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往往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实力是否强大。
但想要养活大量的人口,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
与粮食产量挂钩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可是在清朝,我国完成了一次人口大爆发。
从康熙到乾隆的这100年时间里,人口从7000万爆发至4个亿,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力量,主导着这场人口爆发的盛事?
一、对农民的照顾中国封建时代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以农业为主,完成生存发展的,也就是因为中原地区的耕地足够多,足够肥沃,才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完成对北方入侵者的抵御。
到了元朝时期,华夏已经完成了民族融合,到了清朝时期成了满人治理天下。
从康熙开始,就完成了摊丁入亩的政策推广,这是底层百姓在清朝统治下愿意生育的重要原因。
并且与这个政策一同进行的,还有永不加赋的政策,大大的减少了老百姓的生存压力。
我们首先解读一下什么叫摊丁入亩,这与之前的政策,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国家先完成对整个国家耕种面积的丈量,随后将这部分面积,除以一个固定的人头数。
直接得出了每亩地需要缴纳的人头税额,这样清政府在收税的时候,就不需要按照人头收税,而是按照面积收税。
简单的说,就是你拥有的土地面积越多,那么缴纳的税越多,土地越少就缴纳的税越少。
如果你根本就没有土地,那就完全不需要缴纳税款。
那么这对一家老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
首先这个税的比例,是合理的,老百姓是愿意接受的,生存方面只要不遇上什么灾害,是不成问题的。
缴纳税款的多少,是由拥有的土地面积来算的,而不是按照人头来计算,那么老百姓就可以根据自己在一年劳动之后,所拥有的粮食情况,来决定家庭的生育策略。
并且自己拥有的土地越多,缴纳的税款虽然多,但是收成的粮食也更多,只要付出劳动,粮食收入的增加是看在眼里的。
因此老百姓会想尽办法,去增加自己的耕地面积,那就需要进行开荒。
开荒这件事,对于百姓而言是存在巨大风险的。
这个风险并不是开荒的过程有多么危险,而是因为家里人头税的存在,让开荒极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浪费劳动力的举动。
开荒和种地,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无法同时进行操作的,一个家族如果让大部分人去进行开荒,那么劳动的重担就要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如果原本的耕地并不能种出人头税所需要的粮食,又或者说够缴纳人头税,但是留给自己的粮食太少,那这家人极有可能要面对令人折磨的饥饿。
但是在摊丁入亩的政策下,老百姓是能够做出判断的,留下的粮食够不够家里再生一个。
如果够的话,再生孩子不需要加人头税,劳动力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增加了,那完全可以将劳动力投入到开荒事业中。
开荒后耕地增加,自己的税加了,但确实收获了更多的粮食,毕竟这是按照面积比例来计算的税负额。
对于老百姓和清王朝而言,这是一个能够达成双赢的政策。
二、战争的结束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人口,是有着毁灭性影响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盛唐时突然爆发的安史之乱中得出具体的结论。
清王朝建立的时候,战争依然还是这个国家的主色调。
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明军各种干架,把明军打败了,占领了辽东,被袁崇焕给干死了。
皇太极是个典型的战争狂人,为了让后人不再打仗,他亲自带着军队去干朝鲜,征蒙古部落。
这些都是为了之后对抗明朝打基础,到了1636年他才真正称帝,和明朝打得那叫个如火如荼。
到了顺治皇帝这一代,在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但是外面还有一些势力不是很老实。
他是一边屯田一边垦荒,到了1659年才完成了对云南地区的平定。
一直到这一阶段,清朝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对外敌的大规模铲除。
然而到了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爆发,还肩负着收复台湾的使命。
除此之外,噶尔丹不老实,沙俄凑热闹,雅克萨被攻击,康熙对此的态度是坚决的,那就是一拳头打碎,不给敌人留余地。
可以说知道康熙这一代,清王朝才真正算是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争对于清王朝的百姓而言,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就算他们不需要上战场,但战争带来的巨大支出,是要算在他们头上的。
粮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武器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他们需要付出劳动力,有些则需要饿肚子,给国家换一个安定的未来。
战争结束了,康熙用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换来政治、经济、民生方面的稳定。
康熙就是劳模皇帝中的典型,雍正上位之后,也是继承了康熙的作风,在工作上表现得是极为拼命的。
特别是在战争以及战后的处理方面,康熙以及之前的各位领导人可以说表现的非常优秀。
三、粮食产量因品种增加自古以来,农业务实角度的追求,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用更少的耕地面积,种出更多的粮食。
粮食的密度越大,老百姓在农作物方面的收益自然是越多的,农民也就更容易储存足够多的粮食,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天灾。
在古代,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很多农民确实拥有很强的技术,但是没有现代农业技术以及设备的加持,想要带领农业进行快节奏并且快速的进步,是极难的。
那个时代想要极快的达成目的,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哪个粮食产品种植后的收益密度大,咱们就种哪个就行了。
那么是否有这样的粮食作物在康熙到乾隆的这个时间段出现?答案是有的。
首先是番薯,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引进到华夏,并且在当时大力推荐种植。
凡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番薯进入到华夏进行种植的过程,并不是顺利。
清朝时期,技术开始慢慢成熟。到了道光末年以及咸丰初年,番薯已经成为了许多农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
其次是土豆,也是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传入到华夏的,著名的农学家徐光启,曾经在《农政全书》中,非常详细的记载了土豆的各项信息。
同样是到了清朝。
在康熙十八年,政府在福建松溪县就发布了劝农公告,提倡当地的农民大力种植土豆。
最后就是重量级选手玉米,具体传入到华夏的时间,可以说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玉米在乾隆年间,得到了大力推广。
在玉米出现之前,中国很多山丘旱地,是无法种植出粮食作物的。
但玉米出现后,让这一部分地形有了发挥的空间,这对于整个华夏的农业而言,是里程碑一般的存在。
这三大农作物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第一是好养活,对比稻米,这三个农作物不是娇生惯养的主,农民种植它们,心里会放心许多。
这三大农作物的亩产量都非常高,并且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生存能力方面,优于许多中原地区本地的粮食产物。
同时对于老百姓而言,这三大农作物是真的抗饿,并且可以换着法子做各种食物。
可以说这三大农作物的出现,是解决清王朝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危急的功臣!
清朝的这次人口大爆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结果,政策的加持,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共同缔造了这一奇迹。
但人口多了,也有可能会引申出一些问题,只有处理好新增人口的生活问题,让人民真正的安居乐业,才能减少社会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