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里,开放式蓝牙耳机就这么席卷了全国乃至全球,要知道在韶音2023年春夏之交推出OpenFit之前,这个子品类还是片荒地,那会儿的蓝牙耳机阵营除了蓝牙入耳式、蓝牙平头(包括苹果吹风机)和骨传导以外,就只有说蓝牙头戴和颈挂式这俩补充。结果大潮一来千帆过,过往的一年传统蓝牙耳机(TWS)的市场份额从71%下跌到64%,同时头戴式和颈挂式也持续下跌,多出来这百分之十几全都跑到开放式这里来了,就这咱们说的还只是出货量,考虑到开放式耳机的平均客单价更高这个事实,以销售额而论这个占比更是惊人——才一年多啊同学们!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波需求,它不是以韶音为代表的厂家们凭空创造的,而是从消费者日常痛点里直接发掘出来的,“同时兼顾听歌和听到外界环境”这个命题本就存在,之前消费者是用Airpods吹风机、是用TWS里的环境音来解决这件事。但是咱也知道,这两种方案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再加上许多人越来越重视耳道健康,越来越排斥入耳式异物感,使得开放式一经面世就让相当多的消费者产生了相逢恨晚的感觉,热卖,顺理成章。
这其中,韶音的一代OpenFit,不光它是开了先河,而且它早几年就做好计划且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搞研发,也使得它的佩戴品质和声音品质广受赞誉,跟很多一看这品类挣钱赶紧找工厂做方案紧急上马的玩意儿,使用体验可以直接拉开差距。所以,新一代舒适圈OpenFit 2,它啥时候发,会做出哪些改进,这件事不光是业内人士,很多消费者也都翘首以盼。
那么,在使用了几天之后,咱们就来看看,韶音新一代舒适圈OpenFit 2的实力提升吧:
首先这外观大体是没咋变的,毕竟一款开放式耳机的设计,从轮廓到重心分配到材质选用,任何一点都会直接影响佩戴感,既然上一代也在佩戴感上颇受好评,对比很多竞品实际上拥有压倒性优势,那么对成熟成功的设计做轻易大改的确不明智,依旧是遵循黄金佩戴曲线的海豚弧耳挂,并且耳挂拐点位于整机曲线的黄金分割点,内嵌柔性钛丝来适应各种耳型。重点改进的地方则是贴耳处升级为双层硅胶设计,全面包括液态亲肤硅胶并且内层升级为超零度硅胶,一切都为了久戴不累——我作为一代的重度用户(我还是个戴眼镜的),这次的新一代产品能感觉到舒适性小有提升,尤其是贴耳处更舒服,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提升可不容易。
更显眼的改进是实体按键的加入,相对于触控键我个人更喜欢实体键,无论是摸索还是操作反馈,它都更明确,也更适合走路乃至骑车时来操作,两边各一个,单击双击长按均可,当然了如果你说你就是喜欢触控也没关系,它也带触控啊!在App上切换一下就可以了。然后实体和触控按键都能自定义功能,这下方便极了对吧?
但是这个颜色吧,我觉得太保守了,二代和一代轮廓类似,那配色就不该那么近似,不凑近了看到那颗实体键,很多人都无法判断这是一代还是二代产品,除此之外LOGO字体质感这种细节有所不同,也都是细微的外观差异。希望韶音在不久后能推出些新配色,你做限量版也行啊,李现你也签了代言那你用起来嘛!
续航大升级,整机48小时超长续航,可连续播放11小时——实际上一个人,算他8点起床2点睡觉,这中间18个小时不可能一直放歌吧,如果是待机一半听歌(打电话)一半的话,都完全顶得住,何况我试过在电量用光之后放进耳机盒几分钟就拿出来,也已经给耳机充了三四成了。所以说这个续航绝对是够够的,电源管理逻辑也变得更为合理,整机待机270天,说人话就是你再也不担心放几天会自己没电了,痛点解决,完美!
其余诸如IP55防水防尘、双设备连接、蓝牙5.4、音效选择和音效自定义调整这些一应俱全,AI通话降噪我也试了蛮多次(拿到个新耳机就找人电话唠嗑,甚至连线一起打游戏这是我习惯做的事),非常清晰且失真小,打电话亚克西~
嗯嗯,该聊音质啦……我知道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开放式耳机嘛,音质又不可能好到哪里去,能出声放个动静然后能打电话不就行了呗?这块儿你就随口说两句得了呗?
理儿本来说是这么个理儿,但是呢,一来我始终认为除非医院诊断你听力有大问题,否则大部分不要老说自己是什么“木耳”,听觉跟味觉一样它是五感之一,大多数人只是说在辨别音质这件事上经验没那么多(或者直接就是对此不感兴趣),却不代表说辨别不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让你长时间用一个好的,忽然给你换成差的,你一下子就能感觉到差异,此所谓“由奢入俭难”是也。开放式耳机的音质当然也是分好坏的,如果可能的话,为什么不给自己选更好的那个呢?
