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麻木,一个方子拔掉病根

元绿说健康 2025-03-30 00:00:27

手脚麻木,一个方子拔掉病根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麻木极具代表性的方子。

此方诞生于遥远的汉代,收录于张仲景之《金匮要略》。

本质上是一张补气养血的方子,气血是身体的营养液,气血充足,身体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就能杜绝麻木的现象,所以道理其实很简单。

黄芪桂枝五物汤针对的是虚证,不过,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因虚致瘀的情况,会进一步影响到气血循环。这时候的状态就变成了虚实结合,我们在应对的时候,在补气养血的同时,还要把瘀堵的地方打通。

这就是血痹汤的意义。

此方由杨承岐先生所创,可以看作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强化版。

血痹汤:黄芪3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鸡血藤15克、乌梢蛇10克、甘草6克。

黄芪补气,白芍养血,桂枝鼓舞气血运行。

对黄芪桂枝五物汤做了删减,以上三味药是保留下来的,在这个基础上:

加党参、白术,增强补气的功效。加当归、鸡血藤,增强养血的功效。加川芎,行气活血。

再用鸡血藤和乌梢蛇把瘀堵的经络打通,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最好是用一些善于通行的药材。怎么判断是否具备这样的功能?可以观察一棵植物的生长特点。

看那鸡血藤在山野间蜿蜒曲折,还能向上窜到很高的地方,就知道它不是一味固守的中药。再仔细一想,这蜿蜒曲折的样子是不是跟蛇还有点像。不过和乌梢蛇比起来,蛇的动作显然更敏捷,更灵活,能探索的地方也更多。所以乌梢蛇通行的力量更强大。

有了疏通经络的环节,气血循环的状态会更好。当然也多亏仲景先生构思出黄芪桂枝五物汤这样精妙的配伍,让后来的我们走得每一步都无比踏实且有理有据。

1998年,杨老曾用此方治好了一位姓宇的女士。

这位宇女士当时五十岁出头,麻木的部位在右臂偏上一点的位置,白天感觉好一些,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可能是因为白天要忙着干农活,无暇顾及身体的感受,不过,有时候农活干多了也会有一点疼,相对来讲麻木的感觉更强烈些。到了晚上,也会因为麻木而睡不好,常常在半夜醒过来。

杨老见她气色不太好,脸色发黄,人又很瘦,一番交流下来,杨老又发现一个问题,原来这位宇女士讲话声音特别小,如喃喃自语般。

知她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决定用血痹汤调理。一共喝了十天,右臂恢复如常,气色有了好转,讲话也有力量了。这样的转变让杨老既惊讶又欣喜。

有朋友说,方子是好的,但不想用动物类中药,可以用威灵仙代替乌梢蛇。

提示:文中处方,仅供临床中医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9 阅读:335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5
2025-03-30 06:55

哇.中医好历害的拨掉。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用户70xxx16、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元绿说健康

元绿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