制作技艺传承百年,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工艺成为地方名片,2017年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3. 现代转型与城市精神

近年来,马鞍山从“钢城”向“生态绿城”转型,雨山湖公园、濮塘风景区等生态景观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同时,宁马城际铁路、巢马城际铁路等交通项目的建设,加速了与南京的同城化进程,2025年南京三甲医院专家号源将接入马鞍山“智慧健康”平台,实现跨省医疗资源共享。

四、经济转型: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

1. 传统产业升级

马钢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轮轮箍生产基地。2024年,马钢在新能源汽车用钢、高端家电板等领域取得突破,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2. 新兴产业崛起

马鞍山积极培育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天能马鞍山基地投资50亿元建设绿色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2024年,马鞍山半导体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2%,文旅税收增速达29%,超过钢铁业衰退速度。

3. 区域协同发展

作为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双圈城市”,马鞍山与南京在产业、交通、教育等领域深度合作。江宁—博望、慈湖高新区—江宁滨江开发区等毗邻片区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区,2024年签约重大项目61个,其中百亿元项目3个。

五、交通网络:立体枢纽的时空重构

1. 铁路动脉

宁马城际铁路(S2号线)预计2025年通车,届时马鞍山与南京主城区将实现30分钟直达。巢马城际铁路连接合肥,融入长三角高铁网络,进一步提升马鞍山的交通枢纽地位。

2. 公路与过江通道

宁芜高速“四改八”、湖北路过江通道等项目加速推进,构建起“双环多射”的高速公路网络。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893公里,实现“村村通”“户户通”,助力乡村振兴。

3. 水运与港口

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3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6.02万标箱。郑蒲港区铁公水联运枢纽的建设,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

马鞍山,这座长江之畔的城市,既承载着吴楚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展现着现代工业的蓬勃活力。从先秦的吴越争霸到南宋的采石大捷,从钢铁重镇到生态绿城,从“诗仙遗韵”到“智造名城”,马鞍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马鞍山将继续以“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精神,在长江经济带的画卷上描绘更加璀璨的图景。

0 阅读:2
翠曼与趣事

翠曼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