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很久没有对一只表感到惊讶和佩服了,但它挑战了物理极限!

凝天看时尚 2024-04-16 20:31:20

点击查看表态精选文章推荐

今天要说的故事分三个部分:金子,马球,超薄。第一眼看过去似乎它们三者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不过,当我把PIAGET伯爵这个品牌加进来以后,它们就浑然天成了。

如果谁家有收藏老海报广告的习惯的话,那么一张70年代的伯爵表广告上将会出现一句惊世骇俗的广告语——PIAGET in gold only。我来翻译一下就是:伯爵仅采用黄金!没错,即便在那个不锈钢运动表开始风靡的年代里,当年伯爵表所有作品里仍是看不到非贵金属版本的。只是这一点就让人觉得很厉害。所以当1979年Polo系列诞生的时候,它的初代目就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全黄金表 —— 金头金带,“所谓富贵,不过如此”的感觉喷涌而出。

首款PIAGET伯爵 Polo腕表

金子的故事就是这么“朴实无华”,那么马球又是怎么回事?按理说,马球算中国人发明的运动。不信?《知否知否》里盛小六和顾家老二打马球的桥段不会没看过吧?那可是宋代的事情咯。不过后来传到了西方成为了贵族运动,Polo这个词也就随着马球运动而延展开了,最接地气的莫过于那个带挥杆马上Logo的体恤衫,不过那都是贵不到哪里去的东西,真正把Polo用在奢侈品上的,伯爵的Polo系列绝对算得上首开先河的。它之所以叫Polo系列绝对不是碰巧的行为,真的是伯爵品牌的第四代传人伊夫·伯爵用马球运动来命名的。据说还有个不外传的小故事:当年品牌内部就要不要用Polo来命名这个系列,曾有过不小的争执,不过家族传人最后一锤定音,就它了!

1983年棕榈滩马球场的赛事现场

金子和马球在伯爵的历史上被完美地串联起来了,最后轮到超薄了。我觉得这个其实不需要我说太多了吧,如果还不知道伯爵和超薄的故事,那你肯定不是合格的表迷,因为它创造了太多关乎超薄的纪录了。1976年开始,全球最薄的手动上链机芯9P,随后是全球最薄的自动上链机芯12P,全球最薄的石英机芯7P,伯爵在全球最薄这个项目上直接拿了个大满贯。这3颗机芯在整个瑞士制表业关乎超薄机芯的问题上就像里程碑一样,无需我多说,可能很多人比我知道得还多。

唯一我想提及的是伯爵1948年出品的一只怀表,采用翻盖后把表壳再立起来的那种,当所有的部分都收起来以后,这只怀表的一枚硬币的厚度是一样。为什么说它呢?因为它就是伯爵用来研发9P的蓝本,在它之后,9P果然就横空出世了。时至今日,打开伯爵的官网,链接到超薄机芯这个分类下,满满一屏幕的“厉害”。我说过一句话,机芯的难度不在零部件的多,而是在少;不在它有多小,而是在薄。

9P机芯和12P机芯

至此,我们来看一只伯爵的新品,在我看来它已经突破了“表”的范畴,用马斯克的话说就是它在挑战物理极限。因为它不只是薄,而是薄得不可思议。先看数据:2mm厚度,这还不是机芯的厚度,而是整只表的厚度!如果觉得2mm配伯爵似乎还不够震撼的话,那么我告诉你 ——这次是厚度仅2mm的伯爵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陀飞轮!我觉得用“concept”做名字太合适不过了,因为它真的太接近于“概念”了。实话实说,我很久没对一只表的技术层面表示惊讶和佩服了,因为再复杂的功能,怀表年代都实现过一遍了,即便如叮叮当当的机芯也不过是怀表时代的延续罢了,说句总结的话就是 ——

理论都是现成的,极限摆在那里。不过这次伯爵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陀飞轮腕表真的不一样,因为它似乎已经无限接近物理极限了,为了让大家都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去我想讲点技术上的事情,不过以我一贯的不务正业的作风,一定不会很枯燥就对了。

