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层次高的人会鼓励你,比你层次低的人只会诋毁你

谢安迪说情感 2025-02-28 08:49:02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上学时,班里考第一的同学天天琢磨怎么解难题,但总有人阴阳怪气说“装什么用功”;

工作后,你熬夜做方案争取升职机会,有人背后嘀咕“就他会表现”;

就连你发个健身打卡的朋友圈,都可能收到一句“练成这样给谁看”。

这些声音像苍蝇一样嗡嗡绕着你飞,但只要你稍微抬个头就会发现:那些真正厉害的人,根本顾不上对你指指点点。

他们要么忙着赶自己的路,要么顺手拉你一把。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过一群人:有人蹲在土窑里笑话别人“瞎折腾”,有人踩着黄土高坡的泥巴往上爬,还有人站在山顶朝下喊“再加把劲”。

为什么你往上走的时候,总有人拽你裤腿,又总有人伸手拉你?

01、山顶的人给你递绳子

田福军第一次见到孙少安时,捉住了他的手。

两个人一起到路边聊起农村的情况,说了很久,谈的很投机。

田福军鼓励孙少安说:“小伙子,不要灰心!相信一切都会开始变化的。我坚信农村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田福军是县里的领导,但他跟孙少安说话时,眼里没有怜悯,和同情,只有尊重。

并且还鼓励他:要有信心,人活着,得有个精神头儿。

高层次的人就像田福军。他们自己爬过陡坡,知道哪块石头能踩,哪条路是死胡同。

见你摔倒了,不会笑话你满身泥,反而告诉你:“我当年在这儿也滑了一跤。”

他们清楚,拉别人一把不会让自己掉下去,反而能多个人并肩看风景。

孙少平在煤矿遇到师傅王世才,又是一根递下来的绳子。

师傅教他井下生存的窍门,更教他“再黑的巷道,心里也得揣着盏灯”。

这盏灯,就是高层次人特有的底气。

他们不怕你变好,因为他们自己也在更好。

02、半山腰的人和你碰拳头

田晓霞抱着书跑到打麦场找少平时,他正躺在麦秸堆上啃冷馍。

城里姑娘和农村青年,按说是两个世界的人。

但晓霞一屁股坐在地上,跟孙少平聊起书中的话题,谈着未来。

同层次的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懂得。

金波听说少平要去闯世界,把攒下的粮票全塞给他。

少安的砖窑塌了,媳妇秀莲抹着眼泪说:“塌了再建!我跟你吃糠咽菜也认!”

这种情分像老棉袄,不花哨但暖到骨头缝里。

他们不会说“你肯定行”,而是说“我陪着你”;不会夸“你真厉害”,而是笑“咱俩谁跟谁”。

就像少平和晓霞蹲在河岸边聊文学,天南地北地聊着,明明吃着不同的饭,却嚼出了同样的味儿。

03、山脚下的人朝你扔石子

少安带头搞生产承包责任制时,村里人怎么说的?“孙家小子想上天哩!”“祖祖辈辈种地,就他能耐?”

后来他开砖窑雇人干活,闲话变成了:“黑心包工头吸乡亲的血!”

总有些人自己不敢抬脚,还死命拽着你的脚脖子。

孙少平在工地背石头,工友嘲笑他“装文化人”;他去煤矿下井,老乡嘀咕“读书读傻了”。

这些声音像黄土坡上的风沙,眯得人睁不开眼。

但路遥写得最狠的一笔是:就连孙少平亲哥孙少安,最初也反对他出去闯,“安安分分种地有啥不好?”

诋毁你的人往往活在两种恐惧里:一是怕你真成了,显得他们太怂;二是怕你失败了,证明他们没错。

就像旱季的蛤蟆,自己趴在干裂的泥坑里,还要对路过的云彩吐口水。

曾经读过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少平攥着车票跳出双水村,少安咬着牙重建砖窑,田福军顶着压力推行改革。

他们迈出那几步时,有人往他们手里塞火把,有人往他们脚底泼凉水。

就像田福军说的:“不要怕冷嘲热讽,越是有人骂,越说明咱干的是新事。”

下次再听见有人说“你不行”,你就笑笑:“对,我是不行,不行到让你天天盯着我。”

真正的成长,是筛掉扔石子的人,抓紧递绳子的人,然后自己变成那个边爬山边放绳子的田福军。

昂着头往前走,就都能看得见希望的光。

0 阅读:16
谢安迪说情感

谢安迪说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