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你是否知道,胃癌被称为中国“沉默的杀手”?它的早期症状常常隐匿不显,等到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
胃镜检查被视为发现胃部疾病的“黄金工具”,但它究竟多久做一次才合适?今天,我们从医学角度为您揭开答案,这关乎健康,更可能挽救生命。
胃镜的“神奇作用”:它是检查胃镜,这个让很多人听着就“头皮发麻”的检查项目,其实是胃部健康的“侦察兵”。通过胃镜,医生能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健康状态,发现溃疡、炎症,甚至是早期的癌变。
据《中国消化道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意见》(2020年版)显示,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手段,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
有些人可能觉得,胃镜检查多做几次更保险。医学研究表明,胃镜并非越频繁越好,过度检查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胃镜究竟多久做一次才合适?接下来,我们将为您逐步揭晓。
谁需要定期做胃镜?这些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频繁做胃镜检查,但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胃部健康:
1.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胃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有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曾患胃癌,建议从40岁开始,每隔1-2年做一次胃镜。这是因为胃癌家族史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案例:
浙江某医院接诊了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其父亲因胃癌去世。他因长期胃胀不适前来就诊,结果胃镜发现了早期胃癌,经过微创手术后,他恢复良好。医生提醒,这类患者定期检查非常关键,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2. 长期胃部不适的人如果您经常出现胃胀、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务必要及时就医。胃镜可以帮助排查是否存在胃炎、胃溃疡或更严重的问题。
医学数据: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中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48万人,其中约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许多患者早期的胃部不适被忽视,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3.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癌密切相关的细菌。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胃癌风险是普通人的6倍。如果确诊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并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胃镜。
小知识:幽门螺杆菌并非“谈菌色变”。通过规范的抗菌治疗,大多数感染者可以清除细菌,降低胃癌风险。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4. 40岁以上且饮食习惯不良的人中国人饮食中盐分偏高、腌制食品摄入较多,这些习惯都会增加胃部疾病的风险。从40岁开始,建议这些人每2-3年做一次胃镜,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饮食小建议:· 少吃腌制和熏制食品:如咸菜、腊肉。
· 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胃镜检查频率:没有这几种情况,建议2-3年做一次专家指出,对于普通人群,如果没有明显的胃部不适、胃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即可。过于频繁的检查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也会增加心理压力。
如果您属于上述高危人群,或在胃镜检查中发现了胃炎、胃溃疡等问题,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缩短检查间隔,可能需要1年甚至半年复查一次。
胃镜检查前的准备:这些细节千万别忽视为了让检查结果更加准确,胃镜检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 空腹8小时:检查前一晚不要进食,早晨也不要喝水。
2. 停用某些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等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需在检查前停用,具体停药时间请咨询医生。
3. 保持放松:很多人害怕胃镜,其实现代医学技术已大大减轻了检查的不适感,部分医院还提供无痛胃镜选项。
早发现早治疗:胃镜是健康的“守护者”通过胃镜检查,我们能发现胃部的潜在疾病,还能在早期胃癌、胃溃疡等问题尚未恶化时采取干预措施。胃镜检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胃部健康,等到问题严重时才追悔莫及。
一个真实的故事:
江苏一位56岁的女性患者,因胃部隐痛来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是早期胃癌。幸运的是,她通过胃镜下的微创切除术完全治愈。她感慨地说:“要是再拖下去,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温馨提醒:关注胃部健康,从生活习惯开始要保护胃部健康,除了定期检查,还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 饮食均衡:少吃油腻、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
· 规律作息:熬夜和压力过大同样会增加胃病风险。
医生的呼吁:胃镜检查,健康管理的起点作为医生,我们希望更多人能重视胃镜检查的重要性,同时学会科学管理自身健康。定期体检、注意生活细节,疾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从今天开始,关注胃部健康,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家人负责。健康的身体,是生活最大的财富!
引用资料
1. 《中国消化道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意见(2020年版)》
2.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胃癌报告》。
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病防治科主任医师公开讲座。
4. 《2021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风险研究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