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四大保镖结局如何?一人归隐一人替张而死,一人成香港首富

嘉志阅览过去 2024-12-13 17:28:48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在幽禁中度过了漫长半生。

鲜有人关注,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那些与他形影相随的保镖们,

他们有人戎马一生,有人退隐市井,远赴商界巅峰......

究竟是什么样的际遇,令他们的彼此纠缠,又各奔东西?

归隐者谭海

谭海生于1891年,原是辽宁一位鞋匠之子,父亲粗布麻鞋间的叮叮声,曾一度是他生活的全部。

他少年时便离家拜师学艺,磨砺出一身过人的武技。

此后他投身军旅,加入了张作相的部队,两人同为辽西人,因辈分相近,谭海喊他一声“伯伯”。

张作相慧眼识珠,将他推荐给了张作霖,而张作霖则把他送到了张学良身边,成为少帅的首位贴身保镖。

从北伐战争到西安事变,谭海始终伴随在张学良左右,为他挡刀避箭,数次化解危机。

1928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东北群龙无首,在东北军内忧外患之际,谭海数次护送张学良出入险境。

张学良继位不久,杨宇霆、常荫槐等东北军元老依仗资历横加干涉,试图控制张学良的决策。

两人不仅在军事上反对张学良的改革,更利用职权贪污公款,结党营私。

谭海敏锐地察觉到杨、常二人对张学良地位的威胁,在一场秘密会议中,他直言建议铲除二人,以防后患。

最终,张学良在深夜召见杨宇霆、常荫槐,两人刚进屋便被谭海一枪毙命,这一枪,平息了东北军的内部动荡,也为张学良的执政稳定铺平了道路。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随蒋介石返回南京,从此被软禁,谭海则奉命返回天津守护张家的财产。

在那个举国动荡的年代,许多家族产业因战争灰飞烟灭,而张家却在谭海的尽心尽力下毫发未损。

他用一种几近隐忍的方式完成了少帅的托付,拒绝了国民政府的拉拢,数十年间,从未对张家的资产起过一丝非分之想。

身处天津的那些年,谭海一面打理张家的事务,一面密切关注少帅的消息。

他的房间内挂着一幅油画,背后密密麻麻写满了记录张学良近况的文字,这是他对主公无声的牵挂。

1954年,谭海因病离世,未能再见张学良一面,与张学良的再会,或许只能寄望于来世。

首富何世礼

在张学良的四位保镖中,何世礼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的身份与其他保镖截然不同。

1906年出生于香港的何世礼,家境殷实,其父亲何东是当时香港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警钟长鸣,何世礼自幼耳濡目染,他不满西方列强的欺凌,立志投身军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捍卫祖国。

他远赴欧洲求学,先后考入英国胡列兹皇家军事学院和法国炮兵专门学校,专攻炮兵技战术。

30年代初,满载理想的何世礼学成归国,立志以军事专业报效国家。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战频仍、军阀割据的动荡时期,他在上海的生活更像是一名无所事事的旁观者,天天看报纸和听广播,深感自己的抱负无处施展。

这时,他听闻张学良在东北锐意改革,招贤纳士,意图通过建设军备提升抗击日本侵略的能力。何世礼慨然北上,投奔张学良。

他的到来迅速引起了少帅的注意,何世礼主张强化炮兵力量,提出建设葫芦岛军港,以备将来抵御日本关东军的入侵。

这些建议深得张学良赞同,二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何世礼成为少帅身边的贴身副官。

1936年,事变爆发时,何世礼正在香港度假,消息传来,他断然不信张学良会“叛变”。

国民政府迅速解除他的职务,将他与张学良的关系彻底切断。

失去军职的何世礼一度感到彷徨,但他很快选择以另一种方式为国家尽力,他结识了宋子文,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七七事变后主动请缨前往前线杀敌。

他凭借军事天赋一路晋升,抗战胜利时已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内战的爆发让何世礼对国民党失望透顶,蒋介石的分裂政策更让他心生厌弃。

最终,何世礼选择辞去军职,返回香港接管家族产业。

他的商业天赋与军事背景相辅相成,何家的事业在他的管理下蓬勃发展,甚至超越了他父亲在世时的鼎盛时期,何家成为香港当之无愧的首富,而何世礼也成为名动一时的商业领袖。

在这荣耀的背后,何世礼始终未忘记他的初衷,他坚守“一个中国”的信念,对蒋介石的两岸分裂政策嗤之以鼻。

令人动容的是,上世纪90年代,已届耄耋之年的何世礼两次前往夏威夷探望张学良。

这是少帅与他四位保镖中唯一的一次重逢,也是历史遗留下的一次迟来的告别。

在谈话中,他们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感叹命运的跌宕起伏,何世礼直言:“少帅的恩情,我一生难忘。”

