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出情商高、性格好的孩子?父母要牢记这3个关键

孩子的心您要懂 2024-02-28 08:11:36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为“孩子的压力到底有多大”的视频。

话题一出来就引来很多网友的吐槽。

有位网友说:没有你们这些家长的攀比,孩子就不会这样!

还有网友说:无论自己怎么做,父母就是看自己不顺眼,不工作的时候,父母让她去工作;工作了,父母又让她去考公;在家准备考公,父母又说她只知道天天在家睡觉。

很多人都觉得,无论是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面对父母的指指点点。

只要没有达到父母期望,就会受到父母的冷嘲热讽,这样紧绷的家庭关系让自己压力很大,甚至不想回家。

这让我想起,家庭关系中很火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词:松弛感。

松弛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淡然态度,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以平和的情绪来解决问题的从容和淡定。

而对于孩子来说,拥有一对自带松弛感的父母,无疑是最大的福气。

1、紧绷的家庭关系,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曾看过一个视频:

一家人给女孩过生日,姑姑不小心坐坏了女孩的蛋糕。

哪怕姑姑不是故意的,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椅子被人放了蛋糕;

哪怕姑姑自己的裙子也因此被毁掉了;

哪怕姑姑第一时间就跟女孩道歉,安抚。

但全家人却像开批判大会一样,不断责怪姑姑,好像姑姑犯了多么不可宽恕的错一样。

评论区网友感慨:太窒息了!

是啊,一件小小的突发事件,却暴露出很多家庭的通病:遇事时,第一时间就指责,发脾气,埋怨,攻击。

想起去年有一个杂志向读者展开了一次征集:“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意识到,原来这样也没关系?”

许多网友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一个家,可以没有指责、没有焦虑、没有内耗,只有徜徉在彼此间的爱。

在北京上学时,因为和同学发生摩擦起了一些冲突,结果被学校请了家长。1000多公里的奔波和折腾,爸爸却没有骂他一句。

反而在处理完事情后对他说:

“要不是因为你打架,我还没有机会来北京,你好好接受教育,我明天去颐和园转转,别多想了。”

一句话,温暖了他很久很久。

没有疾言厉色的说教,只有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这其实就是家庭氛围的差距。

充满紧绷感的家庭,在小事上不断内耗,让孩子变得焦虑压抑。

2、拥有松弛感的父母,养出“大心脏”的孩子

活得松弛的人,一般都有很高的涵容力,即使外界的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他们也能理解和包容。

英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比昂曾说:

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容器功能。父母有空间去涵容孩子,孩子也会发展出一个空间去涵容别人,这个能力就是涵容力。

松弛感,它不是佛系,更不是摆烂,而是一种以高涵容力为前提的淡定气质。

在歌手苏醒的妈妈身上我也看到了这样的气质。

苏醒小的时候很顽皮。

有一次,他爬到了妈妈身上,使劲捏着妈妈的脸说:“妈妈,你长得真像一只河马!”

妈妈没有生气也没有责备他,只是笑眯眯的看着苏醒,觉得这种说法很有趣。

从那以后,苏醒就真的把妈妈唤作阿河,还这样叫了很多年。

后来,苏醒离开家乡去打拼,妈妈则告诉苏醒,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用怕,爸爸妈妈随时都欢迎他回家。

这也给了苏醒十足的底气,因为不管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都可以被父母理解和接受。所以自己不用有任何顾虑,放手去做就好。

家庭关系的松弛感,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情绪稳定和互相包容,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犯错的容错能力,也体现出家庭的凝聚力与抗风险能力。

有松弛感的家庭,才能养出“大心脏”的孩子。

3、放松下来的教育,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心理学上有个费斯汀格法则:

指的是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也就是说,当事情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时候,我们是任由情绪爆发怨天尤人,还是去控制糟糕的情绪,其实都在我们一念之间。

如果想要打造有松弛感的家庭氛围,不妨尝试下面几个方法。

01、缓解自己的情绪

之前读到过这样一个话题:孩子惹你生气时,你有哪些控制情绪的方法?

有人说:

“我控制情绪真的就靠深呼吸,数123,但是是真的深呼吸,好像用空气来了次灵魂的洗涤!”

还有人说:

“可以试试在心里默算数学题,不能1+1这种太简单的,要算21/4这种的,你的大脑会慢下来,情绪也会缓解。”

有个爸爸甚至分享了自己的绝招:“在家里准备大量现金,一生气就开始数钱,肯定管用!”

所谓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一定能及时缓解坏情绪。

02、和孩子说没关系

记得小时候有次在同学家玩,玩到中午的时候在她家吃包子。同学因为跟我打闹,包子没拿住,还没怎么吃,就吧唧一下掉在地上。

我们都愣住了,我心想这次完了,估计要被骂死了。

结果同学她妈妈就开始哈哈大笑:

“你看看她,才啃了两下皮儿,一口肉馅都没吃到!没关系,再拿一个呀!”

她妈妈没有用指责的方式,反而是非常轻松地接纳了这件事。

面对失误或者失败,与其攻击孩子,不如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部分。

父母给予孩子的理解和包容,也许看似平常,但日积月累下来,终能成为温暖孩子一生的莫大力量。

03、给孩子留有独立空间

哲学家叔本华曾提出“刺猬效应”,指的是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为了避免互相刺伤,他们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跟孩子相处,也要学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你靠得太近,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还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给孩子的生活适当留白,允许他们能在独处的时光里认识自我,他们就能以最舒适和放松的状态去实现自我成长。

松弛感,是在一次次被接受和被允许中慢慢养出来的。

萨提亚女士曾说:

接纳我还不能做的,欣赏我已经做到的,并且相信走过这个历程,终究可以活出自己,绽放自己。

给自己的生活一点松弛感,不为难孩子,也不为难自己,就是人生中最难得的事。

0 阅读:1

孩子的心您要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