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狄青缘何也死于“莫须有”?

写乎 2019-09-08 16:13:28

作者:乔永胜

(狄青画像)

在北宋一代,真正算得上名将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就是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分割禁军统帅权力,再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而一旦发生战事,将帅只能按照朝廷阵图、训令行事。在这样僵硬的兵制管理体制下,成就名将的难度真是超乎想象。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狄青还是因为累累军功不断擢升,最终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大宋朝的国防部长。不幸的是,这位名将却英年早逝。反观狄青短暂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这种束缚人的体制。

那么,就让我们拔开历史的尘埃,看一看这位名将之死带给我们的启示。

(《将军在上》的胡青的原型就是狄青,以为一组该剧图片)

(一)从士兵到将军

狄青出身汾阳,从小胸怀大志,16岁时在京城当了禁军兵士,从此脸上留下了标记士兵身份的“面涅”。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犯边,朝廷从京师卫士中挑选军士赴边,狄青主动报名参战,被派到延州当了一名低级军官。

当时宋军屡败于西夏,宋军中到处弥漫着怯战的气氛。刚到任的狄青多次主动要求担任先锋,在交战中带头冲入敌阵,左右挑杀、勇不可挡。西夏军从未见到过宋军有如此勇武的兵将,每次遇到狄青在军中就惊慌失措、阵脚大乱。

凭着这种勇猛的作风,在宋夏交战的四年多时间里,狄青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攻破了金汤城,斩杀了西夏多个部落的敌人,大大振奋了宋军的士气,顶住了西夏凌厉的攻势。狄青的不凡战绩,受到了时任陕西经略使范仲淹的关注。范仲淹在评价他赫赫战功的同时,嘱咐他研读《左氏春秋》,让他从古往今来的历史中撷取有益的知识。

从此,狄青熟读秦汉以来将帅兵法,作战中更是见智用谋。西夏军闻狄青名而色变,一改宋军在西部边陲被动挨打的局面。在短短的近二十年时间里,狄青迅速从一名下层军官做到了枢密副使。

(二)体制把狄青推向政治前台

面对狄青的快速晋升,那些渴望功名的文官们本来就有些气淤不平,再加上仁宗皇帝对这位文武双全的将军似乎欣赏有加,竟然让他这样一个脸上还留着士兵标记的武官跻身朝廷,和他们一道每天参政议政。

于是,在那个充满嫉妒和竞争的朝堂之上,到处充斥着对狄青的鄙视和怀疑。官做到这个时候,狄青已经从面对敌人的战阵,走到了虚伪狡诈的官场。

本来就小心谨慎的他,已经不敢再像杀入敌阵那样的纵横驰骋,而只能选择屏声息气,做个顺首顺尾的臣子。因为他明白,这个时候,自己作为武装部队的副手,已经站到了那个以文章立世、以科第自负的整个文官集团的对面。更何况,此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按图索骥的将军,而是一个制定作战计划的主帅,只要外扰不断,他就得在对敌斗争的一线。

他的位置,决定他必将遭遇那个对武力始终保持警惕,对武官不断打压的朝廷的整体对抗。但是,作为一个被赵宋王朝擢升起来的年轻将帅,狄青对仁宗充满了感恩,他骨子里那种喷涌的激情,那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让他不甘于默默无闻地隐藏在别人的身后,更不会对外部逼近赵宋的威胁坐视不见。一场与体制的较量已经将狄青推向前台。

(三)文官集团视狄青为心头大患

历史是这样评价狄青的:为人谨慎少言语,行事稳妥看机遇。每当带兵出征时,都要先整军容,严明赏罚。能够和部下同甘共苦,特别是论功行赏时,都会把功劳让给自己的将佐。

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朝野上下广为传颂,他的英雄故事在京师的百姓中到处传播。

当枢密副使后,狄青从边陲回到了京城。每逢狄青出行,百姓总是争相观望,以至有时候会造成交通阻塞。就是这样低调行事,狄青依然腹背受敌。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狄青的提拔,朝廷里自始自终都有反对声音。就是那些表面上屡屡称颂狄青战功,把他捧为大宋良将的庞籍、欧阳修等人也极力反对任命他。狄青不得不在朝廷的重用和大家的非议中战战兢兢地生活着。

