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冯晓晖”公众号转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相关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文较长,故分上下两篇连续发布。
(续前篇)
蔡公时,1881-1928,世居九江十里蔡家堡,自幼勤学,精于经史,善于辞令。
蔡公时像 编者配图
他一生最可圈点的便是革命。1902年,他与本乡进步青年徐秀钧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双双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夕,他与林森,徐秀钧,张世膺等创办"浔阳阅书报社",暗中传播革命思想。李烈钧在湖口举兵讨袁,揭开民国史上的"二次革命",蔡立即奔赴省城策划游说,力求南昌响应九江,见南昌无意策应,他便立即赴粤求援,待他抵粤,湖口战事失利,二次革命失败。他为革命就是这样不辞奔劳。
1916年,称帝后的袁世凯在一片唾骂声中死去,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护法军,孙为大元帅,蔡公时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参议,自此他便在南方政府任事。因其善于辞令,国民政府便用其之长,委以交涉斡旋工作,先后被任命为江西,金陵,山东交涉员。
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 编者配图
1928年,北伐军进入山东,日本借口保护侨民,出兵侵占济南。5月1日,北伐第四十军开进济南,日军旋即寻衅,与中国军队发生摩擦,打死中国军民多人;3日,日军又向四十军驻地进行围逼,蒋司令竟下令四十军撤出济南。日军便冲进山东交涉所,无理搜索,蔡公时怒斥日军无视中国主权的野蛮行径,竟被日军绑起,割去耳鼻,随后又将全所外交人员共17人全部杀害。紧接着日军便在济南大肆掠杀,屠杀了5000余人,制造了民国史上惊人的"济南惨案"。
此事震惊全国,举国上下一片愤怒,在中国人民強烈反对和国际舆论压力下,迫使日军最后撤出了济南。蔡公时虽不幸遇害,但他在国人心中是英雄,是国人公认的烈士!
九江南湖公园蔡公时纪念碑 编者摄
万氏家族最具代表的人物有两位,一是万中 桢,另一位是万和湖,二人均为万衣之裔,世居莲花洞。
万中桢,1878-1947,是万氏"中"字辈的长子,依秩顺理掌管万氏家业,产业,并宏扬万氏祖传"善"道,使万氏家业得到发展,莲花洞一带的乡里乡亲,全都尊称他为"万家大老爷"。
在清末民初之时,由他发起组成了九莲公路扩建处,带头捐资、集资,将九莲公路扩宽,加厚,使之可供两辆马车并行。此番工程之后,为后来可供汽车通行创造了条件。
本市知名营造商张谋知于1915年创办"大同汽车运输所",开通九莲汽运,正是因为有了这次扩建的基础,才能办起。万中桢也于1921年开办了"九庐汽车运输公司",自购德国产的烧炭汽车,经营起九江至莲花洞的客、货运业务;到解放前夕,发展成为拥有三部小车,六部卡车的规模,在当时的九江可谓首屈一指,为促进九江运输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莲花洞行走的福特T型汽车和路旁的轿夫 编者配图
清民之际,万中桢在莲花洞和浔阳城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一度南行庐山,此行只到两处探访,一是山北莲花洞的万氏府邸,另一处便是山南海会寺。仅此可见当年万氏之显。
万和湖,1913-2006,是万中桢的侄子,其父万中炜是万中桢的弟弟。万中桢年事高时,将万氏的家产事业全都交给万和湖打理,故在民国年间,他是万氏家族的又一掌门人。
万和湖的父亲万中炜(又名万勋),青年时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熊式辉同学,二人交谊颇深,熊后来成为江西省主席,而万却英年早逝。国民革命时期,万中炜在李烈钧麾下,曾任李烈钧警卫营营长,二次革命失败后,随李退至两广,继续与军阀进行抗战,1922年,万在广西与陆荣廷部相战,不幸牺牲。
中炜逝时,万和湖年仅9岁,可谓幼孤,由大伯万中桢哺养,并助其完成学业。万毕业后,赴省面谒熊式辉主席,被安排在省机关为一科员。抗战期间,省机关迁至泰和,此时万和湖被委任为江西省公卖局缉私专员,负责打击各种走私活动,维护战时社会经济秩序。
抗战胜利后,他被任命为浔阳镇镇长,在此任上,他组织九江市民,实施并完成了几项重大工程,如十里铺飞机场扩建,九莲公路的固面拓宽等,为战后九江的迅速恢复与繁荣做了积极的工作。
这期间,他既忙公事,又忙家事,此时万中桢年事已高,将许多家族产业琐事交他管理,1947年,万中桢谢世,他便全盘撑起了家族之事。在他手上,万氏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上海购置汽车,使万氏汽车运输业得到增强。
他还积极为家乡做善事,造福乡梓,当他看到莲花洞尚无学校,这里的孩童读书难,便由万氏捐资,在莲花洞建起了一座小学堂,1948年学堂建成,莲花洞的孩童和乡亲一片欢欣;当地的一些文人也被他的这一善举所感动,不计报酬多寡,自甘来校教书。很长一段时期,莲花洞人对二万都是常铭于心。然而随着时间的磨砺,如今对二万也是无人知晓了。
九江的这些人物,给历史,给九江,都留下了故事,他们都用自己的成就,在人生中书写了一段辉煌,在历史上留下了一道划痕;九江人对他们不但缅思,也奉上了应有的回馈,"四大家族"的称谓,便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老石(作者像)
【读后记】石老师对四大家族的代表性人物,介绍得很清晰。但编者还是有个疑问:文中提到本市知名营造商张谋知,一个儿子做过九江市市长,一个儿子设计了龙开河铁桥,一个女儿嫁给了财政部长宋子文。编者在一份民国报纸上看到,当年蒋介石等高官坐火车来九江,下车(在老火车站)后先到二马路的张宅休息,再上庐山。张宅即老市委党校,现在的老年大学月亮湾校区。这样的家族在民国也算得上显赫,为什么进不了九江四大家族之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