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更多的关注点都放在经济困境上,已经很少有人思考关于产业链迁出中国背后的逻辑了,今天我们就从经济困境入手,为大家解读一个我认为,被大多数人误解的观点,我们产业链的迁出,实际上主要原因并非是美国主导,而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只不过,对于没有金融霸权的我们来说,制造业是我们发展的唯一依仗,一旦这种趋势不可逆,后果,难以想象
经济困境下,产业链迁出中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经济困境的成因。太多的观点将经济困境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一是消费不足,二是外部环境恶化,一内一外,相辅相成才导致了今天中国的经济困境。我想说的是,外部环境恶化以及内部消费不足,内核只有一个,就是没有足够的市场容纳我们的产品,外部环境恶化,无非是外部消化能力减弱,无论关税,还是贸易争端,摩擦,以及封锁,不过是国外市场容纳国内产品的能力下降了而已。
而内部消费不足,则是内部消费能力受到抑制,大家都不花钱,除了预期不好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消费能力的逐渐下滑,逐渐实现了一个通缩的,自我实现的预期。于是,当通缩开始确立,大家纷纷选择不消费,少消费。于是,内部消化产品能力也随之下降。
这两个问题,都指向一个方面,就是没有足够的市场来消化我们的产能,看上去,像极了生产过剩。然而实际上,这种层面的生产过剩很显然不是一个问题,外部市场的问题,出现在国家层面,而内部市场容纳能力不足,出现在分配制度上,直白点说,国内的劳动者挣不到钱,想花钱也没有啊。这还真不是什么肉喇叭鼓吹的,所谓老百姓有钱不花的梗。
我们之所以政策段最近如此重视消费,说白了,无非是外部需求改善无望,只能依靠内部消费能力来保住中国的产业链。
美国主导产业链迁出中国是个伪命题,美国根本没能力左右产业链的全球流动
这个话题牵扯到了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保住经济本身,实际上就是保住消费能力,保住内部消费能力,就能够保住产业链。我们没有美国那样的金融能力,所以不能依靠金融业对全球进行收割,来补全产业链上的不足,我们创造财富只能依靠制造业,所以产业链一旦迁出中国,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的问题是,产业链迁出中国,真的是美国主导在发挥主要作用吗?很显然,这似乎是目前非常流行的,被认为是真理的观点。然而,我的观察,任何国家意志作用于全球产业链的的流动都是无能为力的,再直白一点说,资本的流动本身,实际上是非常自由的,国家意志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就像疫情非常严重的2021年,美国日本都从政策层面,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他们的企业将工厂从中国迁出去,结果是什么?美日花费重金,真正愿意迁出中国的企业很少。为什么他们的政府号召,甚至将这些企业的迁移费用都给包了,企业还是不愿意走呢?说白了,不划算呗。2021年在中国生产赚钱那么容易,真的走了,在国外严格的疫情管控下,他们怎么赚钱呢?很显然,他们迁出以后的资本收益,跟中国比差太多,也就很少有企业从我们家出走。
但是2022年,为什么外资工厂开始加速从我们家迁到东南亚呢?说白了,我们的疫情管控开始严了,国外却在慢慢放开管控。这种状况下,国内的生产受到了影响,而国外的赚钱机会变得更多了。也就是从2022年开始,产业链迁出中国的速度开始加快,起主要作用的,不是美日政府的号召,而是产业链趋利性的选择。
以上说这么多,只是为了想说明一个观点,资本本身无国界,哪怕像美国这么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一道政令,他们自己的企业就会从中国迁走,如果美国的政令起作用,他们完全可以一道政令,要求企业回美国建厂啊,这样的话,所谓制造业回流,美国再工业化还有什么阻力呢?
