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友推荐的这道双酿团,软糯拉丝简直好吃到爆!

美食小甜品 2025-03-06 15:02:18

每当天气微暖,总有人开始纠结:点心到底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好?

有人说甜的有解乏效果,吃上一口整个人都舒坦了;也有人坚决支持咸的,理由是更符合平日的口味,不容易腻。

为了这个问题,总有人争得面红耳赤。

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千古难题,而是来分享一种上海的美食——双酿团,它或许能让你跳出这种咸甜两难抉择,因为它是独特的存在。

上海特色美食:双酿团

双酿团,一听名字就有一种上海特有的精致在里面。

其实,这是一道地地道道的上海特色美食,经常出现在上海的街头小巷。

《吃剩有语》中说,双酿团是一种带有悬念的点心,有更上一层楼的诗意。

这悬念来源于什么呢?

其实就是它的丰富馅料和独特口感,让每一次品尝都有惊喜。

我第一次听说双酿团还是从一个上海的朋友那儿,她总是滔滔不绝地夸这道点心,特别是提到那软糯和拉丝的口感时,眼神都充满了满足感。

听得多了,我也忍不住动手做了一次,虽然没有太多悬念,但真的像朋友说的那样,美味得让人难以忘怀。

不一样的双酿:改良后的造型和搭配

传统的双酿团大家或许见过,那种圆滚滚的造型看着就人见人爱。

而我这次尝试的是改良版的双酿团,它的造型从圆滚滚变成了长条状。

为什么要改造型呢?

长条状更好包,露馅的几率也低,一次包好就能安心地开吃。

内馅我选择了芋泥和紫糯米,这两个是老网红组合了,搭配起来非常和谐。

芋泥和紫糯米本身都是软糯口感的,做出来的成品不易变形,也更好看一些。

如果你想尝试其他内馅,也记得在软硬度上下功夫,确保成品的视觉效果哦!

芋泥与紫糯米的完美组合

芋泥部分是用芋头和紫薯一起蒸熟后,加入奶粉、砂糖、牛奶和黄油,然后压成泥状。

这一部分真的很简单,芋泥的香气混合着紫薯的甜美,一口下去,满满都是天然的味道。

而紫糯米部分则是将煮熟的紫糯米饭和炼乳混合均匀,降温备用。

这一部分其实更像是给糯米饭添上一层甜蜜的光环,让它变得更加诱人。

我曾经试过单吃紫糯米饭,但因为缺少炼乳那一抹甜味,总觉得有点单调,而加了炼乳后,整个味道层次感就丰富了很多。

双酿团的制作步骤

制作双酿团的过程并不复杂,但每一步都值得细细品味。

首先是做糯米皮,糯米粉、玉米淀粉、砂糖和牛奶混合均匀后,小火慢慢加热,直到变成半透的米白色,融化的黄油加入其中,口感更佳。

接下来就是最有趣的步骤,糯米团出锅后戴上隔热手套进行反复拉扯,这个过程就像做手工一样,增加了弹性和延展性,最终成品的口感会更软糯。

将糯米皮擀成长椭圆形,挤上准备好的芋泥和紫糯米馅,包好后撒上黄豆粉,就大功告成了。

撒上黄豆粉的双酿团看起来很像年糕,但口感却比年糕还要软糯。

相比之下,年糕的甜腻被黄豆粉的淡淡咸味中和了,完全不觉得腻。

这种点心一口咬下去,内馅会瞬间迸进嘴里,紫糯米软绵糯口,芋泥香香的,略带沙感。

这种丰富的馅料让人赞不绝口,口感丰富得让人回味无穷。

很多人可能觉得双酿团制作复杂,其实不然,一旦掌握了要领,做起来反而能体验到制作的乐趣。

而且做好的双酿团,摆在家中,简直像一件艺术品,每一口咬下去都是一种享受。

结语:

有人说,自己动手做一份双酿团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我想也是,当你能够在家中制作这道点心,享受家人朋友一同品尝的时光,那种幸福感是真实的、自然的。

生活中总有些小美好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双酿团也是如此。

无论是传统的圆滚滚版本,还是改良的长条状,都带着上海美食的那份精致和诗意。

当你有时间,不妨也试试制作双酿团,或许你也会发现,柔软的糯米皮下,藏着的不仅是馅料,还有让人暖心的细腻情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