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还是个小孩子时,你长大了想做什么?银行行长?

商学中人 2024-04-04 17:02:28

我先来,我的答案是:科学家。

我小时候,长辈鼓励我好好学习时说最多的一句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数理化学好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科学家。

当然,那时候也还有另外一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但对我们那些农村娃来说,这句话没什么杀伤力。

因为同学们都是同村小伙伴,爸爸们都是本村村民,虽然家庭条件会有些差别,但没什么根本的大不同。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嘛。后来读的乡村初中也类似。高中是到城里去读的,班上有一半同学是城市娃包括某局长的孩子某副市长的孩子——但毕竟是在单纯的校园里,还好。大学时同学们来自全国各个省份,不乏一些大城市长大的,眼界见识远胜于我。但也还好,毕竟那时大学也还是单纯的。

不过大学毕业时,明显感受到一些区别了。比如我们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当许多同学都在忙着投简历时,有位同学丝毫不用操心因为毕业就能回原籍省进中国人民银行某支行——其父母就是银行系统的。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家里运作的结果,不过那时大家并没觉得这是多罪大恶极的事,虽然会开几句玩笑。

眨眼20余年过去了,这两天被某小朋友“我爷爷是银行行长,我妈妈是副行长,我长大了也要当行长继承我们的家产”这一事件刷屏。此事刺痛的是人们对于家族世袭、阶层固化、社会不公的敏感。这种事情多不多?真的不少。前两年不是还有位“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的周公子吗?

这种事情多发于一些垄断国企或事业机关公务员部门。工作相对轻松,收入高,福利好,这种体制内的工作会被家族传承,说好听点儿还可以标榜自己献了青春献子孙。条件艰苦或者危险系数高的工作比如刑警,大家都会敬佩几代从警做出牺牲的警察世家。但如果是待遇优厚又安稳的好工作,谁家的子孙不想呢?

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改,一种是小改。

大改就是仿效20多年前的国企改制,管理体制变了,人员机制自然也会变。以我近期接触过的一些企业为例,曾经的西安衡器厂、西安风机厂都是国企,改制后管理模式巨变、厂子也都离开西安市区到了周边县乡,人员之变可以想象。

小改就是承认金融能源等某些行业需要掌握在国家手里的现实,这些企业的体制性质不动,但要保持企业活力不让国家资产变成某些家族的“内部传承”,就必须在招人用人上提升透明度和公开度。虽说举贤不避亲,但不能让小家族裙带腐化扩散,如果将国家的基础性企业变成被若干家族实控,那就真的是误国误民了。

想起一个前苏联的笑话。孩子问自己当将军的爷爷:“爷爷,我长大了也能当将军吗?"爷爷斩钉截铁的说:“当然!”孩子继续问:“那我长大了能当元帅吗?”爷爷摸着他的头说:“孩子,元帅也有孙子。”

孩子原本都是无辜的,坏事的责任都在大人——包括那位不打码就把孩子视频传到网上的大人。

0 阅读:15

商学中人

简介: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