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设宴欲害干部!杨成武一举动救下全员

澹秋是映山 2025-02-11 17:55:25

1937年,华北上空战火连天,天空都被硝烟熏得乌黑,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日本侵略者肆无忌惮地践踏这片古老的土地,他们走过的地方,村庄变成废墟,田地荒废,无数百姓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流浪,家庭破碎的悲剧不断上演。在这混乱的时代,有个叫赵玉昆的小人物,在河北易县率先喊出了“抗日救国”的口号,很快就聚集起了一千多人的队伍。赵玉昆本来就是个普通农民,但因为赌博把家底都输光了。走投无路的他去了东北,在东北军里当了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失去了根据地,待遇也直线下降。赵玉昆最后干脆退伍,干起了抢劫的勾当,结果被抓进了北平的监狱。到了1937年“七七事变”,赵玉昆趁乱逃出了监狱,回到了老家易县。不久之后,日本人占领了华北,赵玉昆看到了新“机会”。他打着抗日的幌子,召集了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实际上干的却是土匪的勾当。1938年3月,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抗日游击军来到易县,听说这里有一伙土匪胡作非为,立刻对他们展开了打击。

赵玉昆被抗日游击军打得落花流水,只好使出一招苦肉计,主动要求加入游击军。孟庆山心想国家有难,应该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赵玉昆加入游击军后,确实老实了许多。当地人都满怀抗日热情,纷纷投奔到他的麾下,队伍很快壮大到了五千多人。不久后,杨成武带领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主力部队来到易县。赵玉昆的手下被杨成武收编,改编成了冀中军区游击军第三支队(后来改成第五支队),赵玉昆当上了支队司令。赵玉昆以为加入八路军后就能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但当他真正进入八路军的阵营,见到那些为了民族解放拼命的战士们时,才发现自己和他们之间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八路军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吃的都是粗粮,住的是简陋的营房,每天还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紧张的战斗任务。而赵玉昆心里想的是成为军阀,当一方霸主,享受奢华的生活。除了生活条件和待遇远远不如他的想象,八路军严格的纪律也让赵玉昆感到难以适应。在接受改编没多久,杨成武就派了很多干部到赵玉昆的部队里。这些干部一来,战士们的精气神立马不一样了,不仅战斗力提升了,党组织对军队的领导也加强了不少。

不过,赵玉昆对这个举动特别不爽,他以为杨成武是想抢他的权力,所以心里就开始盘算着要背叛投敌的事儿。1940年春节前,赵玉昆找了个借口,说是要大家一起吃个团圆饭,就把所有派到第五支队的干部都叫到了司令部聚餐,还给杨成武发了请帖。赵玉昆的心思很明显:一方面想把干部们清理掉,削弱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想把杨成武和他的手下一起抓起来,当作献给日军的投名状。计划按照赵玉昆的设想顺利进行。宴会那天,赵玉昆亲自在司令部门口迎接,一个接一个地把干部们带进门。可菜都快上齐了,杨成武还没出现。这时,赵玉昆安排的手下已经埋伏在四周,只等他一声令下动手。但杨成武一直没来,赵玉昆心里开始犯嘀咕:“难道他发现了我的计划?”赵玉昆等啊等,杨成武就是没出现。他还特意派人去杨成武的指挥部打听消息。结果探子回来报告说,杨成武根本不在指挥部,连直属部队也都不见了。最后,赵玉昆分析了一番,得出结论:杨成武肯定看穿了他的诡计,早就埋伏在外面,等着拿到确凿证据后,对他发动攻击。赵玉昆越想心里越慌,额头上的汗珠子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为了让杨成武找不到机会下手,他只好拼命地跟干部们套近乎,吃完饭后还毕恭毕敬地把他们送回去。那一晚,赵玉昆心里七上八下的,根本睡不着觉,干脆带上几个心腹就逃出了司令部,然后投靠了日本人,成了个汉奸。

那啥,杨成武真的像赵玉昆想的那样,在第五支队司令部外面埋伏了吗?其实不是这样。他只是在出发前突然得到情报:“鬼子可能要在春节期间偷袭!”于是杨成武赶紧带着直属部队去各个驻地检查了一番,因为走得急也没来得及通知赵玉昆。第二天,杨成武听说赵玉昆叛变了,也是一愣。他马上整顿了第五支队,并任命了一个新司令。没过多久,赵玉昆就带着伪军去“围剿”抗日根据地,还残忍地杀了不少无辜百姓和八路军干部。1941年,鬼子开始“围剿”狼牙山,那里的五壮士就是在跟赵玉昆的人作战时,英勇跳崖的。抗战胜利后,赵玉昆的伪军被国民党收编。到了解放战争快结束时,赵玉昆逃出军队,跑到北平,改名换姓当起了商人。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北平解放后,公安人员把赵玉昆抓了起来,经过审判,他被判了死刑。1950年10月,赵玉昆被押到河北易县,在他以前屠杀同胞的地方,被执行了枪决。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