陀飞轮机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且抛开所谓陀飞轮和卡罗素的区别不谈,它们都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框架。因为整个摆轮系统并不是固定在一根轴上的,要让它360度的动起来必定需要一个框架来限定它的活动范围,同时这个框架还起到悬吊起摆轮系统的作用。所以即便陀飞轮已经发展到可以以球形的3D范围内翻滚,但这个绕不开的框架就是一种物理极限——厚度。别看3D翻滚眼花缭乱,要让摆轮系统做这样的翻滚动作,框架就会变得比传统陀飞轮更厚,所以可以去看一下市面上所有立体陀飞轮的表壳侧面,了解一下这个框架带来的厚度到底有多少。

机芯,这个被所有表迷都理性或者非理性追捧的东西也有它的物理极限。众所周知,瑞士人将机芯革新到了模块化的道路上,所以一枚机芯必须有一层底板,在这层底板上堆砌功能组件,从最简单的小三针开始,每多一种功能就需要多往上堆砌一层组件,所以,大复杂机芯都是很厚的,这也是物理极限所框定的。

搭载670P机芯的超薄系列超薄陀飞轮腕表

所以问题来到了伯爵这里,它们曾经给出过答案了——手动上链的超薄陀飞轮机芯670P,自动上链的超薄陀飞轮机芯1270P,后者厚度5.5mm,前者厚度4.6mm,如果至此我觉得也足够交出一份满分答卷了,毕竟放眼望去谁家陀飞轮机芯能做到这个尺码?不过当品牌150周年,连同9P超薄机芯诞生67周年,以及伯爵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腕表发布6周年,这些日子连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满分答卷都不能满足伯爵对于超薄的欲望了。要知道,最新的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陀飞轮整表厚度2mm!开国际玩笑呢吧……怎么可能做一只2mm厚度的陀飞轮机芯塞进2mm厚度的表壳?!也就是意味着机芯的厚度要小于2mm!物理界限和框定的范围上面已经说了,伯爵是怎么解决的呢?

位于10点位的陀飞轮,整个陀飞轮框架厚度小于1.49mm

首先,表壳的背面直接就成了机芯的底板,是不是创举?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机芯厚度和表壳厚度之间的那几个毫米的数字了,做手动上链超薄这种事情伯爵很拿手的。但是第二个极限挑战来了——陀飞轮框架,已经在2mm以内的空间里塞入了发条盒、轮系、盘面、指针,陀飞轮怎么办?其他部分再薄,一旦上陀飞轮框架就全白费了。于是在经历过70个版本的框架设计和15个版本的摆轮设计,伯爵给出了解决方案:框架不再采用传统的悬吊结构,而是做一个外框,用滚珠轴承的方式框定摆轮体系的旋转,同时用下方的表壳——也就是机芯底板——来固定偏心摆轮。如此一来,整个陀飞轮框架厚度小于1.49mm!对我来说看到这样的数据,除了不可思议就只剩不可思议了。

由于2mm的厚度真的太无限接近物理极限了,所以这枚机芯可以说是完全新设计的,虽然有900P、910P、1270P、670P这些在前做开山之石,但这次的厚度完全是一次挑战爱因斯坦和牛顿的尝试,所以伯爵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机芯设计的理念,这其中就包括——轴承。我们经常会看到一颗机芯有多少宝石轴承,但轴承会带来同样的问题:能量损耗。这也是物理限制之一。所以伯爵取消了很多位置上的枢轴结构,全部改成陶瓷滚珠轴承,这样才能保证已经薄到不行的发条盒能保证40小时的动力储备以及陀飞轮运行时所需要的额外的那个25%的能量损耗。

最后当设计稿被验证成功后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加工精度。2mm厚度的整表,又是陀飞轮机芯,每一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就变得格外苛刻了。按照伯爵的要求,误差数值出来了:千分之二毫米!最最最要命的是,这样的零部件出来以后还需要再做一遍倒角打磨,所以我那句“名言”货真价实 —— 机芯的难度在于薄。

