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日本揭秘迷你新干线

橙子侃侃侃 2021-02-02 12:05:19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1964年通车的连接东京和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经过多年扩展,目前有9条线路,将日本大多数的重要都市连结起来。截至2019年,日本高铁里程接近3450公里,排名全球第四。

日本的新干线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日本海沿岸线路较少。日本东北部的山形县和秋田县以往交通不便,可能中国游客也很少会选择日本东北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吧,即使去了,也是大概率游览仙台市,山形和秋田就乏人问津了。

为了改善这两个县的交通,日本修建了两条“迷你新干线”。那么,迷你新干线与普通新干线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何为迷你新干线?

迷你新干线是日本的高速铁路规格之一,利用原先在来线的1067毫米窄轨轨距路线,拓宽为1435毫米的标准轨路线之后,行驶与新干线轨距相同的列车而成之铁路系统。

修建迷你新干线,最主要的出发点还是省钱,因为只需要在现有窄轨铁路的基础上增加一条铁轨即可,比起传统的新干线建造方式,节省的经费不是一点半点。以这种方式兴建的铁道路线在名称上虽被称为“新干线”,但是是以在来线的法规规范。隧道和电气设备基本沿用了原来的系统,只是在原有基础将在来线窄轨拓宽成标准轨,其优点为缩短工期、节省经费。

然而在来线的月台规格、路线标准、隧道净空等层级较低,因此,必须研发比新干线车辆小一号的车辆。由于只是把原先的在来线的窄轨拓宽成标准轨,因此沿线有平交道的存在,且有些路段仅单线须交会列车,使得对应的车速从东北新干线的320公里/小时或275公里/小时,下降至130公里/小时。不仅车辆尺寸迷你,就连速度也很感人。

迷你新干线所使用的车辆规格普遍比标准新干线小型,例如标准新干线的车厢长度通常约在25m,迷你新干线则介于20至23m之间;车宽方面,为符合在来线的路线、隧道净空,也从新干线的3380mm缩减为2945mm。除此之外,配置了靠站时使用的自动收折车门台阶,以及25000与20000伏特复压供电设备等,也都是为了迷你新干线较为复杂的运作需求而增加的设备。

山形新干线

山形新干线以迷你新干线的方式连接福岛站与新庄站,该路段原本属于在来线之一的奥羽本线一部分,在修改轨距但不改动线型的方式之下,得以行驶新干线列车。由于新干线通车后奥羽本线上同时有新干线与在来线的列车行驶,因此一般会将其中的新干线部分昵称为山形新干线,而将这两城市之间的在来线昵称为“山形线”,以资区别。

山形新干线设有福岛、米泽、赤汤、上山温泉、山形、天童、樱桃东根、村山、大石田与新庄共十座车站,全长148.6千米。全线与JR东日本山形线(奥羽本线)共线运营。在福岛、米泽、赤汤、山形与新庄五座车站可换乘其他铁道线。行驶于山形新干线的“翼”号列车大部分都是自东京站出发,采用与东北新干线的山彦号列车串联方式一起行驶到福岛之后解联,然后分别继续往山形与仙台方向行驶。

山形迷你新干线列车以E3系为主,车长20米,车宽2.95米。上图为E3-2000系车,该型车编组方式大多以1节Green车厢加6节普通车厢为主,额定载员近400人。

秋田新干线

秋田新干线利用在来线路线进行局部规格升级,连接盛冈市与秋田市,作为东北新干线的延伸路线,耗资970亿日元兴建。秋田新干线的中途停车站包含了雫石、田泽湖、角馆和大曲等站,路线全长127.3公里,其中盛冈到大曲之间路段是与田泽湖线共用路线,而大曲至秋田之间路段则是与奥羽本线共用。

秋田新干线上运行的列车名为小町号,以E6系车辆营运。小町号在东北新干线的路段上(东京~盛冈间)与隼号重联运行,并在盛冈解编之后单独驶入秋田新干线路段。由东京至秋田,全程最短需时3小时37分钟。

秋田新干线使用的E6系。于2013年3月16日投入实际运营。该型车编组以1节Green车厢加6节普通车厢为主。可与E5系或H5系列车重联组成17节编组运行。在标准新干线上行驶时,最高时速可达320公里/小时,在迷你新干线上则降为130公里/小时。该车于2014年获得日本铁友会桂冠奖,2016年获得日本好设计奖。

秋田和山形自然风景优美,没有太多的城市化和工业开发,和本州岛太平洋沿岸是截然不同的风景,此外,秋田县还是著名的美女之乡,人美景美。

1 阅读: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