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放弃了漠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此后长城成为了边界线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12-31 15:26:47

明朝初期,朱元璋发动北伐,成功从蒙古夺取了漠南大片土地,包括鄂尔多斯高原的弱水河流域、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西辽河流域以及呼伦贝尔高原,基本和现代的内蒙古范围相当。这些土地处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可以游牧,也可以农耕。历史上,汉唐都是通过占据漠南而防御或者主动出击漠北的游牧民族,

漠南之地的核心是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两地加起来就是广义的河套地区。河套平原是塞北难得的平原,有黄河穿流而过,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壤肥沃,绿草茵茵。游牧民族占据这里,牲畜就能够迅速繁荣,部落也可以实现快速壮大。要是中原王朝攻占此地,就可以屯田、驻兵、并凭借阴山、戈壁滩这两道天然屏障来抵御漠北的游牧民族。

因此,河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跳板,是游牧民族侵入黄土高原和关中的一个跳板,也是中原王朝经营大漠的前沿阵地。战国时期,赵国曾征服此地的娄烦、林胡,设置云中郡,以作为南下攻秦的后方。秦朝统一后,北伐匈奴,夺取河南地(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西部,设置九原郡。汉朝,曾在此大规模屯田,修建内外长城,以抵御匈奴南下。北魏时期,设六镇以抵御柔然;唐朝时期,同样在这里驻兵屯田,抵御突厥和回鹘。

朱元璋在夺取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后,就在河套平原到山西、河北以北的塞外设置了一系列的卫所,驻扎了边防军队。主要的卫所有东胜卫、东胜左卫、东胜右卫、安东中屯卫、云川卫、镇虏卫、定边卫、镇朔卫、高山卫、宣府卫等。为了统一管辖这些卫所,朱元璋又从山西都司中分出了山西行都司,驻扎大同。

而西辽河、呼伦贝尔高原一带,位于大兴安岭的西侧,是东胡系民族兴起的摇篮,历史上的鲜卑、乌桓、契丹、室韦、蒙古等都在此崛起。明朝初期,朱元璋派遣蓝玉北伐,到达了呼伦贝尔一带,基本击溃了北元的势力,史称“捕鱼儿之战”。此战后,呼伦贝尔一带游牧的兀良哈蒙古归顺于明朝,朱元璋册封为朵颜、泰宁、福余三个卫,史称“朵颜三卫”。

捕鱼儿之战地图

为了进隔开蒙古和女真,明朝又在西辽河流域设置了诸多的卫所,全部隶属于大宁都司管辖。为了实现藩王守边,朱元璋还将宁王派遣到了大宁都司,和朱棣一起抵御蒙古。

明朝在漠南屯田,实行“兵农合一”的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当时山西塞外的卫所“屯田二千六百四十九顷,岁收粟豆九万九千二百四十余石”,平均亩产0.37石(约60市斤)。

不过,到了永乐年间,就大肆将塞外的都司、卫所废除或者内迁,将军队迁徙到内地。例如大宁都司在靖难之役期间被废除,1403年恢复,但是重设点在保定。河套的东胜卫,在1402年内迁到河北卢龙县;1403年,开平卫从塞外迁徙到北京。1406年,“复设开平卫”还于旧治,这是为了服务朱棣的北伐。1430年,开平卫最终内迁。

内迁后的卫所

有人认为,朱棣南迁卫所的主要原因是明朝气候变冷,塞北难以耕种,防御困难,因而朱棣选择收缩防线。但仔细研究,这个说法靠不住。从朱元璋到朱棣时期,不过几十年,气候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变化。

后来蒙古占据了河套,俺答汗招汉人开发耕地,“所种皆谷黍蜀秫糜子”。1554年,有一个叫做丘富的汉人曾逃到河套“招集亡命,居丰州,筑城自卫,构宫殿,垦水田,号曰板升”;万历年间,又有汉人迁入河套,开田万顷,“连村数百”。可见,明朝的河套完全是可以进行屯田的。

朱棣放弃塞北卫所的主要原因,应该和靖难之役有关。1399年,建文帝即位,开始了削藩。朱棣为了夺取帝位,发动了“靖难之役”。但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那是需要军队的。为此,朱棣胁宁王起兵,获得了大宁都司的8万精兵,而当时受大宁都司节制的朵颜三卫也加入了朱棣的阵营。此后,朱棣就派遣带领大宁都司、宁王和朵颜三卫的军队不断对建文帝发动进攻,最终夺取了帝位。

1402年,朱棣即位,史称明成祖。在“靖难之役”期间,长城塞外的卫所军队大部分被朱棣调走,塞北空虚。朱棣即位后,又继续削藩。朱元璋分封的藩王中,以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的军队最多,因为他们需要抵御北方的蒙古,因而也被称为“塞王”。

