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伤害毛泽东,格杀勿论!”背后的博弈与算计
在风云诡谲的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曾对心腹戴笠下过一道令人费解的命令:“谁敢伤害毛泽东,格杀勿论!”这句话从一个视共产党为“心腹大患”的蒋介石嘴里说出来,怎么看都透着反常。堂堂国民政府的最高领袖,竟然主动“保护”起他的最大政治对手,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隐情?这不是善意,而是一次精心谋划下的“政治豪赌”。为什么会这样呢?
国内局势胶着,和平谈判成“必需品”
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举国欢庆。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蒋介石和毛泽东却都高兴不起来。原因很简单:日本人是打跑了,可接下来的中国该由谁说了算?这场旷日持久的国共博弈,注定无法避免。
抗战胜利后,双方围绕东北展开争夺。蒋介石背后有美国撑腰,武器弹药一车车送到手;而毛泽东也不示弱,苏联将缴获的日军物资大方地转交给了共产党。双方军事实力此消彼长,局面一触即发。可偏偏这个时候,老百姓刚从战火中走出来,最盼的就是和平。国际上,美苏两国也都不希望中国内部乱成一锅粥。蒋介石想打,可国内外的舆论压力让他不得不先装出一副“和平使者”的样子。
于是,蒋介石定下一个计划: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表面上是“共商国家大计”,实际上,他是打定主意要么让毛泽东不敢来,要么让他有来无回。
从“设局”到“护人”:三请毛泽东
蒋介石的第一个电报发出去时,毛泽东的反应很平静。他看得清楚,这哪是谈判?分明是鸿门宴。他用一封回电轻描淡写地推了回去,大意是“朱德会代我转达意见,大家慢慢谈”。蒋介石一看,毛泽东不接招,心里更来气,第二封电报立刻发了过去。这一次,他把“国家和平”的大旗举得高高的,甚至含沙射影地暗示,如果毛泽东不去,就是“不顾全大局”,就是“拒绝和平”。这一招,逼得毛泽东进退两难。
毛泽东索性借助《新华日报》发了一篇文章,揭穿蒋介石的把戏:“你蒋介石什么信誉,大家还不清楚吗?张学良、杨虎城去了你那儿,结果呢?”蒋介石一看全国舆论都开始倒向共产党,急得跳脚。他当即找来戴笠,拍着桌子下死命令:“告诉他们,谁敢动毛泽东一根毫毛,格杀勿论!”不仅如此,他还把宪兵司令叫到面前,要求对毛泽东的安保工作做到滴水不漏,甚至表态“出了事先枪毙负责的官员”。这番姿态,让毛泽东终于点头答应前往重庆。
1. 舆论压力,蒋介石被逼表态
蒋介石为什么非要请毛泽东来重庆?归根结底,他是被舆论逼的。抗战刚结束,全国百姓最怕的就是再起战火。蒋介石心里清楚,老百姓倒向谁,谁就掌握了政治主动权。如果他表现得过于强硬,反而会被扣上“破坏和平”的帽子。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装出一副诚意满满的样子,哪怕只是做戏,也得做到位。邀请毛泽东,就是这出戏的核心。
可毛泽东并不吃这一套。他越是犹豫不决,蒋介石的处境就越被动。为了把毛泽东“请”到重庆,蒋介石不得不一次次加码,甚至不惜公开承诺“绝对保证安全”。这一步,他走得很被动。
2. 国际压力,美苏的“盯梢”
蒋介石不仅要应对国内的舆论,还要面对国际上的两双“眼睛”:美国和苏联。美苏都不希望中国打内战,但各自的立场又截然不同。美国支持蒋介石,但也不敢太过明显;苏联倾向共产党,却希望通过谈判稳住局面。蒋介石明白,只要毛泽东出了事,美苏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尤其是美国,作为蒋介石的“后台老板”,绝对不允许他搞出这么大的幺蛾子。
所以,出于对外关系的考虑,蒋介石必须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否则,不仅失去国际支持,连国内的合法性都可能被质疑。
3. 权衡利弊,蒋介石的“留人”算盘
其实,蒋介石也不是没想过扣押毛泽东。他甚至列好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宗罪”,一旦谈判不顺,就拿这个理由把毛泽东留在重庆。但问题在于,蒋介石是个极其看重名声的人。他知道,扣押毛泽东的后果就是彻底失去民心。到时候,国内舆论会一边倒地支持共产党,他反而得不偿失。
更何况,毛泽东并不是孤身赴会。他出发前已经做好了周密部署,甚至安排好了万一被扣押后的应对措施。蒋介石要真敢扣人,共产党随时可能反击。这样一来,不打内战都不行。蒋介石顾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按兵不动。
重庆谈判:一场注定失败的博弈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终于抵达重庆。他的到来,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蒋介石也确实履行了承诺,不仅提供了最高规格的安保,还特意安排周到的接待。双方展开了一个多月的谈判,最终签署《双十协定》。表面上,这是一场成功的和平谈判,但实际上,双方都心知肚明,这只是暂时的妥协。
蒋介石之所以愿意签署协定,是因为他需要时间整军备战;毛泽东同意谈判,则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政治空间。一旦时机成熟,内战依然不可避免。
果然,仅仅半年后,蒋介石便撕毁了协定,全面发动内战。而此时的共产党,早已做好了准备。
蒋介石护送毛泽东的那一幕,曾被不少人解读为“难得一见的和解”。可事实上,这不过是两位政治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蒋介石的每一步棋,都围绕着权力的巩固;毛泽东的每一次应对,则是为了争取主动权。有人说,历史的真实往往比戏剧更加精彩,因为它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