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央让粟裕当了红七军团的参谋长,那时候刘英是红七军团的政治部主任。从那以后,他们俩就开始一起打仗了。刘英是江西瑞金人,虽然他只上了小学,但他从小就爱看书,所以知道的东西特别多。1929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带着红四军到了江西瑞金。热血沸腾的刘英决定参军。那时候的红四军特别缺文化水平高的干部,所以刘英就被分到军部,做了会计、出纳和文书这些工作。虽然刘英是从文职出身的,但他一直想去前线打仗。没过多久,他就去找毛主席,请求去一线作战部队。
毛主席看到他这么有干劲,就把他从机关调到了一个连队当干部。后来,刘英经历了很多战斗,一步步升到了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成了非常有名的红军将领。粟裕到红七军团后,两人合作得很紧密,一起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不过,因为这次反“围剿”失败了,刘英和粟裕的命运也开始发生变化。1935年1月,刘英和粟裕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军在怀玉山遭到了七倍于己的敌人的围攻。他们带领部队拼命战斗,最终带着几百人突围出来。之后,他们把剩下的队伍合并成了一支挺进师,粟裕当师长,刘英当政委。
为了保护这星星之火,他们带着挺进师进入了浙江,开始打游击,建立苏维埃根据地。在庆元县斋郎村,刘英和粟裕带领五百多人,硬是顶住了三千多敌军的进攻,赢得了斋郎大捷。之后,挺进师进入了浙西南地区,逐渐建立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虽然粟裕和刘英的关系很好,但后来因为一件事情闹僵了。1935年,粟裕和刘英带着挺进师到了闽浙赣边界,和叶飞的闽东游击队会合,成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当书记,粟裕当组织部长兼司令员,叶飞当宣传部长。不过,那时候部队里唯一的一台电台在战斗中被毁了,刘英不知道遵义会议的事,所以还在坚持“左”的路线。这让叶飞很不满,他多次不听刘英的命令,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1936年,刘英以临时省委书记的身份命令粟裕把叶飞带到他的驻地,并扣押他送到省委。粟裕虽然不太愿意,但还是遵命了。可是,在押送叶飞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国民党的袭击,叶飞趁机逃跑了。这件事让刘英误以为是粟裕故意搞的,所以她就把粟裕关了起来,并给他罗列了17条“罪状”。粟裕为了能出去,最后只好违心地承认了几条“罪状”,但这也让两人的关系彻底闹僵了。
后来,粟裕带着挺进师的主要力量回到了浙西南,刘英在福鼎和泰顺一带继续打游击,叶飞则回到了闽东。全面抗战开始后,虽然他们的队伍都改编成了新四军,但粟裕在皖南、刘英在浙江、叶飞在闽东,基本上还是各干各的。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浙江的革命形势也急转直下。然而,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刘英作为中共中央华中局闽浙赣三省的特派员,仍然坚持领导浙江、福建和江西三省的工作。1942年2月,因为叛徒告密,刘英在温州被国民党特务抓了起来。他在监狱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审问,始终没有屈服,还一直宣传抗日统一战线,连看守他的狱卒都被他感动得不好意思。
5月17日,蒋介石听说刘英被抓了,害怕我们党会去营救,赶紧从重庆发了封加急电报:“赶紧把刘英干掉!”第二天,也就是18日,刘英在永康方岩的马头山上被敌人给杀了,当时他才39岁。刘英牺牲后,附近的一些村民——程修禄和黄荣法,把他埋在了方岩山脚下的马头山旁边,并种了两棵刺柏作为标记。后来国家成立了,刘英的墓就被建在那里,之后还扩建成了刘英烈士陵园。粟裕听到刘英牺牲的消息后特别难过,他说:“我这老朋友就是有点固执,但他确实是个英雄。”之后,粟裕派人到处找刘英的家人,找到了他的遗孀后,一直派人细心照顾她,直到她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