关于美国制造业的数据,有必要说道说道。2016年到2018年这几年时间里,美国优先以及制造业回流鼓励下,美国制造业占比从11.2%到11.4%,属于缓慢回升的状态。但是随后,美国制造业占比就开始下滑,而且是加速下滑。到2023年末,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了10.3%,到2024年第三季度,更是不足10%,按照当下的速度跌下去,美国制造业回流,注定是黄粱一梦。
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川普搞所谓美国优先,拜登继承,到今天,已经8年了,为什么美国政策鼓励下,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呢?答案是,在美国生产成本太高,没有性价比,产业链真的回流美国,根本就是在自杀,生产的产品根本没有性价比。
我从经济困境,聊到产业链的世界转移,无非就是为了表述一个很简单的观点,美国主导下,产业链迁出中国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只是产业链向东南亚,南美转移的一个表面解释而已。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恰恰是资本自由选择,不受国家意志影响导致的。
这就指向了另外一个结论:无论有没有美国主导,产业链迁出中国都在所难免。这是国家发展路上,后发国家追赶的结果,至于产业链的转移,只不过是追赶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事情罢了。
产业链越先进的国家,对后发国家的竞争优势越小,追赶者有无限的试错机会,而先发国家面对后发国家产业追赶之时,没有金刚钻,保住产业链难如登天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叫做国家追赶者的模型,来解释上面的结论,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一个国家经济上升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收入和货币购买力双双提高的过程。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一个理想模型基础上的,并不是指一些用国家强力行为固定汇率的国家。就像1990年的伊拉克,强行拉升他们货币兑美元的汇率,结果一年经济增长了300%,可是这种上涨的意义何在呢?没有人承认你的货币汇率,那么这种增长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一个国家经济缓慢上坡的情况下,产业链完善的好处是工业品的价格在缓慢下降,人们依靠制造业,收入缓慢上升。我们过去四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就像汽车价格,手机价格都在下降一个道理。
但是货币购买力对工业品是在上升的,对国内基础产品和农产品的购买力是在缓慢下降的。比如说80年代的时候,三五十块钱可以买一只羊,现在,三五十块钱,却只能买一斤羊肉。但是先发国家货币对基础产品的贬值,在落后国家会反过来。比如现在,我们在巴基斯坦买一头羊的价格,可能还是三五十块钱人民币。
这种差异,注定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那就是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些商品的价格总会失去竞争力。我们假设没有关税,没有其他费用,巴基斯坦可以顺利的将他们的羊肉卖给中国人,巴基斯坦国内的经营者肯定会选择卖给中国。同时,国内的养殖户会慢慢破产。这就是商品性价比的问题,在一个国家内部发生的货币和购买力变化,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国家,尤其是比我们发展程度还不好的国家,具备更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成本,一如我们比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更有成本优势一个道理。
既然存在这种对比,中国能够依靠更廉价的商品,占领发达国家的市场,将他们本土产业链摧毁。那么我请问,比我们更落后的国家,是不是也具备对我们的这种比较优势呢?产业链的发展本身,也受到货币因素的影响,当国外的产业性价比超过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产业也就自然失去了竞争力,想要保持优势产业将会变得困难重重。除非去跟低收入国家争低端产业
比如生产一种没有品牌的衬衫,假如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拥有完善的纺织工业,他们从棉花种植到纺织业再到服装产业经过时间的积累,慢慢的孵化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农民种一亩棉花成本1000元,可以卖3000元。而落后国家一亩棉花的种植成本100元都不到,而一亩才卖300元就足以保障利润了。从棉花到衬衫的整个产业链条上,我们从最初的源头,就失去了竞争力。而跟我们竞争的这个落后国家又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那么,除非我们拥有超越对方成本优势的效率优势,否则在这件衬衫的竞争中,我们肯定会不及更落后的国家。
这也就注定了,一旦这样的后发国家慢慢啃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那么相关的产业链就会从我们家转移到更落后的国家。
既然我们提到了低端行业的全球转移,我这里就有必要说一下我对所谓高低端行业跟大家不一样的理解。
在我的认知中,所谓高低行业,绝非科技产业和服装鞋袜玩具等产业的直接对比。这里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我们假如一个最简单的商品,螺丝好了。最简单的螺丝,可能比铁贵点的价格,这种层面绝对属于低端产业。但是如果在螺丝这个行业里精益求精,生产出不会松动的螺丝,那么同样材质的螺丝,还能算是低端产业吗?很显然,我们的高铁早期都需要从日本进口这种螺丝,如果说这种产业是低端产业,是说不过去的。
我想表达的是,产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造飞机,做芯片,还是做服装,做螺丝,只要在所处的行业中精益求精追求技术创新,都可以算作是产业升级,低端产业,也有进化到高端产业的可能。
而产品进化过程中,除了进步之外,更重要的,是孕育本土品牌,尤其是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就像我们的汽车产业一样,比亚迪在世界上杀疯了,底气恰恰来自于本土市场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觉得,阿迪耐克,从事的服装鞋袜是低端产业吗?很显然,他们无论将产业链迁移到哪里去,所利用的,不过是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罢了。至于说做服装的都是低端产业,那不过是没有完成在相关行业的蜕变罢了。无论什么产业,只要能够创造出足够的利润,都是有用的产业。只要失去竞争力,就算是造芯片都赔钱,这样的高端产业,有什么意义呢?