二来,韶音OpenFit 2的音质,自我突破十分显著,其显著程度使得我原先抱持的“开放式耳机做音质没有出路,作为一个工具性质的产品这是事倍功半的事儿,做到差不多然后拼其它方面就得了”这个观念大为动摇,我在听了它几天之后,现在倒是觉得,开放式耳机以后的音质,一定可以一代比一代强,尤其是具备头部实力的这几家厂牌,会越发值得期待。
怎么回事呢?
因为韶音给OpenFit 2上了个平板单元!
韶音在OpenFit 2上,先是基于最新自研Shokz DualBoost™架构,在腔体里弄超大双单元——是真的超大好吧,定制21*11mm超大动态单元,等效直径17.3mm,这个尺寸普通耳塞看一眼就得吓哭,然后另一颗单元直接5.5mm直径高瞬态平板单元,把如今炙手可热的平板技术直接拉进产品里,要命的是这颗平板还是他们自研的,给了独立出声孔。然后为了合理调配声音又加持了Shokz OpenBass™2.0算法,DRC算法动态调节来试试全频段优化听感。当然了祖传的防漏音也是要的,DirectPitch™2.0分频降漏音一样给用上,尽管开放式的漏音原则上不可能百分百杜绝,安静的场合应自行控制音量(而且这次OpenFit 2的最大音量设置得很敞亮,七八成的情况下就已经声压很大了,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多一些余裕总是好的,与此同时这也导致了开太大肯定会被旁边听到),不过能防多少漏都是好的,这是旗舰嘛,技术全给它糊上去,准没错。
听感方面,OpenFit 2的风格特征是,它细腻秀丽致密,解析和中高频极佳,空间感的展开极佳,乃至于提供了一种物理意义上的“空间音频感”——我一直强调说开放式耳机相对于有线耳机,尽管因为发声单元距离人耳的听觉细胞,这中间隔着一段空气,使得低频和信息量必然在传输中产生大量损失,可它不是全无优势的,声场和空间感就是它最大的优势,以往的耳塞,塞进耳朵里之后,想要营造大声场和开阔感,需要在单元素质和腔体构造上花很多心思,开放式耳机则天然拥有外向开阔的大声场。问题在于之前的开放式耳机们,它做不到很漂亮的信息量,信息“漂没”大半之后再被听到,宽度和自然度是有了,不同乐器不同音乐细节之间的层次感它没法有效呈现。
而OpenFit 2,由于这两个单元,动圈的那个有效面积太大,平板的那个高频细节又特别顶(平板单元的优势正在于此),韶音各项技术加持下它们的综合做工又很合理互补,使得传进耳朵里的声音,信息量分离度比之前的所有开放式耳机都多了一大截(是的,比之前所有都强,质的跃升),然后条理和层次感也处理得很优秀,在听感上就呈现出了一种不仅开阔不仅高频透亮,且不同乐器间给得到很好的层次排布和秩序分明。虽然这样的秩序性还不足以比拼高价有线耳塞,但它自然啊——它不塞着你耳道的情况下,出声单元本就挂在耳外的位置的情况下,这种体验不光舒适,它还极度的自然开阔,能如此兼顾舒适开阔自然的情况下还做出优秀的分离度层次感,这层次感和立体感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耳机(和以往的不入耳式),耳外传来的一层一层的能量,在充满空气感的氛围里立体分布的表达,乃至乐器定位都小有架势(不能深究,起码有比没有强),这种感觉就很美妙了,所以我称之为物理意义上的“空间音频”——以往的开放式,有这个趋势而不具备这个实力,韶音OpenFit 2等于是做了一层不错的突破。
低频方面,由于平板单元的加入使得整体声音能量重心往中高频挪,故而相对于OpenFit一代的重视中低频饱满自然来说,OpenFit 2的低频会给人一种量更小而细腻度颇有提升的印象,也就是说它的低频更加遵循健康够用就好的原则,中频厚度也是这样的倾向,不过演绎流行音乐和日常的乡村轻摇滚这些已经很够用了,高频和细节优化那么多你总不能样样都留的,尤其是这个高频顺滑细腻而不硌楞刺激,听着实在是舒展明媚,充满了透明度,信息表达纤丽而柔和,令人沉醉。
总结下来就是,韶音OpenFit 2展现出了以往此类产品绝对无法企及的音质综合实力,哪怕咱退一步,假设你就是那个觉得开放式耳机出声就行的人,我也建议你去听一听试一试,试完你再听其余同类产品,你可能会改变一些想法,毕竟吃过好东西的人再让他去英国留学,那他真的只能做饭了,人可以没了有,不能有了没。
所以,未来的开放式耳机,音质还能不能更好?我现在觉得还可以更好,尤其是对韶音有期待,尤其是对后面OpenFit 3这样的产品期待值一下子多了很多,如今的大家,预算合适需求明确的话,直接剁这个新鲜出炉的2代即可——它改掉了电源管理痛点,它佩戴更好,它加入了方便的实体按键,它音质大幅升级。很明显,它是个名实相副而实力强劲的,开放式耳机里的新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