1998年7月,何世礼安然离世,享年92岁,他的一生,从军人到商界巨擘,从少帅保镖到张家挚友,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忠诚与担当,他不仅为张学良尽忠,也为国家命运奔走。

壮烈牺牲的姜化南

姜化南的早年经历充满坎坷,出生在吉林梨树一个普通家庭的他,幼年失去了父亲,跟随母亲艰难度日。

后来,姜化南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保定军校,从此踏上了军旅之路。

他的才干在校期间便崭露头角,毕业后被郭松龄引荐到张学良身边,两人年纪相仿,性情相投,很快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姜化南也被提拔为警卫队队长。

1926年9月10日,张学良奉父亲张作霖之命,率部前往剿灭驻扎在张家口的土匪头目王永清部。

张学良乘车抵达张家口车站时,姜化南察觉到站台气氛不对,拦住张学良,主动要求替他下车训话。

姜化南刚下车站定,隐蔽在暗处的狙击手便扣动了扳机,子弹瞬间射入他的太阳穴,他当场倒下,再也未能醒来。

年仅26岁的姜化南,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少帅。

姜化南的牺牲令张学良悲痛欲绝,为了表达感念之情,张学良特意为姜化南的遗孀和母亲购置了28间高宅大院,并在梨树东的一片风水宝地为他修建了一座气派的陵墓。

陵墓背后刻着张学良亲笔书写的挽联:“肯使松花淘壮士,祇令梨树识将军。”短短十四字,满含悲痛。

如果没有姜化南的果断行动,少帅或许就会命丧于此,那么西安事变以及之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可能截然不同。

可以说,姜化南用自己的鲜血为中国近代史铺就了一条新的轨迹。

“捉蒋”总指挥。

刘多荃与姜化南同为保定军校的优秀毕业生,二人因在校期间的深厚友谊,后经姜化南引荐进入了张学良的东北军。

与姜化南同样忠诚、果敢,刘多荃还展现出不凡的智谋与领导力,很快赢得了张学良的赏识。

作为张学良的护卫队副队长,他不仅确保少帅的安全,还多次在军事行动中展现卓越的指挥能力。

1936年,当时,国共关系紧张,日寇虎视眈眈,但蒋介石却一意孤行,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这一战略引发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不满,二人力主逼迫蒋介石改变立场,联共抗日,刘多荃被委以“捉蒋”行动的总指挥重任。

1936年12月12日清晨,行动拉开序幕,刘多荃统率105师、第6骑兵师及张学良卫队的核心部队,迅速对华清池发起合围。

行动前,他下达了两条明确指令:一是确保蒋介石生命安全,二是暂时隐瞒行动真相,仅告知士兵“张副司令被扣押”。

这番指令巧妙平息了部队可能的疑虑,充分调动了士兵对张学良的忠诚,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抵抗。

随着命令传达,各路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华清池,刘多荃所指挥的行动干净利落,蒋介石虽试图逃脱,却最终被迫束手就擒。

蒋介石被押送至张学良指挥部后,刘多荃的任务告一段落,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承诺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后,刘多荃继续效力于张学良部队,随着抗战全面爆发,他率49军浴血奋战在淞沪战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抗日决心。

由于蒋介石始终对刘多荃心存芥蒂,淞沪战役后,49军惨遭日军重创,却迟迟得不到补充兵力。

最终,刘多荃无奈以残存装备重整部队,但蒋介石却借机撤换了他的心腹,将109师换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

至解放战争爆发,蒋介石为笼络东北军旧部,再次重用刘多荃,将其升任陆军上将。

此时的刘多荃早已对国民党内战政策深感不满,他逐渐疏远了国民党阵营,于1948年举家迁居香港,并最终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宣布起义,投身祖国建设事业。

结语

无论是成为香港首富的何世礼,隐居天津守护张家财产的谭海,年少英勇为少帅捐躯的姜化南,还是以“捉蒋”行动改写历史的刘多荃,他们的命运虽各有殊途,却始终与张学良的跌宕人生紧密相连。

在历中,个人的命运常常被大时代裹挟,但正是这些鲜活的个体,使得历史更具人性和温度。

0 阅读:0

嘉志阅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