而朱棣削藩,就要将夺取其兵权。没有了兵权,这些塞王就失去了分封的意义。于是,朱棣直接下令将这些塞王内迁,例如辽东的沈王在1409年迁徙到山西潞州,辽王内迁到湖北,宁王迁徙到南昌。尤其是宁王内迁影响很大,导致西辽河一带空虚,防御困难。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明朝军屯制度的破坏。明朝前期的军事制度主要是军屯制度,《明史・兵志》说:“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在兴屯”。军屯制度,就是“兵农合一”,军户既要耕地,也要作战,并且不能转行为其他行业。这种制度可以减少明朝的军费开支,但对军户的剥削是非常惨重的。天下稳定后,农民不愿意为军户,纷纷逃亡,于是军屯制度开始崩溃。而塞外环境恶劣,粮食难以自足,也就首先开始崩溃。

另外,补给的困难也是重要的原因。明朝的卫所是建立在屯田基础之上的,如果屯田的粮食不能自足,那就需要附近的州县提供粮草。例如,河套平原在洪武年间归属山西行都司管辖,但河套平原的粮食显然无法自足,需要朝廷提供补给。按照明朝的卫所制度,明朝的山西省就要给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提供粮草。但是从山西到达塞外,只能走陆运,运输成本很高。从节省成本的角度来看,在塞外驻扎军队显然是不经济的行为。为此,朱棣只好将塞外的卫所内迁。

明朝藩王分布和内迁示意图

那么后来的清朝为何没有这个补给困难的问题呢?主要原因就是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在塞外驻扎的军队主要是满洲、蒙古军队,很少有汉八旗和绿营。汉人军队对对粮食的消耗很大,但是满洲和蒙古人习惯吃牛羊,对粮食的需求就要少一些。因此满洲、蒙古军队驻扎在塞外,基本可以实现自足,补给成本自然就低。

朱棣内迁的卫所,对明朝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导致明朝的边界线收缩了几百公里。此后,明朝的边界线基本就在长城一线,出现了所谓的“天子守边”的现象。朱棣之后,明朝不断修建长城,形成了东到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明朝的军队在长城以内驻扎,形成了“九边”。

由于明朝放弃大片的国土,导致塞北空虚,于是北方的蒙古各部纷纷游牧到河套、鄂尔多斯高原、西辽河等地。就在永乐初年,兀良哈蒙古就南迁到了西辽河流域,并威胁见到了北京。兀良哈原本是朱棣的盟友,朱棣曾答应成功后将大宁一带赠送给兀良哈作为牧场。在靖难之役中,大宁都司南迁,兀良哈部就占据了此地。而朱棣即位后,兀良哈部和朱棣闹翻,直接归附了鞑靼部。

河套地区,由于明朝军队撤走,蒙古人就逐渐占据了此地。1430年,瓦剌的脱欢击败了鞑靼的首领阿鲁台,统一了蒙古高原。阿鲁台在漠北无法立足,于是南迁到了漠南,游牧于辽东至大同边外,史称“阿鲁台败北,部曲离散,多于近边假息”。这时候,兀良哈蒙古也归顺了瓦剌。后来,也先就让兀良哈蒙古进入河套平原,驻扎在阴山之下。于是,兀良哈开始了西迁的进程,明朝史料称之为“北虏入套”,可笑的是谭其骧的明朝全图还将河套画在明朝版图之内。

这些蒙古人进入河套,还屡次侵犯明朝长城一线的宁夏、延绥、永昌、庄浪、古浪、镇番等变镇。

河套在陕西黄河之南,自宁夏至山西偏头关凡二千里,古有城池屯堡兵民耕牧其中,后以阔远难守内徙而弃之,自是草木深茂,人迹罕至。天顺间虏酋阿罗出入居之,时出劫掠。成化初毛里孩、白七加思兰、李罗忽、满都继至,初犹去驻不常。六年以后为久居计,深入诸郡杀掠人畜,动辄数千百万,岁常四三人。——《明宪宗实录》

到了明朝中期,鞑靼再次崛起,其达延汗等进入了漠南,并将河套作为了大本营。而明朝自从永乐年间放弃河套平原之后,就从未想过收复。蒙古得到了漠南,和明朝以长城为界,导致明朝北方的万里边界线完全暴露在蒙古的侵犯之下。蒙古人主要采取游击战术,来去无踪,让明朝的九边重镇难以应对。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就发生在长城附近,而明中期的庚戌之变更是发生在北京城,可见边界线的南迁使得明朝的边防压力倍增。

2 阅读:931

评论列表

捉刀怪

捉刀怪

5
2025-01-02 16:01

瞎写了吧,调整卫所和移藩不算缩边,关外土地封给了臣服的外族人,最熟知的就是女真三卫,而且永乐年连西域都被册封了,1430年缩边已经是宣德年了。[笑着哭]而且瓦剌本来是盟友,但土木堡之变几年后景泰六年也先被杀,瓦剌被黄金家族打散,才成为威胁的。

曾经邂逅

曾经邂逅

4
2025-01-01 18:09

中国人,礼仪之邦,以防为主

JIA

JIA

3
2025-01-06 13:29

一篇文章,除了标点符号是真的。文字部分都是造谣的谣言

韦荣鹄

韦荣鹄

2
2025-01-05 13:05

举报不谢

北斗维斟酌历史

北斗维斟酌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