我这一段想要表达的结论是:产业链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本国收入以及货币购买力的提升。总会给后发国家一个后发优势,他们完全可以在一个产业链上逐渐完善,打磨产业链,并最终拥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比较优势。如此,这个后发国家产业链完善之后,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上不比发达国家差,而加上却是后者的几分之一。我请问大家,这个时候,我们的产业链如果不迁到这样的国家去,在国际竞争中,难道还能生存下去吗?
从这个层面上说,产业链迁出本身,不是高低端产业迁出的对比,而是后发国家在产业链完善的过程中,产业链的竞争力逐渐超过的原因。从我们过去四十年来,从服装鞋袜最低端的产业做起,走到今天,不也是一步一步这么走过来的吗?
从这一层面上说,无论一个国家发展路上多么顺遂,都无法避免比自己落后国家的追赶。我们每一次产业进步,都伴随着劳动者收入以及货币购买力的提升,这个过程中,谁也不能保障,所有的行业,在全球竞争中拥有绝对高的性价比。
有人说,我们依靠产业链优势,完全可以在某个行业占据绝对优势。就像几年前越南发展服装制造,需要依靠我们的拉链扣子一样,到最后越南生产的服装,虽然看上去人工比我们低,但是最后售价,还是比我们更高。没有完善的产业链,根本就没法跟我们竞争。
我想说的是,越南的纺织产业以及服装产业这几年在快速完善,如今已经发展出完善的产业链。现在即便是不依托我们的产业,也能产出比我们还廉价的服装了。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再比如,日本德国的汽车一度占据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十年前,如果有人说中国汽车产业一定会超过日本德国,有谁信这样的话吗?十年前我们有什么?生锈的汽车,蹩脚的新能源,以及提到中国汽车马斯克讪笑不止的表情。但是我们依然做到了,不因为别的,我们有后发优势,有比德国日本更少的试错成本,就算产业链不算完美,但是耐不住我们将产业链的竞争力逐渐打磨出来。
国内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才是保住本国产业链的最有效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后发国家的追赶永远是个威胁,技术升级不就完了。既然生产螺丝不赚钱,那么就技术升级,生产后发国家生产不出来的,质量更好的紧固螺丝不就可以保住产业链了吗?
我的答案依然是悲观的,你无法在无限的时间里保障自己的技术进步没有瓶颈期。而且技术本身会扩散。哪怕是全面技术封锁,无非是延缓后发国家追赶的脚步,给自己技术创新争取点时间罢了。美国对中国全面技术封锁,挡住我们技术进步了吗?最近的六代机,不是美国军事禁运几十年,最后把自己搞成落后一方的典型代表吗?一旦技术红利耗尽,还是会被追上来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所有的产业,都存在被后发国家追上的可能。如果产业链在长期技术瓶颈下,都转移出去了,或者都竞争失败了。本国的就业,税收,商业收入来源就彻底断绝了。难道一个国家发展是有轮回的吗?难不成最发达的国家,最终的归宿是失去所有产业,沦为纯粹的农业国,然后再去追赶吗?
很多小伙伴想到了,美国不是例子吗?人家产业空心化依然可以维持世界老大地位。我想说的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美国。美国之所以维持其霸主地位,有历史原因,也有自身发展的原因。所有别的国家都不具备成为美国那种国家的基因。所以想要保住本国的发展成果,不依靠产业链根本就玩不转。
既然产业链这么重要,又存在转移到后发国家的趋势。那么怎么才能保住本国产业链,保住本国的就业和财富来源呢?
我的答案,是国内市场。是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刺激下,本国产能得已维持。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用上面的问题反驳我了,不是说美国制造业越回流,越下降吗?为什么美国消费市场那么大,依然难以和后发优势的我们在产业上竞争呢?
