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网友沉默

澹秋是映山 2025-02-11 17:50:31

公元219年,三国时期的大将夏侯渊被困在定军山里,被黄忠团团包围。他走投无路,长叹一声说:“哎呀,都是因为我太固执,不听主公的话,现在把手下们逼到这个地步,真是我的错啊!”说完,他骑上马,挥舞着大刀,再次冲进了敌军中,最后力气耗尽,战死了。说到《三国演义》里的经典场景,这个“定军山黄忠斩夏侯渊”的情节,可以和“关羽斩颜良”媲美。后来,人们对这个故事的创作一直在发展。先是改编成了京剧的传统剧目,后来又被拍成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值得提一句的是,艺术创作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仍然会有艺术上的加工和调整。比如说,“阵斩夏侯渊”这个故事里,主要功劳被归给了黄忠。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夏侯渊的死亡背后其实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谋,完美地利用了他的性格弱点。那么,在真实的历史资料中,定军山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夏侯渊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以能征善战、勇猛无畏著称。曹操曾经夸奖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还说:“吾与尔不如也。”从这些话可以看出,曹操对他非常赏识。但是,如果只有勇敢而缺乏谋略,就会走向危险的境地。夏侯渊的悲剧正是因为他过于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智囊全集》里提到,夏侯渊是西汉名臣夏侯婴的后代,住在谯县。因为他和曹操是老乡,从小就是好朋友。不过要注意,虽然曹操出身官宦家庭,他爸爸曹嵩其实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他本来就是姓曹的,跟夏侯家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有人说曹操本来姓夏侯,这完全是瞎编的,小说里这么写的,不能当真。说到曹操和夏侯渊的关系,主要是因为两家有亲戚关系。夏侯家算是曹家的附庸,像夏侯惇、夏侯渊这些人自然得给曹操打下手,当他的小弟。

有一年,曹操干了件违法的事,他爹曹嵩心疼儿子不想让他受罪,就让夏侯渊替他坐牢三年。后来曹操花了大价钱把夏侯渊捞出来,为了感谢夏侯渊,还把他老婆的妹妹介绍给了夏侯渊,俩人就成了连襟。之后曹操去了洛阳打拼,夏侯渊则留在老家种地。可是那年闹饥荒,夏侯渊的弟弟差点饿死了,临终前把一个不到三岁的小侄女托付给了夏侯渊。那时候闹饥荒,哪家还有多余的粮食啊?夏侯渊家里粮食都不够吃,自己孩子都快养不活了,哪有多余的粮食去照顾一个小女孩呢?

夏侯渊这个人特别讲义气,为了亲情可以做出很大的牺牲。他甚至把自己的口粮给了小侄女夏侯氏,自己却忍痛割爱。结果这个夏侯氏后来被张飞抢走了做老婆。曹操听说这件事后非常难过,说:“都怪我太疏忽了!”然后马上派人送去大量的钱和粮食,并把夏侯渊带到自己身边。夏侯渊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但他很会从实际操作中学习。跟着曹操打了好多年仗,他的军事能力进步很快,很快就成了一个优秀的将领。他曾经五次单独领兵打仗,无论是南征还是北战,都立下了不少战功,帮助曹操一步步壮大势力,最终打败了袁绍,统一了中原地区。

夏侯渊多年的军队生活让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战风格,他注重快速行动,擅长打“闪电战”和“突袭战”。人们因此称赞他:“典军校尉夏侯渊,三天能走五百里,六天就能跑千里。”凉州之战是他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次。当时曹操击败了马超,但马超不甘心失败,决定卷土重来。公元212年,马超向张鲁借了几万兵马,突然袭击卤城,卤城形势危急,守将赶紧派人向夏侯渊求救。夏侯渊手下的谋士建议他联系曹操,听从曹操的指挥。但夏侯渊说:“曹操远在邺城,来回四千里,等他的命令下来,我们的人肯定已经败了,这不是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做法。”

意思是,夏侯渊觉得路途太远,如果靠书信联系,打仗肯定来不及,所以他带着张郃和五千精兵日夜兼程赶往卤城,给马超来个出其不意。从那以后,马超就彻底放弃了对凉州的想法。之后,夏侯渊简直像战神附身一样,连续打败了韩遂、宋建和河西各部落的羌人,来回奔波千里,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每战必胜,每攻必克!”难怪曹操感叹:“夏侯渊在关右地区如虎添翼,所向无敌。孔子说过:我可比不上他啊。”由于多年的顺风顺水,夏侯渊渐渐有点儿自大了。曹操多次提醒他:“当将军的要有谨慎的时候,不能光凭勇气。勇敢是基础,但要用智慧去指挥;只知道逞勇斗狠,那只是个莽夫罢了。”

可惜夏侯渊不当回事,这也给他后来在定军山兵败埋下了隐患。公元219年,曹操平定了汉中,就让夏侯渊去驻守那里。刘备知道了,马上派大军压过去,两军就在定军山对峙上了。有一天,刘备手下的黄忠把夏侯渊军营外的拒马桩给破坏了。夏侯渊听说后大怒,立刻下令自己带兵去修。夏侯渊的手下张郃感觉不对劲,觉得可能有埋伏,就拼命劝夏侯渊说:“这种事情派个小将来就行了,您没必要亲自去。万一敌人突然袭击,那可就麻烦大了。”

夏侯渊根本不在乎,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说:“敌人见到我,肯定不敢过来。”然后他就带着400个士兵出了营地去修理那些拒马桩。结果正如张郃预料的那样,夏侯渊刚出营没多久,就被黄忠给突袭了。夏侯渊一下子被敌人团团围住,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这位勇猛的将军最终在定军山战死了,远在邺城的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直拍胸口,痛心不已。定军山之战成了汉中战役的关键转折点,从那以后,胜利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刘备这边。“就算曹操来了,也没办法改变什么,我一定能拿下汉中。”后来刘备真的赢得了汉中的胜利,并且在同一年当上了汉中王。

夏侯渊的命运就是性格使然。他英勇善战,成了著名的将领,帮着曹操统一了中原。可是,他的骄傲也害了他,最终在汉中兵败,让曹操失去了这个地方。就像那句话说的,“自现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 夏侯渊的成功和失败都因为他太骄傲了。他太在乎自己过去的战绩,这是自满;不听张郃的劝告,这是自以为是;轻视敌人,这是自负。最后在定军山战死,看起来是个意外,其实早有定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三国志》里就是这样写的。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