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我们已经把纸质名片扔进太平洋了,随时随地用手机扫码添加微信好友,殊不知这种习惯动作隐藏着“大学问”,大多数人可能都做错了。
常见的场景:在饭局上,酒过三巡,上级领导变得平易近人。年轻职员小王借着酒精壮胆要加领导的微信。其他年轻职员也纷纷打开手机二维码,排着队让领导扫,没注意到领导的脸上已挂着不悦。
那么,我们在互加微信的时候,一般人都不讲究谁先扫谁,但是遇到领导怎么办?其实,这个商务礼仪中的细节能体现出你的情商水平。
为什么说用手机添加微信好友的行为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礼仪水平?如果你不懂这3个职场(江湖)规矩,可能不太受领导(长辈、女士)待见。
我们先论证:手机扫码添加微信好友,要尊重国际商务礼仪的底层逻辑。在微信出现之前,商务初识基本上都是以互换名片的方式进行。互加微信与互换名片的底层逻辑并不相同。
互换名片,可能是单向的,你给对方名片,可能对方并不回赠名片(借口没带或发完了敷衍你)。但是互加微信好友是双向的,双方的信息在瞬间完成了互换。所以,互加微信的商务礼仪的底层逻辑变了。
但互加微信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在国际通行的商务礼仪之中,介绍双方认识、伸手握手、递交名片、互通电话等行为,都要遵循“上级、女士、长者、客人为尊”的基本原则,即:尊重他们的优先知情权、交换选择权、对话终止权。
具体阐述:介绍两个人认识,要先介绍“下级、男士、年轻者、主人”的姓名职务等信息,再介绍上级、女士、长者、客人的信息,以便让他们获得优选知情权,来选择是否主动伸手握手、交换名片、自我介绍等。
再比如,我们与上级、女士、长者、客人通完电话,让请他们先挂掉电话,尊重他们的优先终止对话权。这都是一些商务礼仪的通行规则和常识。
所以,行走职场和社会,用手机扫码互加微信,不懂这3个规矩,可能不受待见。
第一,该不该主动添加领导的微信?
我们在现实中跟领导相见,不会冒失伸手,主动跟领导去握手,以免遇到尴尬。按照商务礼仪,领导主动伸手,下级双手承迎,就比较和谐大方。
互加微信等于双向交换信息,领导和下级的信息在同时完成交付。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领导不主动说我们加个微信方便联系,那么,下级也不便主动提出要加领导的微信。
第二,如何主动添加领导的微信?
【1】不要当众主动提出。下级在饭局或会议上,当着很多人的面要加领导的微信,这是情商低、不礼貌、惹人烦的举动。相当于当众胁迫他人添加微信,对方拒绝你是“双输”,当众证明领导不亲民,你当众遭遇尴尬。
【2】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添加领导的微信,是一种向上社交行为,这也是一项技术活。冒失出击,可能遇冷。我们要善于创造机会,比如,领导关心某个问题,你可以私下说,我正好有个资料,可不可以添加您的微信,发给您供您参考。
【3】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当众要加领导的微信,是一种低情商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效仿,让领导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所以,添加领导的微信,最好选择较为私密的场景,比如,利用敬酒、私下交谈、陪同乘车等时机提出,即便遭到婉拒,你也不至于当众尴尬。
第三,互加微信应该谁扫谁?
互加微信,到底应该谁扫谁的二维码呢?按照国际通行的商务礼仪的底层逻辑,应该请“上级、客人、女士、长者”出示二维码,你去扫他们的手机,以便尊重他们的优先知情权和选择终止权。
你扫领导(女士、长者、客人)的二维码,备注你的信息申请通过,他们优先知情你的信息,他们也有不通过的终止权。如果反过来,领导扫你的二维码,还让申请下级的通过吗?
PS:你扫领导的手机二维码之后,要注明你的姓名和单位,以便领导在事后也能知道你是谁。细节影响成败,情商影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