宋仁宗曾劝他把脸上的标记用药涂去,狄青却表忠心地说:“陛下不问门第论军功把我提拔上来。我原本是个士兵,脸上留着这个标记,好鼓励士兵们从军报国。”身居高位,狄青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尊严,而是时刻用自己的成长史来教育和激励战士们。

可是,这样的政治表态,却让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是狄青收买军心的政治图谋。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四)狄青死在莫名的恐惧之中

1052年6月(宋仁宗皇祐四年),狄青就任枢密副使不到三月,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一路招兵买马,攻城略地。北宋几次派兵征讨,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大宋朝一时举国骚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

狄青私毫没有在意自己的处境,而是自告奋勇,上表请行。到了前线之后,狄青首先向皇帝建议停止借交趾兵马助战的行动,然后整治军纪,乘敌不备,自己亲率部队出击,一战而胜。

班师还朝后,论功行赏,狄青升为枢密使,做了大宋朝最高军事长官。

但是,朝廷之上并没有因为狄青的战绩而减少对他的诋毁,反而变本加厉。各种谣言借风长势,甚至把当年的水灾也归罪于狄青。说什么水阳兵阴,武将也是性属阴,老天爷之所以发大水就是因为朝廷重用狄青。

但宋仁宗坚信狄青无二心,一直对文官们的耳语保持着清醒。到了1056年,也就是狄青当稳了枢密使的四年之后,仁宗一场大病,险些没有康复。制诰刘敞的上书旧事重提:天下有最大的忧虑,也有最大的疑忌。最大的忧虑就是皇上您的病,现在您病好了,这个忧虑也就没了。但大疑忌还在,只要这个顾虑在,天下就不会太平。而这个心腹之患就是狄青。

这话说到了仁宗的心坎上,遂把狄青罢官出知陈州。狄青原以为离开了朝廷那个文人耳目相传的是非之地,自己的麻烦会少些,没想到朝廷仍对他不放心,每半个月就派人来探望,名曰抚问,实则监视。

此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的惶惶不安,每次使者来都“惊疑终日”、惊悚不堪,惟恐再生祸乱。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没过半年,狄青就郁郁而死,年仅49岁。

这位曾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为大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枭勇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血洒马踏的疆场上马革裹尸,却在满朝飞溅的唾沫星儿、猜忌怀疑的眼光中被打击迫害致死。从此,北宋再没有出现过这样智勇双全的名将,终落的被金国铁骑横扫华夏,宗室被掳的惨剧。

(五)对狄青之死的反思

如果说南宋的岳飞之死是“莫须有”,那么,狄青之死又何所凭呢?不过是那些借史喻今的文人们,不断翻捡五代十国军人政治的历史经验,进而提醒当政者:内忧外患权衡,内忧更迫近,更不易于觉察。所以,要谨防武人当政,更要警惕那些文武双全、亲和士卒的将帅,不能因为他们有战功就把兵权交给他们。

在这种重文抑武的体制下,只要武官做到前几名,能够全身而退已经不可能了。更何况,这个时候的狄青不仅年纪尚轻,而且在不断的用兵中积累了很高的声望,这种情势之下,就是他想学缩头乌龟以求自保都找不到躲的地儿。

盛名之下,狄青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走到了历史的聚光灯下,他就像那个穿着红舞鞋的小女孩,只能尽情地表演,直至落幕。因此,狄青之死,是历史把他推上了悬崖,是惯性的力量让他早早地与人生谢幕。可悲吗?盛极必返!

【作者简介】乔永胜,太原作协会员,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0 阅读:21
写乎

写乎

历史原创平台,普及历史知识,研究历史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