我的答案是,美国是个食利资本主义国家,依靠的是金融资本在全球的流动赚钱。他们依靠金融赚钱,远比辛辛苦苦生产赚钱来的舒服,自然也就没有搞制造业的欲望了。我们在以前的观点里多次说过,美国的金融霸权和制造业回流是有冲突的,美国要想成为制造业大国,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放弃美元霸权,很显然,美国根本就割舍不下金融霸权,所以也就只能牺牲制造业了。
这个世界能够创造财富的方式中,金融收割霸道无匹,但是除了美国,别的国家没这种能力。而依靠农业,矿产,资源这些,我们又没有这种国家禀赋。所以唯一适合我们的,就只有制造业了。
面对后发国家的追赶,我们唯一保住制造业的方法,就是扶持国内市场,如果国内需求旺盛,国内产业链就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当遭遇到国外后发国家竞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从政策段,比如关税,再比如其他的行政政策,自然就能够将产业链维持在越来越高的水平。曾经美国击败英国,制霸全球产业链高点的时候,用的恰恰是内循环加高关税的方法。
而内循环的基础,是人民高收入,高福利。这,是当下我们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改革分配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假如我们的人民不能享受到足够多的发展红利,消费起不来,通缩螺旋长期维持,我们真的有重回农业国的可能的。对于一个耕地越来越少,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来说,这种坠落,是极其危险的。
下一期,从经济视角解读英美争霸,看看19世纪前后,面对拥有科技霸权,军事霸权以及金融霸权的英国,美国是如何利用内循环,击败英国,获得世界霸主地位的!
用户51xxx02
[点赞][点赞][点赞],作者还是很有水平的,不像是那些没文化的意淫者,成天只能喊着爱国爱国,可能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大家说这些人的爱国是真的假的?反过来说作者,能具备比较高的专业水平写出来这样一篇客观的有价值的文章,表现出自己对专业的理解以及客观的评价,让更多的非专业的人了解实际情况,本来就是一种爱国的行为。
用户15xxx92
三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大好机会,可惜了。
用户10xxx13
本文有一个最大的漏洞,中国一直是靠压制收入保持竞争力的,内消费能力不足倒是事实,对外价格靠着低成本和完整产业链,到目前为止还是属于成本较低的,许多项目不是美国用同产品不同税率,是不会迁移的,美国都这么明的在做,你还否定他的主导性?当然,我们怨不得别人,出囗导向性经济太执着,那是另一个话题
昵称 回复 01-03 16:04
美国主导性也是建立在内需旺盛金融霸权的基础上,作者最终想表达还是分配制度到了很急迫的程度了,后发国的观点还是非常准确的。
强哥 回复 01-04 13:22
低成本不一定是人工成本,可以是产业链整合的规模化成本优势
旷野牧星
就像白糖,国外的成本只有国内的一半,要不是限定配額及高关税,国内的糖厂早完蛋了,你不是有完整的产业链吗,又能怎么样呢?
用户18xxx82
说半天一句话,给无产阶级有钱花
上善若水
世间清醒,透彻!!!
不曾许诺
小编,你懂得真多,在UC混真是白瞎了你这个人才。
用户11xxx87
那就继续搞产业升级,搞金融产业,高端产业
月亮上有流氓兔 回复 01-03 20:21
18年不就是,典型就是深圳赶走工厂,说腾笼换鸟,结果扯蛋了
kria
因为什么所以就是什么,一步一步牵引,看似逻辑清晰,实际站不住脚,口才不行还到处骗,真鄙视作者
农民又不傻 回复 01-04 07:47
人家的主题是搞好分配 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55韩漫
[得瑟][得瑟]
哒哒哒
好!
火火仁
到了一个经济阶段总会有些产业需要转型,现在中国劳动密集产业出口的就会转移出去,内需现阶段国内企业慢慢的转化到将来进口为主
河马传说
我们应注重持续发展实体经济,不光是制造业
零部件
产业链迁出受美国制裁影响很大,为避免制裁成品组装线迁到墨西哥,我们向墨西哥出口零部件,我们出口美国降到第四,低于墨西哥就是这个原因。低端产业迁出,中高端产业容纳不了太多就业,所以出口总量没有降低,就业人数降低了,影响到内部消费。
用户13xxx74
不错不错
清风
说得太棒👍🏻了
用户16xxx16
是
杨胜
有水平!看得透!
灵山十三郎
本来就是美国主导
杏林春燕
提高本国民的福利才能促进国内消费让经济正循环,十四亿人口大国需求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