所有这些极限问题都被解决后,Ultimate Concept就来了,对于外观的描述在这颗厚度2mm都不到的机芯面前显得完全不重要了,自己看图吧。唯一值得注意的是,Ultimate Concept是没有把头的。这个很容易理解,2mm的厚度从侧面看都已经比表带更薄了,再加个把头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上链问题如何解决呢?伯爵给了一个专门的工具,这根针可以和减速齿轮以及扭矩控制系统一起工作完成上链。另外还有两个数据我觉得值得提一下,那就表镜的厚度,正面0.2毫米,背面陀飞轮框架的那块是0.16毫米,哪怕薄成这样,这枚Ultimate Concept的防水依然能做到20米。背面的陀飞轮框架下面还镌刻了一行小字 —— Toujours Faire Mieux Que Necessaire。中文意思?不急,因为接下去还有几款伯爵新品我想先讲一下。

Polo系列的两枚新品——PIAGET伯爵Polo Date 150周年纪念版腕表,既然是成对出现,肯定就是很好的对表选择。男款42mm,女款36mm,我看到数据的第一想法是如果能各再小2mm就更好了。但实际上实物由于壳型的关系并不显大,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四个字——颜值在线!在线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这些年好看的表不少,但是好看到第一时间让我主动问价格想买的不多。

这对伯爵Polo在我看到实物照片后第一时间问了价格,不论是配色还是表带的细节处理上都非常漂亮!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高端的腕表往往只需要简单的配色,不在于多花里胡哨,而是像这对Polo这样,配秋天的毛衣绝美!既然是150周年的纪念版,两只表的秒针末端都有150的字样,12点位Logo下方也特别增加“1874”以彰显特殊身份。想来伯爵也挺贴心的,男人买贵价东西买多了,都要去家里领导处报备,至于批不批预算真的要靠听天由命,这纪念版对表似乎很好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毕竟有一半是给领导买的,预算批起来也顺理成章,是这样吗?

另外是前段时间重磅发布的PIAGET伯爵Polo 79。这表怎么说呢?我似乎没找到合适的成语来表达,倒是一句大白话可以——人间富贵的样子大概就是它的样子吧。作为第一代Polo,也就是1979年款的经典复刻,它“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样子实在太动人了!黄金表壳和表链的设计融入到了一起,对于我这样的俗人来说,反正“全金”腕表就是富贵的代名词,金表的尽头就是“金头金带”。另外,38mm的口径也是今天最能平衡大表和正装这两个元素的参数。至于机芯,自然是伯爵DNA的1200P1自动超薄。“金子、马球、超薄”,故事的三部分被融合到一块表,完美。

伯爵Aura高级珠宝腕表(左、中)和伯爵手镯腕表(右)

最后再讲讲几块高珠手表。一方面是伯爵在超薄机芯上的造诣,让所有人明白它不仅仅只是个高级珠宝品牌,另外一方面,“不仅仅”三个字意味着伯爵在珠宝上同样傲视群雄的实力,所以当珠宝和手表合二为一之后就有了著名的Aura系列。如果说超薄机芯这方面的故事更让男性爱慕的话,那么Aura的珠宝系列首先绝对是冲着女士去的。今年两只全新的Aura发布简直是让女士发疯的节奏。去年伯爵也有这样一对,蓝白配色,今年则改成了红白搭配,镶嵌红宝石、粉红色蓝宝石和钻石,有钱买下这样一对,绝对是传家宝式的存在。另外风格张扬的手镯腕表也出了一只新表,金质几何镂雕构造的黄金密纹表链,搭配欧泊表盘,自然也是让人越看越爱的节奏。当然咯,说女表,技术不重要,讲清楚配色、整体气质风格,比什么都重要。

今年对于伯爵来说,是毫无疑问的品牌“大年”。但不用怀疑,伯爵对于制表极限的挑战不可能止步。还记得Ultimate Concept陀飞轮背面的那行字吗?我觉得拿来做结尾比什么都合适,翻译过来就是:“永远比要求的做得更好”。

俞玮玮 (新浪微博:@沉默寡言的酱油蛋)

“蛋总陪你喝咖啡” & “修竹斋”品牌创始人。爱咖啡爱茶最终爱成了事业。至于其他更广泛的各种爱好,诸如:爱表,爱鞋,爱瓷器,爱家具,爱古典音乐......想想自己都害怕了……

2 阅读:2582

凝天看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