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吃酒席,大多都往酒店一坐,等着饭菜上来,菜品千篇一律,菜的味道也是一言难尽,说不上不好吃,也不出哪里好吃,听完主家的事务,红包上个数,这份人情流程就算走完了,似乎总少了点什么。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都多多少少和父母出去吃过各种酒席,今天带大家回味一下小时候酒席的味道,看看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和现在酒席在酒店办理不一样,当年的酒席都是在自家筹备,一般在酒席开始前3天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是要准备好一个露天厨房,虽然自家也有厨房,但显然一下子要准备众多人的饭菜是不够的。露天厨房虽然简陋,但不简单,各种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油桶炉是移动的“灶台”,有了它,炒菜熬汤什么的更方便。
有油桶炉还是少了,还得就着家里的方位和环境临时起一些“临时灶台”。
这样的灶台生火快,帮忙的人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有了灶台,也还有所谓的“案板”,“案板”上摆放各种食材,“案板”的来源方式也很简单,一块门板擦干净就是便于厨师操作的“案板”。
案板上的菜都会按类别摆放好,到开席时间直接取过去端到桌子上。
锅子也是要提前准备好的“大锅”,这种锅一般来说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作为备用,筹备喜酒的时候会和其他村民接上几个,锅子大,食材多,对炒菜师傅的体力是一种考验。
碗筷也要和邻居、村民借用一些的,毕竟那个时候不是每家每户都准备这么多碗筷的。
借了碗筷,顺便把桌子也借了。那时候人们家用的餐桌大多是八仙桌,四条凳子搭在一起,一人背桌子,一人背凳子。
炒菜的师傅除了要给工钱,主人的红包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没有这位大师傅,酒席的灵魂得不到保障。
除了炒菜的师傅,厨房里各种角色的“小工”也大多请邻居临时来帮忙,有摘菜的、切菜的、洗菜的、洗碗的等等,就连在外招呼客人的泡茶的也是邻居来帮忙。
那时候,盛饭的是有一人端着脸盆四处走动给客人主动添饭,上菜是由一人端着可以放10个碗的木板逐个放到每一张桌子上,鸡鸭鱼猪肉各类荤腥都往桌上端,平时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好菜都在酒席上了,最怀念的就是这份扣肉了。
现在吃酒席都是在酒店,再也感受不到当年这种喜气洋洋、所有人一起高兴的气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